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29日
第01版:要闻 PDF版

风劲扬帆 蓄势跨越

——全市重大项目建设“三个一批”观摩讲评活动综述

□记者 王艳

不负春光与时行,奋勇争先谋跨越。

4月26日下午至28日上午,我市举行重大项目建设“三个一批”观摩讲评活动。 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议,从繁忙施工的建设工地到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从承载希望的规划蓝图到厂房林立的现实图景,观摩团把现场当课堂、把项目当教材,感受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态势,为确保实现二季度“双过半”、经济发展“全年红”凝聚共识、再鼓干劲。

谋长远之势,抓当前之时。一处处振奋人心的项目建设场景,一个个各具特色的重点项目,一批批关乎未来发展的创新成果,正汇聚成一幅气势恢宏的画卷,在周口大地铺展开来……

龙头带动

主导产业“壮”起来

一路走来,看到在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带动下,产业集约发展、集群发展呈现的喜人态势,观摩成员不由得点赞加油。

益海嘉里(周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精深加工200万吨玉米项目、益海(周口)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年加工140万吨大豆项目,投资体量大、支撑作用强、综合效益好,建成后将采用国际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和技术,全力打造智能化工厂。观摩中,看着紧张有序的施工场面,听着有关项目远景的描述,大家对项目发展充满期待。

众所周知,益海嘉里集团长期深耕农产品精深加工市场,实力雄厚、技术先进,在全球享有盛誉,与周口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多年来在我市建成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随着益海项目的投产达效,必将激活周口食品精深加工业的“一池春水”。

在鹿邑,食品加工业发展同样风生水起。鹿邑县丸来丸去食品有限公司内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各种各样的火锅丸子在市场上极受欢迎。

该公司是锅圈食汇上游产业链澄明食品以商招商的配套服务企业。澄明食品工业园负责人、锅圈食汇创办人杨明超回到家乡创业,不仅带回了自己的工厂,还带回了产业链。澄明效应加快推进了食品加工企业在鹿邑的集聚速度,短短两年时间内便吸引了和一肉业、丸来丸去食品、牧跃羊业、欣华贸易、野火烧食品、上海盛鲜等食品加工企业入驻工业园。目前,澄明食品工业园正大力实施“六个一”食品工程,即“一个番茄、一个辣椒、一头牛、一个丸子、一只羊、一只鸡”六个种类,2022年产值预计60亿元。大家欣喜地看到,一个百亿级食品产业集群在鹿邑正蓄势待发。

在西华县双汇年加工1亿只肉鸡屠宰熟食项目观摩时,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该项目已形成从养殖、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同样,由河南双汇投资建设的年产80万吨饲料加工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消耗玉米小麦45万吨、粕类18万吨、其他粮食副产品17万吨。

落地快、建设快、见效快,双汇项目在实现食品加工业延链补链的同时,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对发展壮大西华食品加工业具有极强的推动作用。

作为我市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纺织服装业相关项目一直是项目观摩的“重头戏”。商水润商服饰年产2600万件婴幼儿服装项目建设有数字化生产车间、智能仓储用房、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新产品研发中心等,主要生产婴儿无醛服装;盛泰纺织年产1万吨高支纱项目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和技术,生产出的纱线既能做针织产品,又能做机织产品——商水县纺织服装产业又添“生力军”。

近年来,在阿尔本制衣、盛泰纺织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商水县纺织服装产业已呈现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产业链形成产业群。“要招就招龙头企业,招有实力、有引领力、有带动力的头部企业。”观摩团成员边走边交流。大家普遍感到,围绕主导产业、着力引进行业龙头企业,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产业集群发展,无疑是一条提质增效、壮大规模的有效途径。

创新驱动

发展引擎“强”起来

以玉米为原料生产乳酸、聚乳酸产品,致力于粮食精深加工业的绿色循环和高质量发展——在郸城金丹乳酸科技公司观摩时,大家再次感受到创新的魅力。

该公司年产6万吨生物降解聚酯及其制品项目,可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优化产品结构,加快推进生物降解新材料工业化生产及应用。多年来,金丹公司利用研发平台实施了100多项技术创新项目,已有78个项目获得国家和省科技进步奖、国家和省重点新产品奖、科技创新成果和国家发明专利等。

