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化引领 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沈丘县“十三五”时期文化事业发展综述

来源:周口日报

作者:韦伟

2021-01-04

记者 韦伟 通讯员 肖飞

一座城市的文化氛围是否浓厚,是当地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直接映射,更是区域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准。

沈丘县有着厚重深远的历史文化积淀。这片热土哺育了世界上现存最早、使用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识字课本《千字文》作者周兴嗣,走出了中国“短篇小说之王”刘庆邦……

浓厚的文化氛围,不仅沉淀出沈丘人开拓创新、传承奉献的精神底蕴,也让沈丘县的领导者敏锐地意识到:要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定要利用沈丘厚重的文化资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成长的沃土。

以文培元,传统文化阵地强起来

“十九大,谱新篇,四中全会记心间,坚持巩固,完善发展,十三个显著优势不一般……”寒冷的冬季,在沈丘县卞路口乡前营子村文化广场上,沙河大鼓艺人王振山身穿喜庆的红色长衫,左手夹板,右手握槌,浑厚而略带沙哑的声音传得很远。一段唱罢,广场上掌声、叫好声不绝于耳。

“县里对非遗的传承与保护非常重视,我们作为传承人,更应尽好自己的责任,既守得住传统,又应当与时俱进,给非遗文化注入持续发展的活力。”从十八大到十九大,再到现在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为周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沙河大鼓的第六代传人,今年74岁的王振山一直在用自己老而弥坚的声音,以最快的速度向基层群众传达最新的政策理论。

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狮子舞,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扑蝶舞、两仪拳,再到市级非遗顾家馍……在沈丘,像王振山一样的“县宝”级非遗传承人,共有20余位。“十三五”期间,该县发挥优势,整合资源,通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完善组织机构,制定相关文件等措施,积极传承非遗项目。

在保护好原有非遗项目的同时,沈丘县还按照相关评定标准,新确定了河南查拳、陈氏泥猴、豫香斋清真十大碗等6个县级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向上级文化部门推送了包括河南查拳、陈氏泥猴、马家牛羊肉等7个具有市级非物质文化保护资格的项目,繁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阵容,切实保护了优秀的地域文化。

与众多非遗项目遥相呼应,曲艺是沈丘优秀传统文化的另一张名片。作为“中国曲艺之乡”,沈丘的曲艺历史渊源流长,自明末清初以来,境内流传的曲艺形式有道情、评书、沙河大鼓、小铙、坠子等,新中国成立后又传入了快板书、山东快书、相声、琴书等形式。

“我们十分重视沈丘曲艺事业的发展,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有着厚重的历史基础,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沈丘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富而思文,富而兴艺,发展曲艺事业符合人民群众的主观需求。”沈丘县委书记皇甫立新介绍,县财政在资金紧张、削减一般性开支的情况下,每年抽出一部分经费为县曲艺家协会活动提供支持,为曲艺事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月三小顶寺书会、九月九华佗寺书会、正月正槐园书会……深厚的曲艺底蕴,各方的积极努力,让如今的沈丘仍然保留着“有庙会必有书会”的传统,也孕育了沈丘人“谁都能唱两嗓子”的特色才艺。该县城区内自发聚集的群众性曲艺活动点就有10多处,各行政村自发开展的曲艺小团体更是数不胜数……

为了更好满足民间曲艺爱好者们“一试身手”的需求,用优秀传统文化占据基层文娱活动的主阵地,沈丘县在“十三五”期间不断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务实推动城乡综合文化站建设,5年来共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公共文化场馆建设,文广中心综合楼、老年大学综合楼、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一批精品文化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实现了“歌舞有场所、学习有书屋”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向基层倾斜,已建成22个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58个农家书屋、352处村级文化广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实现全覆盖,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全面向村级延伸,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功能逐步完善,为城乡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筑牢了“精神堡垒”。

