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母亲节·特别策划
 
 
 
2013年5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下的母亲,您还好吗
  姚大妈烙饼

  母亲的烙饼

  □晚报记者 张劲松                         

  

  5月11日,母亲节前夕,市民张先生和妻子李女士带着10岁的儿子张聪回家探望乡下的母亲,为了记录下这份真切的挂念,记者当日也一同前往。

  当日10时许,记者跟随张先生一家驾车从周口市区出发,前往张先生的老家——商水县大武乡李庄行政村。可能由于记者的陪同,张先生有点沉默寡言。“多长时间回老家一趟呀?”记者打破了沉默。“说起回老家的次数,确实太少了,我一般是一周或两周回家一趟,工作忙时,甚至一月一趟……其实,作为儿子,我真的对不起父母,有时父母生病我也不能在身边伺候……”“唉,可怜天下父母心呀!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可我们……”说着说着,张先生眼睛有点湿润了。

  大概过了一个小时,张先生的车终于停到了老家的大门前。可能由于汽车发动机的声音惊动了张先生的母亲姚大妈。我们刚下车,姚大妈就迎了出来,并且一下子拉住了孙子张聪的手。姚大妈头发花白,额头上爬满了皱纹,驼背,一双粗糙的手,青筋凸起……

  聊天中记者得知,姚大妈今年74岁,由于多年的腰腿痛病,致使背驼,腿脚也不太灵便。说话间,姚大妈拖着不灵便的双腿,从里屋拿出一袋鸡蛋糕。“这是你大姐半月前看我时给买的,就等着你们回来吃呢!”姚大妈兴奋地对张先生说。虽然大家都一个劲地推说不吃,可姚大妈却是一副你不接住誓不罢休的样子,大家也只好一人拿了一块吃了起来。

  听说记者为她带来了一袋红薯粉条,姚大妈固执起来:“我这儿什么也不缺,你们回来就好,什么也不要带,下午走时还是你们带回去自己吃吧。”

  “看,孩子又有点瘦了,别操那么些心,别叫累着。”姚大妈看着张先生唠叨了起来。据张先生说,每次回老家,姚大妈都是这样,总是重复着同样几句不知说了多少遍的话语。可她自己的腰腿痛病,每次张先生说要带她治疗,可能是舍不得花钱,她都不肯。拿她的话说,老骨头了,她要把这些病带到阴曹地府去。

  “孩子最爱吃我做的发面饼和手擀面条,正好盆里发的还有面,中午,我给你们烙几个发面饼,然后再给你们擀点面条。”姚大妈说着,就要去和面。这时,一旁的张先生夫妇可急坏了,“娘,明天就是母亲节了,您就不要忙了,让我们为您做顿饭吧。”“管他什么节不节的,你们就好好歇着吧。”无论大家如何劝说,姚大妈就是要亲自做饭,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她对孩子的那份疼爱。

  厨房里,张先生的父亲张大伯在烧地锅,姚大妈在烙发面饼。只见姚大妈把饼贴在锅里,来回翻着。炉灶里的烟灰,锅里散发的热气,有点昏暗的厨房,姚大妈古铜色的脸庞和花白的头发……记者在想,画技再高的画家也画不出这么美的画面吧?此时,张先生一声不响地在厨房里看着,看到母亲的一丝白发盖住了眼睛时,张先生不自觉地上前帮母亲把头发理顺。烙完饼后,姚大妈又忙着擀面条、炒菜……

  “娘烙的发面饼真好吃呀!”吃饭时,张先生情不自禁地说。

  下午返程时,姚大妈又把几个没有吃完的发面饼裹了又裹装进一个塑料袋里,让张先生捎回城里吃……

  善意的谎言

  □见习记者 王凯                                    

  

  5月11日,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车程,记者随同闫女士一家回到她的老家太康,一同看望她乡下的母亲。

  “娘!母亲节快乐!”“都回来了?那么远还回来干啥啊,打个电话不就行了吗,路上人多吧……”看到闫女士带着外孙来看望自己,老太太泪流满面。

  看到记者也来看望自己,老太太激动地拉着记者的手一个劲儿地说:“我这两个闺女待我真得好啊,这两年我一直在她们两家轮流着住。俗话说儿能养老,可是你看我那两个儿子都出门两年多了,连个电话也没打回家一个,说是做生意挣钱去了,这钱挣多少才算是多啊。”

  从闫女士的口中记者得知,老太太有4个孩子,两儿两女,她排行老二。前几年老太太中风后,她和姐姐想把母亲接到身边照顾,但是母亲实在住不惯楼房,经过商量,母亲同意每隔一段时间去两个女儿家轮流住几天,平时就跟着自己的小弟弟住在农村老家。

  当所有人都以为一家人可以这样平平安安地生活时,天有不测风云,2009年,闫女士的大弟弟患上了肝癌。“那段时间我要向母亲瞒着大弟弟的病情,那时老太太经常问我大弟弟的事,每次我都故作镇静地说他在北京做生意太忙,不能常回来看她。”

