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晚晴
 
 
 
2015年6月30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聊

  家人都外出打工,唯有我只身留守。虽已年过花甲,但因当兵出身,体无杂疾。精力、体力除农忙那一阵略感不支,余时皆无处挥霍。本村人崇尚节俭,我等已上年岁之人尤以甚。自幼过惯了穷日子,看钱重。二百多户人家的村子,平日里打麻将很难凑够手。一块两块有人来,五块十块少有人染指。几个人凑在一起玩,感觉有意思的时候少。某叟半天不出一张牌,还可忍耐。常因记错钱发生口角,双方理直气壮、言之凿凿、互不退让,争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每遇此景,顿觉扫兴。可过不了几天就又凑在了一起,三缺一啊,只好将就。

  家住村头路边,门前一天然坑塘,称得上向阳门第,冬暖夏凉,颇得人气。如无刮风下雨,门前常有三五老者闲聚。我家的客人都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和辈分。时隔不到一年,岳母又到我家小住,蓦然发现几个相熟的闲聚老者竟无一人健在。又一茬老者闲聚在相同地点,晒暖、乘凉,说闲话、昏昏欲睡。光阴如梭,斗转星移,新老更替,物是人非。

  这些年时光过得真快,国家的建设发展也快,城乡的变化更快。原本荒僻闭塞的家乡小村,前边横亘一条高速公路,一举打破了小村的沉寂和安静,缩短了乡村与大都市的距离,也使人们的心理、观念发生了几许变化。

  高速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日夜不断,给小村平添一副动感十足的风景。村里人有事没事爱到路边田里转悠,踩着松软的田土,时不时抬眼望望路上一闪而过的大车小辆,悠然自得。

  路下边有一涵洞,水泥粉刷的墙壁,现成写标语、刷口号的绝佳用场。涵洞口有一盘石磨、两个磓磘和几个石槽。其中一个豁口的磓磘看着非常眼熟,竟是我儿时经常见到的那一个,这不禁勾起了我的童年趣忆。它的主人是一对老人,只有一个女儿,嫁到附近村子。为解老人膝下寂寞,也或是为口粮,女儿把自己的头生女儿寄养在娘家。那女孩当时八九岁,跟我同龄,是我儿时最乐意接近的小伙伴。几乎每天都到她家去玩,打小扑克、拣三铺、推十点、接竹竿、交公粮等。当时常做的游戏:踢毽子、藏猫猫、发老兵等;常唱的童谣:“出出来来,打鼓拣牌,四根棍搭戏台,滴滴答答唱起来。”这个游戏要四个孩子做,每人一条腿站立,另一条腿搭起来,边拍巴掌边唱,玩时要配合默契,保持平衡。至今回想起来趣味无穷。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孩分群而聚,渐渐疏远了。女大十八变,那女孩出落得亭亭玉立,温柔水灵且手脚麻利,针线活和女劳力干的农活样样不含糊,是那时当之无愧的村花,被邻村的帅小伙摘得。虽还可时常见到,但打招呼寒暄而已。唯有羡慕祝福,绝无邪念嫉妒。论辈分那女孩喊我舅舅,出嫁后听她这么叫蛮亲切的。最近一次见到她已是白发苍面,垂垂老矣。

  故乡属于一马平川的黄淮平原,地下几十米也探不到石头。这些他山之石不是灵石奇石,任人取舍不计荣辱。被重用时自不显摆,受冷落时亦无艾怨。无声无息地自我存在,旁若无人。想想也是,人之与它们真的算不了什么。时光荏苒,几十年过去了,它们依然保持着本来的样貌,我们已没有了天真浪漫,褪去青春风采,行将暮年。君不闻,我们的先人、伟人、圣人、哲人等不是还要借助石头流芳百世,名垂千古么。

  如今人们无衣食之忧,富余出很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却凭空生出什么狗屁无聊来。仔细想想,这无聊是什么呢?竟然是一种难得的清福。

  (郭子林)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锐评观点
   第03版:时政要闻
   第04版:专版
   第05版:热线便民
   第06版:综合新闻
   第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晚晴
   第09版:国内综览
   第10版:国内深读
   第11版:国际综览
   第12版:国际深读
   第13版:体育新闻
   第14版:文娱新闻
   第15版:旧 闻
   第16版:公 益
   第17版:时尚消费
   第18版:酒坊/酒韵
   第19版:食尚/美味
   第20版:父亲节征文
   第21版:时尚/消费
   第22版:潮流/前沿
   第23版:IT/生活
   第24版:IT/关注
我的写作梦
争做新老人
诗文
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