第06版:特别报道
 
 
 
2012年11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沈丘贡土布:乾隆钦点的贡品
织布
贡土布

  □晚报记者  朱保彰  文/图

  沈丘贡土布在民间被称为老土布,又叫老粗布、手织布。它选用优质棉花为原料,由当地村民纯手工制作,用脚踏木制斜梁织布机加工而成。其线条粗、纹理深、平整不起皱、不卷边,柔软舒适、透气、吸汗、冬暖夏凉、不起静电、抗辐射,与肌肤亲和力极强。沈丘贡土布的织造工艺极为复杂,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要经过轧花、弹花、整棉絮条、纺线等大大小小72道工序,是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一种纯棉手工纺织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日前,在郑州举办的首届河南民间艺术节展览会上,沈丘贡土布以其色彩艳丽、工艺精良、品种齐全而技压群芳一举夺得布艺类一等奖。

  沈丘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春秋时为楚之寝丘邑地,因此而得名,自古就有“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之称。寝丘大地具有数千年的纺织文化和传统工艺,是中原地区土织布的发源地之一。据《沈丘县志》记载,在清朝乾隆年间就有“今世之布数中原,中原之布在相国(今沈丘)”的记述。

  沈丘贡土布历史悠久、工艺独特,规格分大布、小布、带布3种;识别有蓝纬纱、红纬纱、本色布;花色分红、白、蓝、黑、棕等40多种颜色;品种有平布、踏布、提花布、格子布、手巾布等100多个。布质细、平,色彩绚丽,美观实用。缝制冬衣,御寒保暖性好;缝制夏衣,透气性强,吸汗又凉爽。

  相传乾隆下江南时在神县(今沈丘老县城所在地)发现了三宝:美酒、馒头和土布,即现在的兆丰贡酒、顾家馍和贡土布。

  相传,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暮春时节,乾隆与随从一起来到位于安徽交界处的神县县城,在城南门的一个露天茶馆里喝茶。当时已近夏季,又逢太阳当头,乾隆喝过茶已是满头大汗。他一边喝茶一边用面巾擦拭额头的汗水,绫罗织就的上身单衣已被汗水浸湿,贴在肩背上。而对面一个穿土布马褂的老者则泰然自若地喝茶,偶尔会用袖口拂拭额头的汗珠,但一直不见老者身着的土布马褂有被汗水浸湿的痕迹。乾隆仔细打量老者的土布马褂,只见其不仅做工细密,而且胶泥色的布料经纬分明……

  老者见有人打量自己的马褂,不好意思地说:“老百姓家的土布衣服见不得世面的,只是夏季穿上这粗布衣服,不仅结实还很吸汗呢……”闻听此言,乾隆对老者的粗布马褂大加赞赏。

  当晚,县令得知乾隆微服私访到了神县,而且对土布马褂很感兴趣,当即招来县里几个很有名望的裁缝,想用土产的棉布为皇帝做个时令马褂。但皇帝身着都是象征皇室的黄颜色布料,而坊间的黄颜色布料是用石榴皮染成的,当时樱桃和桃子都在市面上叫卖了,哪里还会有石榴皮啊?一裁缝告诉县令,曾听自己的师傅说,用苦楝树根和桑树根皮压出汁,浆染出的衣服色黄。无奈之下,县令连夜命人将那个遇见乾隆的老者找来,根据老者所描述的胖瘦特征给乾隆做了一件夏令时节的黄马褂。

  第二天,乾隆穿上用土布做成的黄马褂后,感到非常舒服,一直穿了3天还不肯换下,并嘱咐县令,可以将其作为贡品奉送到朝廷,每次只要一两匹,不可强征强捐。自此,乡间土布与兆丰贡酒和顾家馍同样成了该地供奉乾隆的贡品。

  平民土布

  得到乾隆青睐

  B

  出身草根  工艺繁杂

  土布是人们用纺车纺织成棉纱后,用木制的织布机一梭一梭精心编织而成。手织老粗布的工艺极为复杂,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要经过大大小小72道工序,其中主要工序为以下几道:轧花→弹花→纺线→浆线→屯线→落线→经线→刷线→做综→闯杼→掏综→吊机子→织布→了机。

  据沈丘贡土布收集人张精明介绍,在改革开放初期,沈丘的工农业逐步走向繁荣,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人们开始追求时尚。涤纶布、迪卡布代替了老土布,人们的衣着开始变得光鲜,老土布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从那时起,张精明就不断收集当时稀缺的各式各样的老土布。

  据说张精明与贡土布的深厚感情缘起其爱人王翠梅。王翠梅12岁丧母,丧母后她就开始代替母亲纺棉织布,用以一家老小的穿衣和铺盖。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张精明夫妇及家人的穿衣和铺盖都是王翠梅一手置办的,家里收藏的各色老土布多达500多块。

  王翠梅的家在沈丘县石槽乡,那里生产的老土布花色式样丰富。改革开放前,家家户户都靠纺花织布到集市上去换取生活用品。王翠梅在40多年的纺花织布中练就了一手绝活,谈起织布的过程更是如数家珍——

