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万里寻踪伏羲路
 
 
 
2014年8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粮台:通向现代文明的神秘古城 (下)
平粮台城墙遗址

  6.平粮台,原是古“宛丘”

  然而,更大的疑问凝结在他们心头:是谁建造了这座城?

  在城址发掘过程中,他们注意到一个很有意义的现象,在夯土城墙的下面有许多碎陶片,而这些陶片与后来城址中发现的陶片无论从颜色到花纹都有所不同。这说明,在建造古城之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对这些陶片和陶器进行分析,可以判断出它们属于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遗存,据今大约有4700年。而在此之上建筑的古城,经测定数据证实,它的建造年代在4500年以前。从城址内不同时期的文化层与城墙的叠压关系看,古城最后的使用年代距今4100年左右。

  按照考古文化命名的习惯,他们把这里叫做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然而在遥远的古代,这个城叫什么名字呢?也许,搞清楚古代的名字对于探寻它的秘密会有帮助。

  据《淮阳县志》记载,“储粮台,在城东南五里,俗称平粮冢,高二丈,大一顷,有四门”。据记载,无论从方位、特征来看都与这个平粮台非常吻合。然而,无论是储粮台、平粮冢还是平粮台这3个名字都不像古代的城名。

  目光再回到淮阳这片厚重的土地。这里上古为太昊伏羲之墟,神农所都之地,夏为豫州之域,商为虞遂封地;西周分封,武王封舜后妫满于此,建立陈国;春秋末年,楚灭陈,陈为楚北方重镇;战国后期,楚徙都于此,陈城为“郢陈”,史称“陈楚”。

  实际上,《诗经》中也多有关宛丘的描述,《诗经·国风》里有《陈风》,陈就是现在的淮阳。《陈风·宛丘》里关于“宛丘”的记述是:“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  ”。《汉书·匡衡传》:“陈夫人好巫而民淫祀。胡公夫人,武王之女。太姬无子,好祭神鬼,鼓舞而祀,击鼓为证。”因为太姬无子,好祭神鬼,所以倡导了陈人的风俗,是故有陈人在太昊之墟——宛丘上击鼓、击缶的场面,也就是在旧墟上祭祖、娱神或求子。

  在《陈风·东门之枌》中也有关于宛丘的描述:“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榖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绩其麻,市也婆娑。榖旦于逝,越以鬷迈。视尔如荍,贻我握椒。”这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歌,写在陈国东门外的郊野上,有一片名为宛丘的高平土地,那里种着密密的白杨、柞树,在仲春时节的清晨,小伙儿姑娘去那里幽会谈情,姑娘舞姿翩翩,小伙儿情歌婉转。幸福的爱情之花含苞而放,在小伙儿眼里,姑娘美如荆葵花;在姑娘心目中,小伙儿是她的希望和理想,要送给他一束花椒以表白感情。

  除《东门之枌》外,《宛丘》、《东门之池》、《月出》这些爱情之歌,大都产生于宛丘东门这块爱情圣地。那里有“丘”、有“池”、有“杨”、有“栩”(柞树),宛丘东门应是陈城一处风景幽雅的场地,是陈国臣民游乐的场所。

  根据《诗经》的描述,宛丘是陈城东门外的高平之原,而平粮台恰是东门外的高台废墟,《诗经》中关于宛丘的描述与典籍所载“宛丘在陈城道东”、“陈都于宛丘之侧”及《山海经》所记载的“颛顼国……有陈州山”相对应,这些恰好印证了平粮台正是伏羲的都城宛丘。

  也就是说,现在的平粮台就是伏羲时的都城宛丘,它既是现代人们解读远古的神秘之城,同时,也和太昊陵一道成为人文始祖在淮阳的佐证,更成为淮阳是中华姓氏起源地的明证。

  但最终证明平粮台是宛丘古城的,是凝固的历史,是城。

  为什么把这个地方叫作宛丘呢?根据古书中的解释,“丘上有丘为宛丘”,“四方高,中央下为宛丘”,也就是说,宛丘的形状像一个倒扣的碗底。而平粮台古城正是在自然的丘陵上,筑起高大的土城墙,远远望去像是“丘上有丘”,方形的高大城墙与城内相比,“四方高,中央下”。这与文献中对宛丘特征的描述相吻合。

  010

  □晚报特派记者  金月全  杜欣  郭坤/文  朱海龙/图

  采访时间:2014年7月24日至27日

  地理位置:河南省淮阳县

  7.伏羲,何以“都宛丘”

  据《五帝纪》:“帝太昊伏羲氏,成纪人也。以木德继天而王,都宛丘。”

  《路史·太昊纪》:太昊伏羲氏“都于宛丘”。

  《竹书纪年·前编》:太昊庖牺氏,“以木德王,为风姓。元年继位。都宛丘”。

  《史记正义·帝王世纪》:“神农氏……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徙鲁。”

  我国地域如此广袤,伏羲部落为何千里迢迢从甘肃天水沿渭水、黄河东下,来到淮阳定居,并在此建都呢?