随着河南省聚乳酸可降解材料产业研究院落户郸城,凭借行业领先的技术水平和卓越的创新能力,金丹将在建设全国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研发生产基地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走进太康中福织造公司的车间,只见机器快速转动,上面的丝线极细,看起来若有似无,吸引了观摩团成员的目光。

据介绍,该公司年产2亿米坯布生产项目的生产工艺水平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企业从江浙沪地区引进专业纺织生产团队,创建自主产品研发机构,专注高科技喷水机械制造,主要生产销售高端面料,与波司登等10多家知名品牌建立有长期合作关系。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0亿元。

在观摩淮阳区中恒信管道管件生产线项目时,得知项目公司自主研发的“自动检测报警管件及报警系统”技术填补了国内智慧管网建设空白时,观摩团赞其发展后劲十足、是一家高成长性企业。

该项目主要生产塑料管道管件、智能传感器、监测报警器等产品,目前一期生产车间已建成。“我们将在已建成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基础上筹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共同致力于智慧管网管件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负责人介绍。

新兴产业之“新”,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增量,谁率先突破,谁就能抢占发展先机。

经开区围绕“两主导一新兴、多元共兴”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

新经济创新发展中心(浙江网商云谷电商)项目,运用“商家+商城+政府部门+园区运营”一体化新模式,为电商提供园区开发、招商、运营等服务,助力电商企业完成数字化管理升级,实现高效快速智能化的企业服务大数据化管理。

河南正信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建设项目,通过引进400余套国内外最先进检测分析仪器设备,每年可以出具6000多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目前,已通过国家高新技术科技企业认证。

行而思,观而悟。在观摩中,大家眼前为之一亮的项目无一不是技术创新、业态创新的成果。这些“专精尖”“高大上”的项目,让观摩团成员感悟颇多。大家愈加清晰地认识到,加快创新刻不容缓,要通过创新驱动集聚创新资源,着力攻克一批创新技术,搭建一批创新平台,壮大一批创新企业,引育一批创新人才,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

高效推动

项目建设“快”起来

作为川汇区首个“拿地即开工”的项目,精泰智能终端(周口)产业园项目负责人对“川汇速度”赞叹不已:“这样的办事效率为我们项目开工节省了大量时间。” 该项目主要从事3C领域智能终端及精密结构件的生产和销售。

为加快推进“三个一批”项目建设,川汇区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推动首席服务官制度,深入推进“标准地+承诺制”等改革,在规划设计、手续办理、项目建设等环节,主动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相关部门尽心竭力为企业当好“金牌店小二”,助力项目“加速跑”。

作为全省唯一以内河港口为依托的产业集聚区,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大力招商引资,做大做强临港经济。益海嘉里现代食品产业园办公室有关人员说:“为保障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港区党委书记负责统筹指挥,并设立五个服务小组,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创造了‘模拟文件’‘倒排任务’‘提前演练’‘拿地即开工’等多项精品服务。”

线上服务,无微不至;线下服务,精益求精。郸城县坚持“项目为王”,落实“一个项目、一名人员、一套表格、代办到底”的工作机制,专门为重大投资项目企业提供精准、精细、精心服务。坚持“能合尽合、能少则少、能快则快、能免尽免”原则,实现办理流程最优、提交材料最少、服务速度最快、办事成本最低的目标。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牢固树立“项目为王”鲜明导向,加大工作力度、加强会商调度,增强服务意识、强化要素保障,精准解决企业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全力推动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达效。

经济建设是主战场,项目建设是试金石。一次发展实力的“集中检阅”,一次互相观摩的“现场教学”,使大家增加了压力、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心。保持定力、集中精力、凝聚合力,项目观摩激发出的激情和干劲,必将成为推动周口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强劲动力。②8

2022-04-29 ——全市重大项目建设“三个一批”观摩讲评活动综述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65815.html 1 风劲扬帆 蓄势跨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