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收前对接、收中帮扶、收后指导——太康逊母口镇“三秋”生产现象新

来源:新周口客户端

作者:

2020-10-12

周口日报新周口客户端记者马治卫通讯员郜敏 王可

进入9月份,豫东平原三秋大忙拉开序幕。按照惯例,这里的群众在近2个月的时间里将夜以继日地忙碌于田间地头。今年,太康县逊母口镇的群众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享受丰收的喜悦。

收前对接 节约时间

“请外出打工的父老乡亲们把返乡时间在群里说一下,村里已经联系好大型机械,以便及时进行秋收,收到请相互转告。”9月26日,该镇谢营村支部书记李明想在本村“外出务工”微信群里发出一条通知。

李明想告诉记者,村里把收割机、旋耕机、播种机联系好,把外出人员返乡时间统计好,提前做好对接,随即返乡,随即农忙,在家农忙的时间缩短了,在外挣钱的时间就延长了。

“往年三秋大忙,收完20亩地的玉米,再把麦种好,俺两口要在家忙活2个月,今年村里提前都安排好了,20天就忙完了。玉米收了3万斤,还能多挣一个月的工钱,嘿嘿。”该村村民李鹏飞收拾行李时说笑道。

据统计,今年该镇务工人员返乡三秋生产的时间平均缩短约一个月,6000余人提前一个月外出务工,每人每月增收2500元,直接带来经济效益1500余万元。

收中帮扶 帮困解难

“这可咋办,天气预报这两天有雨,我这8亩地的辣椒要淋毁呀!”该镇高庄村64岁的贫困户李德山找到村支部书记李振伟边跺脚边诉求。

“老李,别急!镇里成立的有帮扶队,我马上联系!不会让你的收成泡汤类,你去地里等着吧!”李振伟安慰道。5名志愿者一小时后“集结”到李振兴的辣椒地,4亩地的辣椒一天摘完了。

“俺老两口日夜不停,三天也干不完,多亏了帮扶队的帮忙,刚摘完就下起雨来,今天谁也不能走,我请客”一向小气的李德山突然大方起来。

“心情领了,马上还要去谢营村送化肥、黄堂村修理拖拉机、贾庄村处理地边纠纷......”该镇帮扶队长、党委副书记高海龙撂下一句话,冒着小雨领着队员就走。

据悉,该镇把志愿者、退役军人、农机修理员、驾驶员等组织起来,成立三秋生产帮扶队,一名班子成员任队长,500余人参与帮扶活动,及时处理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3500余条。

收后指导 丰产丰收

该镇孙岗、刘桥等9个村耕地2.5万亩,因耕地面积和产量稳定被太康县划定为万亩小麦高产示范田。

“玉米刚收完,省、市、县农业局的技术员,一波接一波就到俺村高产示范田,有测土(化验)的、有翻土(深耕)的,进行统一供种、化肥和农药,省心类很。”孙岗村支部书记王永正满怀感激。

“俺家18亩地,原来不懂科学种田,自己买种子、农药、化肥,全家老少7口人都累得腰酸腿疼,产量就是过不了千斤大关!”孙岗村贫困户张长城提及原来种地情形一脸无奈。

“现在好了,有专家指导,还有免费运送化肥,我一个得过心脏病的人就能把地种好了,俺家已经连续2年被镇评为‘小麦高产状元’,明年还有希望争个‘三连冠’”张长城信心满满。

该镇党委书记方新梅介绍,全镇有10万亩耕地,每逢农忙时节,镇里都会及早、及时组织和动员村支部、帮扶队及农业技术专家,全程服务于群众农业生产,解决群众农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减少群众劳动强度,保障群众丰产丰收。①7

[责任编辑:王松涛]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