  闫女士说:“大弟弟去世后,老太太和乡下的小弟弟住在一起。可是,一切刚刚平静下来,噩耗再次传来,就在有一次我把老太太接到城里检查身体的时候,在老家务农的小弟弟因为饮酒过度去世。”

  这接连的打击击垮了闫女士姐妹俩,“我的两个兄弟在半年之中相继离开我们,那段时间我简直都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感觉一切都失去了意义,很多时候都是在老太太面前笑容满面,但是一转身就忍不住掉下眼泪。”

  “现在母亲住在太康乡下我姐姐家,我们就怕老太太想回自己老宅子住,害怕她看到或者听到什么。为了不引起她的怀疑,我就说小弟弟由于会电工技术,被政府挑中,去非洲帮外国搞建设去了。”

  中午,闫女士一家吃了个团圆饭,老太太精神非常好,不停地和大家说话,讲老家的事情。一切都看似非常平静,但是大家都在回避同一个话题,那就是谁也不提及做生意或者非洲的事。

  我们要返程了,老太太再次哭泣起来,对闫女士更是千叮咛万嘱咐,且再次抱怨起了自己的两个儿子……

  常回家看看

  □见习记者  范小静                                

  

  5月11日,记者陪伴王女士一家到其老家沈丘县王楼行政村,看望她乡下的母亲。

  快到家的时候,王女士悄悄地告诉记者:“我的母亲肯定早早就在家门口等着了,父亲肯定是到集市上最好的餐馆买我最爱吃的小菜了。”

  果不其然,记者一行驱车快要到达王女士娘家时,大老远,王女士就大声说:“你们看,那个在路旁站着的、个头不高的老太太就是我妈。”

  车刚停稳,王女士的母亲就跑过来了:“咦,你们都回来了?都回来了好呀,都回来了好,这位是……”说着,老太太就拉着刚下车的王女士往屋里走,边走边说:“幸亏我让你爹带着你给他买的手机呢,赶快给他打个电话,让他多买点菜回来……”  

  一进院子,老太太就慌着从屋里拿出几个小凳子放在一个小桌子旁,然后不好意思地对记者说:“农村条件差,不比城里的条件好,你们快坐……”

  “娘,别忙活了,咱们坐下说说话。”王女士拉住又是倒水、又是找饮料给外孙喝的老太太的手说:“娘,你和爹身体都好吧”“都挺好的,不用操心,倒是你们在外要照顾好自己。”老太太乐呵呵地说。

  趁着老太太进屋找东西之际,王女士告诉记者:“来之前,我没有告诉母亲我们全家都回来了,更没说还有记者一同回来,因为每次只要一回家,母亲就忙着做这做那、买这买那的,母亲也70多岁的人了,本应该我好好孝顺母亲的……”

  中午吃饭时,老太太一个劲地给女儿夹菜:“这菜是地锅做的,香着呢,城里可吃不着,要是你们再早些时间回来,就能吃上我蒸的槐花了,还有蒸的榆钱……”老太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们临走前,老太太和老伴一再叮嘱王女士:“回家后想我们了打个电话就行,别再专门跑回来一趟了,我们一切都好。记着,到家后一定来个电话……”

  车慢慢走远了,老太太和老伴依然站在路口恋恋不舍地目送着我们的车子离去,并且一直挥着手……

  此时,王女士的眼眶渐渐湿润了,她说:“我也是一位母亲,孩子离我远去时的心情我能理解,但生活就是如此,我们都要面对分离,真希望所有的儿女都能抽时间多陪陪自己的父母,他们年龄一天比一天大,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我们能陪伴他们的时间是越来越少了……”

  当天,自始至终,王女士也没给母亲说句母亲节快乐。后来,在回家的路上她告诉记者,乡下的母亲不比城里的母亲,城里的母亲有文化,有知识,乡下的母亲根本就不知道有母亲节这么一个节日,但乡下的母亲和城里的母亲一样,她们对子女的爱和付出与城里的母亲一样多,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最伟大、最美丽的母亲,她们是我们做儿女的心中最美的牵挂。

  王女士再三向记者表示,她会在每年的母亲节那天,把最好的祝福送给天下所有的母亲,她也希望所有做儿女的,都要经常回家看看……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锐评观点
   第03版:时政要闻
   第04版:城事社区
   第05版:热线便民
   第06版:母亲节·特别策划
   第07版:母亲节·特别策划
   第08版:国内综览
   第09版:国际综览
   第10版:国际深读
   第11版:文娱新闻
   第12版:文娱新闻
   第13版:体育新闻
   第14版:教育资讯
   第15版:铁水牛
   第16版:闲 情
   第17版:小记者周刊
   第18版:作家摇篮
   第19版:作家摇篮
   第20版:成长课堂
   第21版:成长活动
   第22版:作家摇篮
   第23版:作家摇篮
   第24版:成长园地
乡下的母亲,您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