依托完善的文化阵地建设,沈丘县近5年来积极组织开展图书图画展览、文艺轻骑下基层、快乐星期天等文化惠民活动600余场次,演出范围覆盖全县22个乡(镇、办)行政村、敬老院及县城各社区、广场等,受益群众达30余万人;农村电影下乡共放映3500多场次,放映各类影片200余部,乡镇和行政村覆盖率达100%,最大限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民生需求。

以文为媒,区域文化交流活起来

沈丘县政府所在地为“槐店镇”,旧时称为槐坊店或槐坊集,这个以集市为名的地方,自古以来便是南北物资交流的集散地和各方文化融合的大平台,交流与融合,是刻在沈丘人骨子里的基因。

该县的国家级非遗“文狮舞”,便是多元文化在中原地区的长期积淀和融合下而成,在古老西域乐伎和远古中原民间舞蹈遗存中显得稀有而珍贵,具有独特的史学价值、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2019年5月11日,开放的沈丘将文化交流的触手伸向了海峡彼岸。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这一天,50余名来自周口和台湾的书法家聚集一堂,挥毫泼墨,以《千字文》为内容,用篆隶楷行草各种书体,共同创作了一部恢弘的书法作品。流传千年的中华蒙学经典《千字文》,再一次闪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联通着海内外华人的赤子心。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沈丘县长刘国庆表示,在文化事业经历高速发展的时期后,沈丘选择积极寻求对外交流,其目的是实现与不同优秀文化的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互相提升。

仅2019年,该县就先后举办了“客从何来——‘岭南’八人画展”和“岭南问北——南粤先贤书画、岭南大家欧广勇书画印展”“生活的印记——何家英师生画展”等多次文化交流活动。并促成了南粤先贤馆、河南省当代艺术馆、沈丘美术馆、高剑父纪念馆、欧广勇艺术馆5家文博机构共建。

除了“请进来”,沈丘还积极鼓励本地文艺家走出去,扩大对外交流“朋友圈”。素有“百姓艺术家”之称的沈丘籍诗人、书画家刘迅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2020年1月8日,农历腊月十四。冒着凛冽的寒风,刘迅甫来到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州区西集镇西集村,倾情挥毫,为村民送祝福、写春联,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这是从沈丘走出去的他,连续第39个年头为农民义务写春联。刘迅甫说,在坚持做这件事的过程中,他时常深情地回忆艺术的种子是如何在自己的心田里发芽的,究其根源,便是家乡的一方热土和浓厚的人文氛围。

正是在这种乡愁的感召下,许多从沈丘走出去的文艺家纷纷返乡,将自己在外的优秀交流成果带回家乡,反哺家乡文化事业发展。

“我每年清明节都要回老家沈丘给母亲扫墓,从没有间断过。”2019年4月3日,被誉为“中国当代短篇小说之王”的著名作家刘庆邦表示,每次回到家乡,除了扫墓,还有另外一项雷打不动的活动,便是向家乡中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在他们年轻的心灵上播撒文化的种子。

从农村走出来的书法家马奔,则选择了再次回到农村“布道”。他在沈丘县李老庄乡后湖村创办了中国乡村文化俱乐部,在此影响之下,后湖村民纷纷撤掉麻将桌,摆上写字台,建起书画室、民间艺术室,白天扛起锄头种地,夜晚掂起笔舞文弄墨。

学员有小到3岁的娃娃,有大到93岁的耄耋老人。每逢星期天,大家都到俱乐部里写字画画,风雨无阻。每个月,俱乐部都要举办文化公益培训活动,几年来,已经培养出30名优秀教师、100多名优秀学员和优秀农民文化艺术工作者,并以此为契机,引领带动豫皖交界处广大农村掀起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

如今,沈丘县域文化在不断的交流互鉴中获得勃勃生机和质的提升,不仅显著提升对外影响力,广大群众也在这一次次的文化交流中、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下,于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养,精神文明建设和移风易俗工作开展水到渠成。

