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万里寻踪伏羲路
 
 
 
2014年11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八千年风雨大地湾

  □晚报特派记者   杜欣  马治卫  金月全/文   朱海龙/图

  采访时间:2014年10月21日

  地理位置:甘肃省秦安县

  2.大地湾六项考古之最

  1.探访大地湾博物馆

  从七月盛夏到十月深秋,在历经3个多月的采访后,我们终于踏进了甘肃省天水市境内。作为地处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交汇处的天水,在华夏文明的起源上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伏羲生于天水,都于周口淮阳,是史学界的共识。天水和周口都是伏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两地虽相隔千里,却有着共同的文化传承。天水是“羲皇故里”,周口淮阳是“羲皇故都”。多元一体、一脉相承的伏羲文化拉近了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因此,我们在当地采访时,内心一直有一份莫名的亲切。

  天水伏羲文化遗存星罗棋布,其中位于天水秦安县的大地湾遗址,是一处距今83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被我国史学专家称之为“20世纪考古大发现、我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经考古专家20多年发掘、整理和研究,被学术界评定为我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的大地湾遗址考古获得一系列重大成果。据主持大地湾考古发掘报告的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郎树德副研究员介绍,展示大地湾遗址考古一系列重大成果的考古发掘报告已全部完成,并通过了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鉴定。这份权威考古报告将向世人宣告,拥有六项中国考古之最的大地湾遗址堪称“黄土高原上的文化奇迹”。

  郎树德说,大地湾六项考古之最包括农业、制陶、文字、建筑、绘画等关系中华文明进程的诸多方面。其一是中国最早的旱作农作物标本。大地湾一期出土的碳化黍标本,与国外最早发现的希腊阿尔基萨前陶器地层出土的同类标本时代相近,它不仅将我国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时间上推了1000年,而且表明北方最早种植的粮食品种为黍,然后才是粟的推广。而此前国内考古发现的北方农作物标本大多是粟,时间距今7000年左右。

  其二是中国最早的彩陶。大地湾一期文化出土的三足钵等200多件彩陶,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间最早的一批彩陶。这批距今约8000年的紫红色彩陶,图案虽还不太完整,却将中国彩陶制造的时间上推了1000年,并以不容置疑的事实说明,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就是中国彩陶的起源地。

  其三是中国文字最早的雏形。大地湾一期出土的陶器上共发现了十几种彩绘符号,这些符号比西安半坡陶器刻画符号的时间早了1000多年,且有一些符号与半坡符号基本一样。虽然这些神秘符号的意义至今未能破解,但专家们认为,它们可能就是中国文字最早的雏形。

  其四是中国最早的宫殿式建筑。距今5000年的大地湾四期文化发掘出的一座编号为F901的建筑,是目前所见我国史前时期面积最大、工艺水平最高的房层建筑,开创了后世宫殿建筑的先河。

  其五是中国最早的“混凝土”地面。F901宫殿式建筑主室,全部为料礓石和砂石混凝而成,类似现代的水泥地面。这与古罗马人用火山灰制成的水泥同属世界上最古老的“混凝土”。

  其六是中国最早的绘画。大地湾编号为F411的房址地面上发现的一幅黑色颜料绘制的画作,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独立存在的绘画。这幅长约1.2米、宽约1.1米、大部分保存完好的绘画,改写了中国美术史,将其前推了2000多年。据考证,此前最早单独作为绘画保存至今的,是出土于长沙马王堆的楚国帛画。

  在天水日报社专刊部主任成雄的陪同下,我们来到坐落在距秦安县东北60公里的甘肃大地湾博物馆,从远处眺望,博物馆建筑外观用黄土泥层装饰,与周围的地质地貌、自然环境、古文化遗存协调一致,呈折线型延伸到古河道边,处于半地下状态,建筑风格古朴宏大。

