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一二三四”出实招 产业扶贫收实效

来源:周口日报

作者:

2020-11-30

记者 徐松 通讯员 周申

产业扶贫是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解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郸城县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作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将贯穿其中的科学思维方法运用到工作实践之中,统筹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抓好产业扶贫这个根本之策,集结农业、扶贫、发改、财政、工信等相关部门,凝聚共识、相互支持、步调一致、形成合力;尊重产业发展规律、下足“绣花”功夫,勤思考、出实招、解难题、求实效,创新实施“一二三四”战略举措,着力培育扶贫基地、壮大优势产业、发挥带贫作用,推动郸城产业扶贫驶上了多龙头带动、多产业支撑、多渠道增收的快车道,为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坚持“一个引领” 明晰产业扶贫思路

坚持规划引领。由产业发展办公室牵头,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专班,充分征求专家和群众意见,对全县产业发展进行全面规划,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综合产业基础、传统优势和种养习惯等,坚持“扶持大户、带动小户”,出台了以黑皮冬瓜、辣椒、中药材、甘薯、蔬菜等种植业为主和以猪、鸡、牛、羊等养殖业为主的双引擎驱动发展规划,确保村村有产业项目、户户有增收来源、人人有脱贫门路,确保贫困人口长期稳定受益。

注重“两个结合” 夯实产业扶贫基础

结合两主两辅抓产业。该县坚持把扶贫产业嵌入到全县食品、医药两大主导产业和制衣、制伞两大辅助产业的产业链条,实现“单家独户”“弱小群体”的生产活动与全县“大生产”“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升了扶贫产业的抵抗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合智志双扶抓产业。创新推行“两建三扶四评”党建引领机制,截至目前共表彰脱贫致富、孝老爱亲、诚信守法、清洁卫生四类模范户39000多户,提振了脱贫志气,激发了内生动力,引导群众摆正了政府主导、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精神,激发了群众参与产业扶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落实“三项措施” 上牢产业扶贫保险

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郸城县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负责全县扶贫产业的规划、组织、协调、督查、考评等工作;县处级领导牵头负责所分包乡镇的扶贫基地建设,乡镇党政负责同志具体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县直有关单位履行好部门职责,形成了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格局;选派了一批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工作能力强的驻村第一书记,选好配强了村“两委”班子,为每个贫困村培育出了5名以上引领产业发展的创业致富带头人。

强化政策支撑。严格执行省市产业扶持脱贫政策,瞄准发力点、找准契合点,坚持“种、养、加、销”一齐上、“大、中、小、微”一起抓,积极推进电商扶贫,有序推进光伏扶贫,持续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联动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坚持项目安排精准,确保产业扶贫政策落地生根。结合郸城实际,推行产业奖补和务工奖补政策,并对2020年脱贫户和所有“两类人群”实施花生种植扶持项目全覆盖,当年新增花生种植面积31675亩。落实消费扶贫政策,有效解决扶贫产品滞销的问题。

强化资金支持。坚持“多个渠道进水,一个龙头放水”的原则,扎实开展涉农资金整合,坚持资金使用精准,为产业扶贫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用足用活金融扶贫政策,实行“政府、银行、企业、贫困户、保险”五位一体农业合作贷款模式,2020年以来,全县精准扶贫企业贷款累计发放17笔共17780万元,带动3033户贫困户,带动覆盖率10.17%。

实施“四轮驱动” 增强产业扶贫实效

发挥扶贫龙头企业拉动作用。围绕全县主导产业,培育巨鑫药业、金丹科技等50余家带贫龙头企业,通过强化利益联结、推行订单农业、保障优先就业等措施,将更多的贫困群众纳入产业发展体系,参与到企业原料供应、生产加工、包装储存等环节,切实提高贫困群众在扶贫企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度,累计帮助18369户贫困群众实现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依托种植结构调整推动作用。成立甘薯、辣椒、花生、中药材、黑皮冬瓜“五大”协会,为“五大种植产业”的生产、技术、管理、销售等提供一体化服务;推行“合作社(协会)+贫困户+基地”模式,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提供保障;出台产业奖补政策,鼓励贫困群众调整种植结构,对发展特色种养项目的贫困户按照投资成本价格的50%进行奖补,每户最高奖补可达到6000元,2020年发放奖补资金3034万元,有效推动了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受益贫困群众达21295户,亩均净增收1200元。

强化扶贫产业基地带动作用。建设种植基地。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鼓励和支持有基础、有技术、有资金的特色农业种植大户,巩固提升一批生态好、效益高、质量优、品牌强的种植基地,引导贫困户积极参与订单式种植,全县发展培育“五大种植产业”基地158个,带动6200多户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同时培育发展“多肉基地+直播带货+贫困户”等新产业新模式,累计带动贫困户1400余户。建设养殖小区。把规模化养殖作为基地带动的第二引擎,通过政策激励、项目引领、示范带动、强化服务等一系列措施,加强畜牧业规模化发展,初步形成了猪、鸡、羊、牛等优势集中、区域联动的养殖格局。推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经营模式,实行统一派送饲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疫情防控、统一保底回购,有效消除养殖户在技术投入、疾病控制、市场行情波动等方面的成本与风险。目前已建成宁平镇文增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汲水乡新鑫种鸡养殖场等9个规模养殖基地,带动1000多个贫困家庭稳定增收。

增强村级集体经济促动作用。发展光伏产业,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原则,在全县19个乡镇共建设113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100多万元。大力建设扶贫车间,采取“扶贫车间+企业+村级集体经济+贫困户”运行模式,将全县132个扶贫车间固定资产按折股占比参与利润分红或收取租金,每年可增加村级集体收入400余万元。通过村集体耕地、林地、果园、坑塘等资源租赁,实现了资源变资金和村级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为促进特色优势扶贫产业发展夯实了经济基础。

“一二三四”出实招,产业扶贫收实效。郸城县千方百计让富民产业红火起来,让贫困群众的腰包充盈起来,彻底拔“穷根”、栽“富根”、开“富路”,让贫困群众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步履更加铿锵。①9

[责任编辑:王松涛]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