2020年,沈丘县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已完成省专家组验收,进入公示阶段。同时,推荐省级文明单位(标兵)23家、市级文明单位(标兵)14家、省级文明村镇3个、市级文明村镇17个、市级文明校园(标兵)8所。“全国自强模范”李开通受到习总书记亲切接见,陈伟家庭被表彰为省级文明家庭,周云恒等4人被推荐为周口市第七届道德模范候选人。全县共评选出2500多名好媳妇、好婆婆。578个行政村均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操办红白事参照标准》,纳入《村规民约》,形成一村一策。据抽样调查显示,该县农村操办红白事费用普遍降低一半以上,沈丘县被授予全省文化先进县荣誉称号。

以文化城,县域经济发展快起来

“花好蝴蝶自飞来”。在当前我国全面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平等、发展硬环境相似的情况下,谁的文化软环境好、文化软环境实力强,谁就拥有招商引资优势、聚集人才的优势、发展经济的优势。

位于县城东部的玉文化产业园,便是沈丘县“十三五”期间“以文化促招商”的典型代表。

沈丘自古以来就有爱玉、赏玉、藏玉的文化传统。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乡镇企业的兴起而成立的沈丘玉雕厂,又让沈丘这座文化古城与玉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年的玉雕厂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发展,在豫东乃至全国都已经小有名气,不仅雕刻的玉器产品一时成为国内玉器市场的宠儿,还培养出了一批玉雕能手。

“十三五”期间,沈丘县委、县政府坚持“以文化城”的发展思路,深挖沈丘玉文化底蕴,成功吸引曾在玉雕厂工作的沈丘籍玉雕大师范交通回乡创业,建成沈丘玉文化产业园。

自此,沈丘县以“玉文化+节会+展览+比赛+高峰论坛”为抓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大力实施“玉+”战略,不断健全玉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着力培育玉文化新业态,最新开辟的“惠钰珠宝”电商销售平台,将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分享经济融为一体,大力推动了沈丘县文化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

“一个地方只有传统文化是不够的,必须加强对文化资源的系统研究、保护和传承,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让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才能增强文化软实力。”皇甫立新说,沈丘县近年来坚持以地域特色文化为基础,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群、产业链的集聚效应,推动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

沈丘人自夏禹以来就爱槐、种槐、敬槐,与槐树结下不解之缘,世代相因,明初最盛。该县审时度势,围绕“槐文化品牌”大做文章,引资6.5亿元建设的文化创意项目——中华槐园,包罗中华槐园文化广场、千字文广场、万亩槐树种资源基地等。通过创建槐树财产研究院,利用槐花、槐果研发槐药、槐酒、槐茶、槐食等系列产物,使之形成槐文化产业链,积极打造以千亩槐园、千年古槐、千字文作者故里为主的沈丘文旅品牌。

与此同时,该县积极挖掘非遗及其它民间工艺项目,打造优势手工艺项目链条。“我们通过充分挖掘不同项目中所蕴含的人文价值,以‘古为今用’的发展理念,引导非遗产业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新品,增强多元化供给能力,满足多样的文化市场需求。”据沈丘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赵振介绍,该县的顾家馍、步清斋毛笔、青三彩等一批具有沈丘地域文化符号特色的非遗项目,已经初步实现产业化,并依托全县22个乡镇农村电商服务店、246个物流匹配中心,将沈丘特色文化产品推送出去,促进民办文化企业不断壮大,形成“文化+互联网”新型融合模式。

不断厚植的文化底蕴,形成了沈丘独特的人文魅力,并以此集聚“商气”,吸引了凯旺电子、大唐电信、安钢等一大批重点企业的项目落地,也助力该县在文化产业布局上实现了中华槐园、中原红木文化产业园、玉文化产业园融合发展,形成生态旅游、工艺美术、玉石古玩“三位一体”的全新格局。

文化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今,人文的力量,已经处处渗透在沈丘大地,成为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增长点”和传统产业升级的“新引擎”。①9

[责任编辑:赵文琪]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