  应该说,伏羲选择淮阳建都与其所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不无关系。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中国古地理图》中提到,在五亿七千万年前的震旦纪期间,中国境内绝大部分是海的情况下,就已经出现了淮阳古陆。 

  据古地理学的研究,淮阳属中纬暖温带季风气候环境,第四纪以来,没有受到大陆冰川的直接侵袭,中亚的干燥气候对本地影响也不深。这对古人类的生活是极为有利的。况且,这一带为黄土地带,土壤质地均一,结构疏松多孔,既利于简陋农具的耕作,又利于作物根系的深入。尤其是土壤中含有丰富的钙、钾等矿物质,对原始农业的发展十分有利。这里不仅发现了数万年前的恐龙、古象、古鹿、鸵鸟蛋等动物化石,还发现了数百处新石器时代古遗存。 

  另外,这里气候温和、河流纵横、雨量充沛、物产丰富,更是原始人类生活和居住的理想之地。特别是平粮台东侧南北走向的古老蔡河,为古城内先民们长期用水,以佃以渔等带来了诸多方便。因此,先帝慧眼独识此“风水宝地”,将其作为部落集团永久的领土和都城。 

  据文献记载,太昊伏羲氏是居住在东方夷人的祖先,又是东夷集团中最著名的部落酋长。他在淮阳长期居住期间,用勤劳的双手和集体的智慧,为开创远古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太昊伏羲氏在淮阳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长期居住期间,用勤劳的双手和集体的智慧,为开创远古文化作出了贡献。作网罟、正姓氏、定官职、画八卦、造琴瑟、定嫁娶之礼以及教民佃渔畜牧,不仅创造了灿烂的东夷文化,而且还将其发扬光大,并影响和同化了周围的其他文化。

  但这样的一座古城,是在什么时候废弃的呢? 西周初年,淮阳县城已经成为都城了,它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平粮台区区小城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那些有职有权的人肯定会举家迁往新城,剩下的不过是一些奴隶或身份卑微者。

  此外,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陈风·宛丘》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子之荡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 。”这就是说,在距今3000年前的周代,陈国的俊男靓女们在闲暇时,集体来到平粮台这座林木蔚然、风景秀丽的古城游玩、歌咏,击缶(大瓦瓮)起舞,谈情说爱。这又证明平粮台在周代已经不是先民们居住的地方,而是一处人们游玩、娱乐的场所。 

  但平粮台废弃的主要原因是炎帝北侵逼迫太昊部族东迁。据史书记载:“太昊伏羲氏……都宛丘”,“在位115年,传15氏,凡1260年而神农氏(炎帝)作。”另据《中华都城要览》言:“太昊氏衰,被炎帝所逐,复迁鲁,陈为炎帝之都。”从以上记载中可以十分明确地知道,太昊部族是被炎帝部族逼迫迁于山东曲阜,而太昊的都地则为炎帝所占,并在平粮台定居生活达1260年。后蚩尤挥军来犯,又赶跑了炎帝,从此,平粮台由鼎盛逐渐转入衰落。再后来,它就成为后代帝王将相们死后的墓葬之地。 

  ……

  当我竭力从平粮台和它的故事中走来时,现实已是烈日当空的正午。

  再回首,一座曾经荒芜、兴盛、辉煌、败落的古老城堡已淹没在一片黑土下。这座通向现代文明的神秘古城还远没到可以爽然解读的时候,我们现在可以翻来覆去讲述的话语,其实只是近一个多世纪考古学家们在废墟间爬剔的结果,与早已毁灭和尚未爬剔出来的部分比,只是冰山一角。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龙”眼看周口
   第03版:论道周口
   第04版:城事社区
   第05版:综合新闻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万里寻踪伏羲路
   第10版:国内/国际
   第11版:国内深读
   第12版:国际深读
   第13版:金融·保险
   第14版:文娱/体育
   第15版:铁水牛
   第16版:广 告
   第17版:汽车·旅游
   第18版:汽车/资讯
   第19版:汽车/服务
   第20版:旅游/资讯
   第21版:荣威MG/BYD专版
   第22版:汽车/安全
   第23版:汽车/生活
   第24版:周口锐达/永达专版
平粮台:通向现代文明的神秘古城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