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5日
第01版:要闻 PDF版

“2345”工作模式助推鹿邑县“两中心”深度融合发展

记者 李瑞才 通讯员 李小伟

“鹿邑是历史文化名县,历来民风淳朴,崇尚文明。进入新时代,我们坚决扛起主体责任,探索推行‘2345’工作模式,扎实推进‘两中心’融合发展,着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12月4日,全市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融合发展工作推进现场会在鹿邑县召开,鹿邑县率先推进的“2345”工作模式成为各县(市、区)观摩学习的榜样。

“2”就是统筹有形无形两大阵地。在有形阵地建设上,县级中心建设突出多元化,按照“六有”标准,投资300多万元,打造4200余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中心),整合文化广场资源,打造总面积2.2万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设置7个专门区域,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乡村两级所、站建设突出特色化,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文化广场,全县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423个,实现全覆盖。在无形阵地建设上,利用融媒体平台,在“云上鹿邑”开设“文明实践”和“志愿鹿邑”版块,展示文明实践成果,推送百姓关心的惠民政策、健康知识等;利用线上主题活动、线下志愿服务的形式,开展“城市文明随手拍”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初步搭建起有形无形融合、线上线下互补的综合性活动阵地。

“3”就是建立健全三级协同推进、供需有效对接、线上线下互动三项机制。该县把“两中心”建设融合发展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创新推出“点单式”服务,根据群众需要随时调整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方式;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设立“两中心”融合发展策划部,在“云上鹿邑”开设县乡村三级同步的“云讲堂”,利用网上“文化超市”,推出“文化服务大菜单”,配送“文化进田头”“戏曲进乡村”等活动。

“4”就是打造四级组织架构(建设县级中心和12个分中心、打造10个高标准示范所和100个示范站(点)、组建千支核心队伍)。该县成立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志愿服务总队,由县委书记担任主任和总队长;组建理论政策宣讲和社会公益服务等36支志愿服务队伍,在县委党校、县司法局等单位设立12个实践分中心,发挥“指挥部”“孵化器”“发动机”作用;确定10个示范乡镇和100个示范村,积累经验,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依托文明实践阵地和志愿服务组织,组建1000支文明实践队伍,选拔11000名志愿者组成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骨干队伍,实现机关单位全参与、村居全覆盖和社会公益组织全纳入。

“5”就是突出五大文明实践主题。该县推行“融媒体中心+实践中心(所、站)+志愿者+群众”实践模式,传思想,突出理论宣讲主题;传文化,突出特色文化主题;传政策,突出服务群众主题;传道德,突出新风尚传扬主题;传爱心,突出公益志愿服务主题。让“两中心”搭台、志愿者“唱戏”,用“小故事”演绎“新文化”,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引导广大群众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角”,通过开展移风易俗和“智志”双扶文明单位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系列活动,推动惠民政策、农业科技服务落地生根。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这些名言名句均出自老子的《道德经》。近几年,鹿邑县牢牢把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目标任务,广泛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干群头脑,大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植乡土文化、发展特色文化;不断加大“两中心”建设力度,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服务效能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着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老子故里推行的“2345”工作模式已经成为加快“两中心”快速融合发展的有力推手。②7

2020-12-05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20109.html 1 “2345”工作模式助推鹿邑县“两中心”深度融合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