  大地湾遗址分布在葫芦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级阶地和相连的缓坡山地上,现知遗址总面积达275万平方米。其遗址规模之大、遗迹遗物之丰富、研究价值之高,均为我国目前新石器时代考古中所罕见,并远超过著名的西安半坡遗址。大地湾遗址是1958年甘肃省文管会在全省文物普查时发现的,随后即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秋开始发掘,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出自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崔恺之手。”大地湾文物所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博物馆以‘文明序曲——大地湾遗址考古成果展’为主题,分‘发掘保护、岁月遗痕、陶风彩韵、天地伴眠’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力求趣味性并贴近大众的欣赏需求,突出展示大地湾考古的重要成果和重要内容,并以简洁、通俗的语言诠释了大地湾不同时期的史前文化。”

  走进宽敞的展厅内,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大地湾考古的“中国的六个之最”——中国最早的彩陶、最早的文字雏形、最早的宫殿式建筑、最早的“混凝土”地面、最早的绘画,从已展出的371件文物及70多件珍贵文物中,这些令人震撼的考古发现也得到充分展现。

  在展馆“岁月遗痕”单元处的大地湾“五期文化墙”上,记者看到,最早的第一期文化处于地层横断面的最底层,标示距今7800~7300年,二期文化距今约6500~5900年,相当于仰韶文化早期……最上层是五期文化,距今约4900~4800年,仅出土少量遗迹遗物。

  展馆的结束语中有这样的描述:大地湾史前考古彰显着中华原始先民们的伟大创造精神,并在5000多年以来薪火相传。遍布大地湾沟壑梁峁间的遗迹遗物,浓缩了4000年间原始先民的生产生活,蕴含着他们飞扬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技艺,讲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懈追求,见证了他们走出蒙昧迎接文明的艰辛历程。大地湾的先民们用他们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智慧谱写出了一段充满激情的中华文明序曲,开了中华文明的先河。

  大地湾遗址的神秘之处,还在于其发掘出的文物印证了某些古代传说。被列为“三皇”之首的伏羲,是我国古史传说中最具神话色彩的人物。他生于古成纪即今天水一带,所以天水被称为“羲皇故里”。与伏羲密不可分的还有女娲的传说,这位伟大的女性炼石补天,拯救了洪荒时代的先民,后与伏羲结合,繁衍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在距大地湾遗址7公里处的秦安县陇城筑有女娲祠。

  当地专家认为,大地湾的考古发现从科学的角度证实了这里是目前所知我国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天水以及周边地区无疑是华夏文化发源地,这与伏羲的传说在地理和年代上都是基本吻合的。或者说古史传说不是空穴来风,是有其一定的历史基础和根据的。伏羲“养牺牲以供庖厨”,因此又名“庖厨氏”,就是说他指导先民率先饲养家畜,以弥补食物的不足。大地湾以及华夏诸族最先饲养家猪,这已为考古发掘所得兽骨鉴定结果所证实。大地湾出土兽骨17000余件,其中猪骨约占三分之一,大多为两岁以内的未成年个体。

  相传伏羲还教人们结网捕鱼,大地湾遗址出土的捕鱼工具如鱼钩、网坠等说明捕鱼是当时人类不可缺少的生产活动之一。因此,可以说考古发现印证了古史传说中的某些具体内容。

  专家坦言:5000年至8000年前,在长达3000年时间里,活动在天水地域的先民,只有伏羲部落才有可能居住在大地湾如此庞大的聚落。大地湾遗址F901原始宫殿建筑,更是向世人昭示着,一个伟大时代的伟大原始部落,曾在长达3000年的时间里,在这里生活、繁衍、兴旺过。这个部落不是伏羲氏族部落,又会是谁呢?

  我们相信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与发现,越来越多的考古实物将会不断印证着“神话传说”中的记述,其实它们就是真实的历史,至少包含着历史的影像。

  3.大地湾文化与伏羲部落

  ▲

  大地湾博物馆

  复原的先民居所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锐评观点
   第03版:时政要闻
   第04版:记者节特别策划
   第05版:热线便民
   第06版:城事/社区
   第07版:综合新闻
   第08版:万里寻踪伏羲路
   第10版:教育资讯
   第12版:国际综览
   第13版:体育新闻
   第14版:文娱新闻
   第15版:铁水牛
   第16版:公 益
   第17版:招募特刊
   第18版:小记者招募特刊
   第19版:小记者招募特刊
   第20版:小记者招募特刊
八千年风雨大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