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雾霾天,别把孩子当“绿萝”(行 ...
·调查:83.1%受访者大学期间 ...
·我国儿科医生数量缺口近9万
·儿童肥胖是整个社会的失败 “小 ...
更多>>

      考试资讯

·2017年22所非211工程大 ...
·201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 湖南 ...
·郑州上大学生活费一个月590元 ...
·200多万人参加2017年考研 ...
更多>>
 
节约孩子是如何炼成的?
节约孩子是如何炼成的?

2012-02-15 15:33:39 | 来源:海峡都市报
 

    本报记者 李建芳

  就读于福州鼓楼区某私立中学的初一女生晓雪(化名),开学后的第一天,就发现班上有一个令她感到奇怪的现象:班上除了她之外,几乎人人都换上了新书包!

  回家后,晓雪把这件事和妈妈说了,妈妈问她:“那你想换一个新书包吗?”晓雪皱了皱眉头说:“我这个书包又没有坏,干吗要换?”她还觉得,她的同学换了新书包后,旧书包丢了不是很浪费吗?

  晓雪就是这样一个“节约宝宝”。那么,“节约宝宝”到底是如何炼成的?我们来听听晓雪的故事。

  案例 一次买书包的经历教会孩子怎么花钱

  晓雪的妈妈林女士告诉记者,可能是发生在四年前的一次购物经历,让晓雪对金钱有了更多的认识。

  那时晓雪还在读小学三年级,原来的书包太小了,没法继续使用,晓雪妈妈决定带孩子去商场买一个新书包。在买书包前,晓雪对自己未来的新书包提出了一些需求,比如要大、要漂亮、要有放水壶的地方……逛了几家店之后,晓雪看中了一个令她很满意的书包,不仅外观漂亮,而且所有条件都符合要求。可是这个书包要四五百块钱,林女士觉得太贵了。

  三年级的晓雪对贵与便宜还没有什么概念,她只是觉得就想要这个书包。怎么办?林女士对晓雪说:“我们再逛一家,如果没有更漂亮的,就回来买这个书包。”晓雪答应了。果然,她们刚拐过这家店,就在另一家店看中一款晓雪同样喜欢的书包,功能也全部满足。这个书包只要200块钱。

  晓雪妈妈征求晓雪的意见:“我们买这个书包,多出来的两三百块钱,妈妈再给你买一件衣服,怎么样?”晓雪一听,觉得这个书包也是自己喜欢的,而且可以多一件衣服,太划算了,于是同意了妈妈的方案。

  回家路上,妈妈趁机教育晓雪,今天同样是花了四五百块钱,如果买第一个书包,那么这笔钱让我们只拥有一个书包,可是买了第二个书包,还同时可以买下一件衣服,让钱发挥了最大价值。

  妈妈东西买贵了还会被孩子数落

  从那以后,晓雪对自己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很少有浪费现象,从来不会因为什么学习用品旧了、不流行了、不喜欢了,而提出买新的,买东西还喜欢“货比三家”,了解“行情价”,尽量让每一笔钱都花得物有所值。有一次,晓雪让妈妈帮她买书皮,并且特地交代妈妈,她了解过行情,只能买一元钱一张的书皮,否则就被宰了。可是,妈妈因为偷懒没有多逛几家,买到的是1.2元一张的书皮,结果被晓雪数落了两三天,说妈妈“太浪费”。

  “虽然家里经济条件还可以,但孩子有这种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对物质没有很强烈的追求,让我们很高兴。”林女士告诉记者。

  □专家说法

  对孩子的物质需求要坚持两个原则

  中华家庭教育研究院专家林高龙非常赞同晓雪妈妈的教育方法,他认为,看起来只是对孩子买书包这么一件小事,但实际上背后隐藏着对孩子的品质教育,比如孩子形成正确的金钱观,不浪费,过一种环保生活,这些对孩子将来都是大有好处的。

  “现在很多父母认为家里条件好了,满足孩子一些额外的物质需求也没有什么,但要注意的是,孩子对物质的需求会越来越高,一味地满足,不利于孩子培养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林高龙说。

  对于孩子提出的物质要求,父母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不合理的物质需求不能满足;二是对孩子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首先注重实用性,而不是装饰和外在。第一个原则有助于孩子形成节约用钱的意识,第二个原则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消费观,不盲目攀比。

  那么,父母们平时可以用一些什么样的行为,来帮助孩子形成科学的金钱观和消费观呢?林高龙建议说,对于初中的孩子,父母可以给孩子的学习用品开一笔预算,由孩子自己调配,一方面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另一方面也让孩子学会合理花钱。对于更小一些的孩子,还不能自行支配钱的时候,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关注一些贫困人群的生活,让孩子感受到还有很多和他一样大的孩子,生活还这么穷,帮助他珍惜生活、珍惜金钱;父母也可以利用一些机会,让孩子了解自己赚钱的辛苦,而要避免口头说教。

责任编辑:孙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