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3日
第06版:沙颍文艺 PDF版

品味“少林”

李扬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慕名去少林寺的,多半是冲着少林功夫,而我,或许是属于那另外的一少部分。

以往每次外出旅游,不知是行程紧,还是人浮躁,总觉每次都是行色匆匆。旅游归来,遇有他人问及印象或收获时,常感恍如梦中,不知从何说起,更不知该说些什么,及至后来连自己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去了。

这次利用国庆假期去少林寺,时间虽也短,倒是觉得不虚此行,自我感觉至少是学到了一点东西,弄清了一些自己也稀里糊涂的事儿。

不知你是否留意过,在寺庙中人们见面行礼,一般是双手合拢,放在胸前,行的是“合十”礼。而少林弟子见面,为什么相互行单手礼呢?

初时我并没在意,后来有人说起时,细一想,果真如此,但个中原因,却是真的不知。

这次游少林,在“立雪亭”前听导游讲了“立雪亭”的由来,才真正明白其中原委。

魏孝明帝孝昌三年, 达摩祖师来到嵩山少林寺,在一个石洞内面壁悟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九年的光阴,达摩的身影竟被印入了潮湿的石壁。达摩的佛学造诣,加之其坚强的毅力,深深为少林众僧所折服,纷纷诚心皈依禅学。其实,早在面壁期间,就有一批又一批的崇拜者来到洞口,长时间地跪拜在达摩面前,希望成为他的弟子。然而,达摩却如一尊冰冷的石头。经不住时间考验的年轻人一批批地离去了,唯有一人仍坚定地守候在洞外,任凭雨淋日晒。这个人就是神光。其实,神光当时已是中国有名的法师,但他却跟着达摩的足迹,从南京一直追到嵩山,一心一意拜达摩为师。达摩不知他有无诚心,婉言拒绝。神光并不灰心,仍步步紧跟。达摩在洞里面壁坐禅,神光合十,侍立其后,形影不离。九年后,又跟随达摩从山洞回到寺院。

一个深冬之夜,达摩在亭内坐禅,神光依旧站立亭外,合十以待。夜晚入定以后,下起了鹅毛大雪,把神光的双膝都埋没了,但他仍然双手合十,兀立不动,虔诚地站在雪中。

第二天一早,达摩坐禅结束,发现神光依然站在门外,遂问:“你站在雪地里干什么?”

神光答:“求师父传授真法。”

达摩沉思片刻后说:“只有吃世上之最苦,忍世上之最难忍,行世上之最难行,才能体会诸佛的无上妙道。小德小智,岂能了解佛道?要我给你传法,除非天降红雪。”

神光意识到这是祖师在点化他,便毫不犹豫地抽出随身携带的戒刀,向左臂砍去,只听“咔嚓”一声,一只冻僵的胳膊落在地上,鲜血飞溅,染红了神光的衣衫和地上的积雪。神光放下手里的戒刀,弯腰拿起鲜血淋漓的左臂,围绕达摩亭转了三圈,亭周围的积雪也被染得通红。达摩被神光的诚心感动,随手脱下袈裟斜披在神光砍断的左臂上。

达摩将珍藏的四卷本《楞伽经》,以及袈裟和衣钵传给神光,并为之取法名“慧可”,即你的智慧可以做我的传人。

此后,慧可接替了达摩,成为少林寺第二代禅宗,被称为“二祖”。

后代僧人感念二祖立雪断臂之坚,将“达摩亭”改为“立雪亭”,并将袈裟左披后挂,以遮挡“断臂”,少林弟子见面也改为单手行礼。

这个感人励志的故事,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少林一游,莫非自己也参悟了一点禅学吗?

2020-11-13 李扬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18171.html 1 品味“少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