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04日
第06版:沙颍文艺 PDF版

封笔的事能不能再缓一缓

——致周大新老师信

于华

您虽是拥有少将军衔的著名军旅作家,可我还是觉得称“老师”最亲。作为您的“铁粉”,几十年来,每隔三年五载,总能品读到您的一部新作品,而每读新作总会有异样的新收获。近日,捧读您的《洛城花落》,我又一次惊叹:新!人物新,语言新,风格新,创意尤新!开卷“经再三斟酌,我决定公开这桩离婚案情”便一语抓住读者,吸引读者探其究竟。接着,“从来没想过当媒人的我为何当了媒人?促成的姻缘如何成了离婚案?”越来越多的疑问步步引人入胜,使读者与小说中的“我”合二为一,自然沉浸于故事情节的长河之中。

“我之所以当媒人,是因为双方父亲都是我的战友。女方袁幽岚,其父袁德诚是当年俊朗帅气的班长,67军黄河防汛时救过我一命的铁杆弟兄。当年,我要送他去师教导队学习,想提拔他当排长,他却执意复员,说是看中了家乡的一个漂亮姑娘。回到山东泰安不久,他就如愿娶了秀美的邰盈盈。不久就生下了小美女袁幽岚。小美女貌有多美?小时候,一女经理想聘请她做童装代言人。文才几何?十八岁便考上了人民大学文学院。当她和父母来到北京我家时,邻家一个导演立马想请她扮演清纯少女。这两次有名有利的良机,尽管都被精心保护女儿的父亲拒之门外,却还是防不胜防地出了意外——刚上大二的幽岚就遭遇了一场让她割腕的初恋!康复不久,这朵最靓的校花又被一个董事长盯上!倘若不是她急中生智惊险逃脱,后果不堪设想!父母感叹:养个女儿不易,养个漂亮女儿更难!于是托我为她介绍一个合适的男朋友,我怎能不答应?”

“我给幽岚挑选的男友,就是本案的男方雄壬慎。其父雄来文也是我的老乡,我在67军担任副营长时手下的排长,他转业回南阳不久就当了初中教师。多年后,雄来文突然领着儿子来到我家,说壬慎考上北师大历史学院了!翌年秋,刚上大二的雄壬慎就写出了一篇让京城学者关注的论文。无独有偶,壬慎也经历了一场几乎鱼死网破的初恋。于是,雄来文也把给儿子介绍对象的事托付给我了。”

“媒说得挺顺,壬慎的朴实热诚通过了幽岚家人的考验。双方读研一毕业,就举行了一场特新颖而又极感人的婚礼。不久,小女儿的出生更让众人觉得他们的日子比蜜甜。如此美好的婚姻为什么突变?经过我这个伯伯的劝解,幽岚的离婚之念依然坚如铁板。这天夜晚,我翻阅了她交给我的一本《嘉庆二十四年雄氏宗族大事记》,其中的妇女血泪史不禁让我惊心动魄,同时悟到:即便壬慎没有他雄家先辈那样的家暴,也有可能发生雄家先辈那样的婚内出轨。”

第一次庭审,原告袁幽岚就列举了婚后雄壬慎让她难以忍受的十几条恶行。每一条的具体内容都可让天下夫妻为之警醒,堪称婚姻爱情的警世通言。由于法庭未判,袁幽岚进而提出她遭受家暴的指控。让人不解的是,在第二次庭审中,袁幽岚的母亲邰盈盈竟然为雄壬慎做了辩护!于是,袁幽岚又提出了雄壬慎有外遇的指控。无奈第三次庭审只证明他有约见同乡女同学之事,却查不出出轨之实……

书中的这三次庭审,绝非我说的这样简单。每一次庭审都比一台大戏还要曲折丰满:原被告律师对阵,既有展示婚姻知识广度的激烈较量,又有探测人性深度的唇枪舌战。忽而风花雪月,忽而雷鸣电闪,忽而一地鸡毛,忽而大雾迷漫……无不让人拍案惊奇、感慨万千。

至此,读者对雄壬慎人品的疑团,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越滚越圆——好你个雄壬慎!你不是智商情商挺高的名校研究生吗?既然娶了如此美貌才女,咋就不知珍惜?你的热诚朴实都是装的?

一连三审都未获判离的袁幽岚再也不怕丢人现眼,她当庭宣称:“雄壬慎他已经23个月不同我做一次爱了!我受够了他!”

这一句话,不啻为“一石击破水中天!”袁幽岚说,他之所以让她“守活寡”,必定是外边的女人掏空了他的身子,那个出庭作证的女同学的丈夫必是受骗!在庭长的质询下,雄壬慎抛出了他赶写专著《中国离婚史》工作压力太大的理由。却又引出律师对他“是不是男性机能变化导致了同性恋,因而对女性毫无兴趣?是不是那个部位受伤了,抑或得了ED病?”等匪夷所思之问。

尽管诸多质疑都被雄壬慎否认,第四次庭审终于宣判了离婚。但这并非这部长篇的结局。众人皆知:小说结局,特别是长篇结局之难,堪称难中之最。君不见《红楼梦》的结局,曾经让多少名家高手绞尽脑汁、万般为难。

《洛城花落》这部长篇小说的结局是:离婚宣判后,雄壬慎委托律师从医院带来了一封信。只因律师读了这封信,以上所有的疑问与偏见,不是在猛醒中升华,就是在顿悟中消散。谁能想到:在这23个月里,为了保护妻子和幼女,雄壬慎每日每夜都在以超常的意志与毅力默默承受着误解与责难……否则,刚拿到离婚判决书的袁幽岚为什么一听律师读了这封信就发出:“天哪!庭长,快派人去救他呀!”的呼喊。

这样的结局,不单是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通篇疑点重重,一语石破天惊。又恰似霞光初照、醍醐灌顶。既将真相隐形于草蛇灰线,又把情节自然流淌得水到渠成。这封信究竟写了什么内容?我不想说。因为我想,这最珍奇的美味应该留给众多“铁粉”亲自品尝。

我想说的是,周老师!您的勤奋与才华早已让我景仰。我也听您说过:“过去写20万字,觉得像是在翻过一道丘陵;现在写20万字,像是在翻一座大山。”这一段话。可是,我还是忍不住想给您提个建议:您封笔的事,能不能再缓一缓?

我之所以这样想,一是来自我的阅读共鸣:著名评论家胡平在他的《洛城花落:两性婚姻的教科书》一文中说:“正由于周大新在他的年龄上已阅尽人间沧桑,对世上纷纭万象多有经历和体察,看透一切,方能使作品一部比一部更为老练超脱,写至《洛城花落》,已渐入化境,表现出一位老作家较之年轻作家独到的优势。依我看来,周大新完全不必就此驻足,仍可在灵感来临之际继续考虑长篇创作,慢慢散发能量,因为有些构思只属于长篇,业已积累起的创作格局也弥足珍贵。”

二是发自我的内心真情:周老师!您看,年过八十的叶文玲、年近九十的王蒙、一百零七岁的马识途等老作家,他们还都没有宣称封笔。与他们比,您还年轻!以往,三年左右您就奉献出一部新作品。往后,您也别累着,慢慢写,五六年完成一部也行。这样,也能让我和您的众多“铁粉”有个期盼。您看这样好吗?诚祝您文坛常青,幸福安康!

2022-03-04 ——致周大新老师信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61280.html 1 封笔的事能不能再缓一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