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16日
第06版:沙颍文艺 PDF版

回家的路

韩辉

已经月余没回家了,想念家里的亲人、院子、还有村头那条宽阔的柏油路。趁着假期,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地收拾行囊,踏上了回家的路。

清晨,驾车行驶在安罗高速公路上,车流量不大,路面平坦宽阔。一个多小时便转上了商南高速公路。商南高速与宁洛高速交会处往南便是跨漯阜铁路高速高架桥,下了桥就到了商南高速商水站。这个新建的高速出入口,着实方便了附近几个乡镇的乡亲们出行及农贸产品的流通。在此前,要是从南北方向想走高速回家,只能绕道京港澳高速公路走宁洛周口站下站。

出了商水站左转,行驶在平坦的双向六车道的柏油路上,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新枯河桥。新枯河桥两岸是全国领先的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河堤上修建的湿地公园,吸引了周边的“网红”来打卡。由此,新枯河湿地公园也被人们称为“网红河堤”。

过了新枯河桥,依然是宽阔的柏油路,路边的花草树木经过寒冬的孕育,正在萌生新的生命。到小康路左转直行至X021道上,行车几百米右转,就到了去年新修的X015道上了,双向两车道的柏油马路,平平坦坦一直通到我们村子东头。

看到熟悉的村子,我触景生情,这就是我住了三十多年的家,这就是我生活过的村子,儿时的角角落落,现在都变了模样。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土坯砖瓦房变成了二三层的小洋楼。我的村庄,无论何时何地,我想或不想,它都在这里,它是我无数次梦境中最清晰的地方。灌地沿、老花茬、东北地……这些少年时期不知跑了多少趟的黄土地,每年的春种夏耘秋收,上面都洒下了我的印记和汗水。升学、工作,常年在外,现在又看到这熟悉的地块,心里默默地念着它的名字,莫名涌上一丝丝伤感。是啊,脚下的黄土地养大了我,我的根就在这块黄土地里扎着。这块黄土地的经历和改变,正是党和政府带领我们的祖辈、父辈团结奋进、艰苦创业的成果。

进了村,村里已经碰不到年轻人了。现在,虽然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可是村里的那些年轻人,早已经趁着党的好政策的“春风”奔赴在了全国各地,为实现自己的愿望和梦想而努力拼搏了。在家里留守的老人,他们不想去城里儿女家里生活,这里是他们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家,他们替远在外乡打拼的孩子们守护着心灵深处思念的家园。在党的英明正确领导下,留守的老人们吃穿不愁、就医有保障,正因为这样,在外打拼的孩子们才能安心努力自己的事业。

从省城到家一百六十多公里的路程,我驾车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回想起以前我在省城上大学,回一趟家,要一整天的时间。省城车站里,上午七点以后才有回县里的班车。坐上车,司机开着在省城周边的道路上光兜圈子就得一个多小时,最后还是在满车人的不断催促中才缓缓上路。班车一路上上人下人、走走停停,到县城就下午三四点了。下车后,还要慌忙找回镇上的最后一班车。上了回镇上的车,把行李放车上占个座,再匆匆去车站门口的地摊,买点吃的充饥。班车只到镇上,我家距离镇上还有五六里地的路程。到镇上,天就黑了,没有家人来接,就只能背起行李一步一步向家的方向走去。通往村子的那条路是土路,如果是晴天还好,一般半个多小时就到家了,如果遇到雨雪后的天气,往往到家就深夜了。有一年暑假回家,下了到镇上的班车,天已经黑透了,还下着大雨,路上都是水,我穿着短裤、裸着上背、光着脚,冒雨蹚泥水回家,路上不小心踩到水下的一块硬砖块,右脚被划破了一道口子。回到家,浑身没有一处干的地方,两腿都是泥水,把行李放下,坐在椅子上,我的样子让母亲心疼得直掉眼泪。

我参加工作那年,村子南边修了一条横贯县域东西的县道——焦黄路,那条路上通了到县城的公交车,再回家乘车就方便多了。再后来,国家实行村村通公路,村子东头的道路修成了柏油路,水泥路也修到了家门口,驾车回家可以直达家门口了,这是我回家的必经之路。

历经近30年,从坑洼不平的泥巴路到砖渣路,再到平坦宽阔的柏油路,我从这条路上走出去读书、工作,走向远方。我每一次回家,那个心心念念的村庄发生的变化都让我惊叹。

今年,适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这一百年,我党也是一路坎坷风雨,一路披荆斩棘,坚持一条为人民服务的路砥砺前行。顺着那条路走,我们回家更顺畅了、更平坦了。

2021-04-16 韩辉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32288.html 1 回家的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