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郸城县人民医院成功开展脑动脉瘤夹闭术

来源:周道客户端

作者:

2021-02-20

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徐松 通讯员 孙小明

近日,70岁的张老太太在郸城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实施脑动脉瘤夹闭手术获得成功,术后25天出院,出院10天后经该院神经外科主任刘卫华电话回访,病人各项指标正常,四肢活动自如,无后遗症,身体恢复良好。 据了解,这例手术是该县第一例动脉瘤夹闭术。此例手术的成功,标志着郸城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向高精尖医疗技术又迈进了一大步,也使医院卒中中心建设又上一个新台阶。 

2021年1月16日,病人张老太太因脑出血由救护车送达县人民医院,进入卒中中心绿色通道抢救治疗,后入住ICU。当天中午12点多,ICU医师宋江南急打会诊电话,邀请神经外科主任刘卫华会诊。此时,刘卫华刚刚走出医院大门口,接到电话立刻赶往ICU。经会诊,病人蛛网膜下腔大量出血合并脑内血肿、硬膜下血肿,情况万分紧急。临床经验丰富的刘卫华,根据病人的症状,高度怀疑动脉瘤破裂出血,需马上进行颅脑血管CT造影检查,明确颅内出血原因。 但是,病人年龄偏大,症状较重,情绪烦躁不安,CT检查时肯定伴有很大的风险。刘卫华马上与CT室技术人员电话沟通。CT室主任张昌伟立刻安排科室人员做好了检查准备。刘卫华陪同病人一起前往CT室。整个检查过程中他一直守护在病人床侧,一旦检查过程中出现意外,随时准备抢救。 

检查完毕后,刘卫华留在CT室等待血管处理结果。此类病人一旦明确诊断,需要及早手术,以防止再次出血及脑血管痉挛而危及生命。

CT室技术人员一刻也不敢耽误,以最快的速度处理血管成影结果。包括刘卫华在内,所有人忘记了下班、吃饭,都在盯着电脑屏幕,等待最终结果。至下午2点多,诊断结果明确,正如刘卫华所料,果然是右侧大脑中动脉的动脉瘤破裂。 刘卫华立刻回到ICU与病人家属沟通,同时电话安排准备手术事宜。很快,病人被送往手术室,刘卫华主刀,王延练医师配合,为患者实施急诊手术。术中发现,患者右侧大脑中动脉有3个动脉瘤,呈不规则状。三个子瘤分别指向颞侧、额侧、和侧裂浅表方向,其中指向颞叶的子瘤已破裂出血。经过3个小时余的显微镜下手术,3个动脉瘤均给予夹闭,术中平稳顺利。

术后得到ICU宋江南医师通力配合,使病人度过危险期。十余日后,患者已能下床活动。2月10日康复出院。 据刘卫华介绍,动脉瘤夹闭术难度高、风险大,手术复杂。颅内动脉瘤多为发生在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动脉瘤主要是在颅内动脉分叉处,由于血管壁的薄弱,在正常血流的冲击下,有向外凸起,在显微镜下有时候会看到很薄很薄的血管壁。看到里面血流的旋涡,由于瘤体的表面壁很薄弱,随时都有可能破裂大出血。这是我院神经外科首次独立完成这类高难度的手术。 刘卫华不无自豪地说:“这例手术的成功,还得益于我院刚刚投入使用的德国蔡司神经外科显微镜,没有先进的设备,很难有完美的手术。” 在提到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近年来显微技术的发展方面,刘卫华介绍,近年来,医院领导非常重视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医疗设备,促使神经外科显微技术不断提高。 2008年医院购买了第一台神经外科专用显微镜,2009年,进修归来的刘卫华带领科室人员开展了多例显微镜下脑瘤手术,其中星型细胞瘤和脑膜瘤两例近期还来医院复查无复发。 2016年医院又购了一台更为先进的德国莱卡神经外科显微镜。刘卫华在张洋副主任医师配合下进行多例脑瘤切除术。2017年,利用这台显微镜,刘卫华开展了面肌痉挛的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 2020年,医院购买了第三台德国蔡司神经外科显微镜,功能更加强大。刘卫华在张洋副主任医师协助下进行了一例横跨大脑两半球紧贴矢状窦的大脑廉脑膜瘤,肿瘤全切后功能良好。这是脑瘤手术中难度最大的一例。 而这例动脉瘤夹闭术的成功,无疑使神经外科的显微技术又上了一个台阶。刘卫华说:“衷心感谢于院长及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使我们神经外科的显微技术日新月异,不断进步,振翅高飞。”


[责任编辑:戚勇]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