  弹棉花。棉花去籽时,易板结,纤维混乱,所以必须经过加工使纤维蓬松,纹理基本一致。其加工过程就是用弓弦弹拨。大木制弓,紧绷弦线,并以细绳系弓背中间,另一端系在一根细且有弹性的细竹竿上,竹竿插在弹棉者背后;弹棉者左手握弓使弦线接触棉花,右手持弹柱,用力敲拨,击打弦线使其振动,使棉花纤维在弦线振动中发散蓬松。并在弹拨中使棉花铺放均匀后,用棉拍压平成卷,即成棉花絮。

  搓棉条。在平整的台板上,铺上布;摊开棉花絮卷,用手撕扯以进一步理顺纤维,使其成为长尺半、宽3至4寸的方块;用棉条杆子顺一长边压住并卷起,再用棉条板顺卷起的边往前推卷,前后均匀地推搓3至5遍,不可太紧,使其松软,此时抽出杆子即成棉条。

  纺纱。纺纱者坐在草垫上,与纺车成30度左右的角,面对锭子固定处;把搓好的所有棉条束挂在纺车内侧大柱上,右脚顺势踏在纺车横梁上;连接锭子与摇车的传动带并装好锭子,在锭子转动部分点上菜油,锭子前部套上用高粱壳剪成的纱芯,顺逆时针卷紧;左手取一根棉条捏住一头,右手在棉条前头扯拧出少许棉花纤维边拉边拧成纱头,拉至足够长后,把纱头夹在纱芯的卷合处绕上几圈使其固定在锭子的纱芯上;左手无名指、小拇指轻扯棉条,大拇指、食指、中指轻管棉条头,右手摇车柄,同时拉、逆时针摇,用力得当,匀称、细密的纱就纺出来了。将纺织好的棉纱经过浆线后,再经过经线、刷线、做综等工序,将各色花线架到织布机上就能织布了。

  王翠梅还特别指出,在整个织布的过程中,难度最大的就是染色和蒸煮工序了。秋冬时节,人们将纺好的纱,从纱芯上绕到小摇车上,取下成圈并充分晾干,接下来就是染色工序,最常见的土布颜色分为白色、胶泥色、黄色、灰色、红色和黑色。最初由于缺乏原料,染色是纯手工的物理上色。白色是泡出来的,黄色是用石榴皮染成的,灰色是用白酒加土木灰染成的,等等。此后随着浆染工艺的普及,绝大部分土布线都是通过浆染作坊浆染出来的。有浆染贩子拉着架子车走村串户收线染布,解除了不少农家浆线染布的难题,当然花色品种也逐渐丰富起来。在当时坊间流行的五撮梅就是用红线织成的,儿童衣服大都采用小印花,夏天穿的浅色衣服大多是白色或胶泥色,春秋为蓝色或黄色,冬季则为黑色或深蓝色。

  古老工艺  再放光彩

  A

  随着现代纺织业的发展,近些年手工生产的土布逐渐失去市场,民间购销基本停止了,无论是在沈丘街头或是乡村,已经很难在人们身上寻觅到土布的影子,零星见到的只是农家的被褥、农村老太的头巾或是老汉穿的土布鞋。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还在沈丘邮政部门工作的张精明发现一种现象:经常有几名泰国人到该县石槽乡和莲池乡一带高价收购棉布床单,一条床单是由两三块50厘米宽的土布缝接而成,能卖50元左右。张精明打听后得知,这几名泰国人收购的土布在国外转手倒卖的价格是国内的五六倍,张精明在为祖祖辈辈留下的手工艺品流传到国外被人赚钱而惋惜的同时,也为土布不被人关注这一现象而忧心。2009年,张精明开始在该县石槽乡寻找农户保存的织布机及配套设施,同时寻访会织布纺线的老人,找算将沈丘的贡土布开发出来使其重放光彩。此举得到了该县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在资金和场地上给予了大力扶持。

  经过一系列的张罗,张精明从农村找来了10多部老式的织布机,损坏的找老木匠修理,织布机不够用,他干脆掏钱请木匠制作新织布机。在他的努力下,100多名当地中老年妇女重新拾起了搁置多年的活计。很快,当地呈现出“户户皆闻机杼声,个个抢当纺织娘”的场景,仿佛又回到农耕纺织的久远岁月。在这100多名纺织女灵巧的手中,五颜六色的棉线变成了花格子棉布。彩色的土布床单结实耐用,图案新颖。一些濒临失传的传统色织、染织工艺也因此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采访中,该县文改办负责人王超峰向记者介绍说,日前,在郑州举办的首届河南民间艺术节展览会上,贡土布夺得了布艺类一等奖。对此该县高度重视,决定在现有贡土布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有机融合,将贡土布当做一项传统的朝阳产业来做,并利用贡土布开发出中国结、大囍字、十字绣等现代人所喜欢的时尚用品,让这一草根工艺焕发出新的光彩。

  C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锐评观点
   第03版:时政要闻
   第04版:综合新闻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国内综览
   第08版:国内深读
   第09版:国际综览
   第10版:国际深读
   第11版:文娱新闻
   第12版:文娱新闻
   第13版:体育新闻
   第14版:财 经
   第15版:周口文化
   第16版:闲 情
   第17版:时尚消费
   第18版:酒坊/酒韵
   第19版:魅力家居
   第20版:家居/家装
   第21版:建材家饰
   第22版:时尚家居
   第23版:食尚/美味
   第24版:酒坊/广告
沈丘贡土布:乾隆钦点的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