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国内深读
 
 
 
2015年12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常态下 哪些新亮点利好中国经济发展大局

  新常态下的2015年,中国经济虽面临诸多新挑战、新风险,但总体保持平稳,向好趋势没有改变。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中的新现象、新趋势不断呈现,一系列新亮点正在并将长期利好中国经济发展大局。

  亮点一:转方式调结构进入重要窗口期

  近来央企大动作频仍,短短10天内,中冶与五矿、南光与振戎、中远与中海接连宣布重组。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表示,将积极往前推进这项工作。

  不仅如此。最近一次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对央企中持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予以“出清”。

  出清,特别是过剩产能的出清,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转方式调结构的要义,从民企到央企,概莫能外。企业强身健体,结构调整、创新驱动、构建产业新体系才有基础和保障。

  可以作出的判断是,以实现全面小康为目标的“十三五”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窗口期。所谓窗口期,一个特点是机遇难得,另一个特点是稍纵即逝。中国的未来经不起透支,也没时间等待,抓住重要窗口期彻底实现转变是不可动摇的抉择。

  “我国与世界经济强国的差距虽然表现在多方面,但根本上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差距。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关键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说。

  亮点二:创新在发展中日益发挥决定性作用

  创新对中国有多重要?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表述中就可窥见: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这一年,“创客”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创新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口中的高频词汇,是宏观政策取向的一大靶心,是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是有志青年的目标追求,中国已经开启“创”时代。

  这一年,中央出台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文件,在提前完成本届政府目标任务下继续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商事制度改革实现“先照后证”,全国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超过1万户。

  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李扬表示,面向未来的创新,需要市场和政府两个引擎,一方面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一方面继续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包括改革现行财税、投资、金融等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打破垄断促进竞争。

  亮点三:结构性改革开启经济新周期

  12月1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早前,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则首提供给侧改革。

  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在供给侧,要通过改革促进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方式来促进经济增长,而不是再靠刺激政策提升总需求的套路来促进经济增长。

  从注重需求侧到强调供给侧,明确供需两端同时发力,这是决策层对未来宏观调控政策达成的重要共识。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认为,这将有助于开启中国经济恢复增长动力的新周期。

  他表示,从供给侧发力,短期要尽快降低融资成本、进行减税,多方面降低对中国经济的供给约束;中长期应通过市场化手段,更新供给结构,提高供给效率、降低供给成本,让财富源泉充分涌流。

  亮点四:新一轮对外开放给世界更多机会

  上个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马尼拉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主旨演讲时重申了“三个不会变”: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

  今年9月,我国发布《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传递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国家态度。今年前10个月,面对国际投资低迷,中国利用外资的成绩单依然抢眼:设立外商企业数量、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分别增长9.3%和8.6%。

  随着“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战略的推进,中国企业选择走出国门,对外投资兴业。今年前10个月,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近千亿美元,同比增长16.3%。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周景彤说:“面向未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国力的持续提高是根本,要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积极参与国际经贸和投资新规则的制定。”

  亮点五:新消费加快培育新供给新动力

  一方面内需仍然不足,一方面消费大潮喷涌,在这种似乎矛盾的消费结构中,新消费时代正在到来。

  新消费,意味着从以往大规模、同质化、普及型消费,向多样化、差异化、高品质消费转型,进入从量到质、从有到好、求新求特的新阶段。

  国务院近期发布的文件将新消费归纳为六大类,即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和农村消费。

  以信息消费为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顾问近日发布预测称,今年移动互联网信息消费市场规模将突破2.3万亿元。

  “当前既有总需求不足的问题,也有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既有产能普遍过剩的问题,也有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说。

  他指出,今后需要通过完善收入分配和消费政策扩大总需求,通过产业政策引导、财税政策调整和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中国产品的质量和品牌价值。(据新华社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广告
   第03版:专版
   第04版:文化周口
   第05版:热线便民
   第06版:城 事
   第07版:综合新闻
   第08版:专版
   第10版:国内综览
   第11版:国内深读
   第12版:国际深读
   第13版:金融/保险
   第14版:文娱/体育
   第15版:铁水牛
   第16版:大众拍客
   第17版:汽车·旅游
   第18版:汽车/资讯
   第19版:汽车/服务
   第20版:旅游/资讯
   第21版:汽车/焦点
   第22版:汽车/关注
   第23版:汽车/生活
   第24版:汽车/广告
新常态下 哪些新亮点利好中国经济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