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4日
第06版:沙颍文艺 PDF版

水城之梦

宋志军

这是一方神奇而古老的土地,

华夏先驱,

九州圣迹。

伏羲在这里建都宛丘,

画八卦,开天地;

定姓氏,制嫁娶;

中华文明从此滥觞。

老子在这里传道授业,

升仙台,太清宫,

藏着多少神话,

一部道德经,

穷尽天下理。

孔子在这里讲学,

绝粮七日,弦歌不止,

《论语》《春秋》奠定了儒家的根基。

还有,

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

神农教民五谷,亲尝百草,

祖先的功绩孕育了,

物华天宝,

膏泽之乡。

这又是一片贫穷落后的地方,

地上无山,

地下无矿,

现代工业文明的背景下,

让它相形见绌,

倍感饥荒。

岂止无山、无矿,

不临海,不临江,

又让它的交通版图,

天远地偏,

备受冷落。

一个封闭的内陆小城,

是世人给它的促狭标签,

让它像一个屈辱的汉子,

不敢在人前挺起胸膛。

可这里还有河呀,

穿过小城的三条河,

沙河、颍河、贾鲁河,

在这里同体,

于是有了一个新名字:

沙颍河。

这是一条不甘寂寞的河流,

尽管不临江,

可它与大江相连呀,

尽管不临海,

可它与大海相通呀,

谁说在它的内心里,

没有江水梦,

没有海洋情。

他们来自高山,

走过平原,

流经不同的地方,

就像三位亲兄弟一样,

有了一个更伟大的梦想:

通江达海,

孕育港城。

为了这个梦想,

他们融为一体,

挺起更加宽阔的胸膛,

一路东流,

波涛汹涌。

奔流的大河把两岸的土地唤醒,

世代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们,

用他们习惯拿镰刀的手,

升起一面面船帆,

庄户人成了一群摇橹的汉,

他们唱着陌生的号子,

开始了新的营生。

云在天上飘,

船在水中行,

这不只是一幅美丽的景象,

更代表着商业的发达,

和生意的兴隆。

四面八方,

万商云集,

周家渡口、

小武汉,

小城迎来了鼎盛:

山陕会馆前的戏台上,

生旦净末丑,

东西南北中。

人们跪倒在关公面前,

重复着誓约,

挥洒着豪情。

沙颍河的水面上,

响着彻夜不息的吆喝声。

历史的脚步总是起起落落,

当火车和汽车,

在这块土地上,

到处穿行,

沙颍河渐渐地陷入沉寂,

被水道载来的繁华,

又被陆路碾碎,

飘落风中。

万客散去,

商埠关停,

沙颍河的水面恢复了平静。

河与城近在咫尺,

却又远隔天涯,

你贫穷着你的贫穷,

我寂静着我的寂静。

多少年过去了,

当年的盛景变成了传说,

传说变成了伤感的梦境。

满城文化半城水

内联外通达江海。

平地一声雷,

遍地风云起。

这是哪位诗人的佳作,

深情脉脉,

豪气干城。

一时之间街谈巷议,

万人传诵。

哦,

写出这诗句的,

不是诗人,

而是一群有着理想和抱负,

责任和担当,

千万周口人民的,

引路人。

他们有着黄土地的厚重,

和沙颍河的灵动。

当然也不乏诗人的气质,

和深情。

他们不仅仅是要创作一首诗,

更要把诗变成现实。

大干快上三五年,

请君再看周口城。

这是铮铮誓言,

更是庄严承诺。

当沙颍河的水面变得更加宽阔,

水面上的船舶越来越繁忙,

当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

一条条道路越来越亮丽,

整个城市里到处燃起了,

火一般的激情。

沙颍河的水,

人民心中的火,

水与火就这样交融,

汇成新时代的:

水城之梦。

这是世纪之梦,

这是壮丽之梦,

它是伟大中国梦的一个情节,

它是千万周口人民的幸福梦。

梦想带来激情,

有梦想的人总是步履匆匆。

不管是炎热酷暑下的挥汗如雨,

还是三九严寒下的落汗成冰,

都挡不住建设者们锵锵的脚步。

不管是迎着朝阳的早晨,

还是送别落霞的黄昏,

都掩不住建设者们坚强的身影。

他们不是战士,

但工地就是他们的战场。

他们不是画家,

但最美的画卷就在他们手上延伸。

沙颍河见证着这一切:

千万人的梦想,

千万人的行动。

今天,请让我为你鼓与呼,

明天,请让人民为你庆功。

2018-12-14 宋志军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49534.html 1 水城之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