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文娱/体育
 
 
 
2014年11月5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高粱》是周迅的独角戏

  相去张艺谋电影《红高粱》27载,没人敢触碰莫言笔下的这片血红炙土。若不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光环使然,想必郑晓龙不会去冒这个险,远离电视剧十余载的周迅也不会。

  循着巩俐和姜文的轨迹寻找九儿和余占鳌显然是种误区,因为电影和电视剧从来就是脾气秉性不同的表兄弟。电影大多时候是导演艺术,电视剧更多时候取决于演员。所以剧版《红高粱》中,郑晓龙是奢华后盾,周迅才是主导全篇的戏魂。当27年后重新开启这片血色热土的深厚内存时,不论对创作者还是观众,一切必须格式化重来。

  其次,也休想在文学的范畴内考量电视剧。电影有时还可以站在文学的肩膀上努力眺望更远的地平线,电视剧更多是快消品,贴地行走乃市场所趋。与大多改编一样,60集的《红高粱》对小说故事进行了扩充。如小说开篇第一句就交代的“我父亲这个土匪种”,但直到第14集才从娘胎里呱呱坠地。这并非剧本如何注水,编剧只是把非线性的小说捋直,把若干段落提前,所有的添枝加叶均以此为茎脉。该剧剧本最大动作在于去“我”化处理,不再以“我”为追忆视角,这样一来,小说的旁观和调侃尽失,作者的寻根不再,而九儿被推成为第一视角,成就了一个女人的传奇,也有了诱惑周迅加盟的筹码。宅门、土匪、抗战交错,爱恨、情仇、恩怨俱下,加上周迅阔别十余载的荧屏回归,撑开、捋直之后的《红高粱》,已然是顶级女性传奇剧的配置。

  一个大腕对一部戏的主导地位,在《红高粱》项目中被推到了新的极致。不仅剧本由莫言之女管笑笑版向赵冬苓版转移,随之故事的重心也向周迅一路倾斜,项目成本一路飙升。除了莫言的1000万版权费和赵冬苓1500万编剧费,周迅一人的片酬就花掉3000万,加上朱亚文、黄轩、秦海璐和于荣光等,让这部并不以火药为主导的传奇剧攀升至1.5亿成本。可就是这么一个超级项目,成为各大卫视抢夺的宠儿,因为很简单,这样的项目光环璀璨,收视有一定保障且又能吸引广告商趋之若鹜。至于它与莫言笔下的《红高粱》相去多远,当年的小说迷是否会扑空,已不是电视台、广告主深究的问题。

  据说这传说中的高粱地故乡,早已不再种植高粱,而自打升级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故乡后,当地恢复了老本行。还据说郑晓龙为拍戏,打头年就种下了万亩高粱。不管两块高粱地是否珠联璧合,其实都已不再是莫言笔下的样貌,或许它们可以称作是文学的高粱,或是戏剧的高粱。

  同样是这片热土,张艺谋的挖掘和郑晓龙的挖掘也有所不同。27年前张艺谋挖掘《红高粱》时,小说才1岁,莫言不过是个新涌现的乡土作家。莫言的小说成就了电影,成就了张艺谋,反过来电影又成就着莫言,将他推向了更高远的舞台。如今还是同样的小说,以此为蓝本的改编,似乎只是演员的竞技场。(曾念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锐评观点
   第03版:时政要闻
   第04版:城事社区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热线便民/公益
   第07版:综合新闻
   第08版:专题
   第10版:国内/国际
   第11版:国内深读
   第12版:国际深读
   第13版:金融/保险
   第14版:文娱/体育
   第15版:铁水牛
   第16版:大众拍客
   第17版:汽车·旅游
   第18版:广告
   第19版:汽车/服务
   第20版:旅游/资讯
   第21版:要闻
   第22版:广告
   第23版:广告
   第24版:广告
郑晓龙:眼泪流到哪都有讲究
《红高粱》是周迅的独角戏
小蒿进了 稀哲无缘
吴冠希受罚 上海质疑篮协推卸责任
巴黎网球大师赛 小德600胜成功卫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