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19日
第07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PDF版

淮阳朱集

凝心聚力促发展 乡村面貌换新颜

记者 侯俊豫 通讯员 邓超杰 文/图

朱集乡党委书记张芬夜查疫情防控工作。

环境优美的朱集乡。

朱集乡源广轴承座厂生产车间。

近年来,朱集乡紧盯市委、区委部署,紧抓工作重点,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全局,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惠民生、暖民心、增福祉的实事好事,乡村基础愈加牢固,乡村治理扎实有效,乡村发展日新月异,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强基础,促稳定,推动基层党建提质增效

固阵地,提升干群向心力。积极开展农村党支部阵地建设,对面积不达标、服务功能落后的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改造升级,投资99万元高水平新建大雷楼党群服务中心,投资30万元高标准改造杜楼等6村村室,支部阵地的硬件条件和服务群众水平实现“双重”提升。

建机制,提升支部执行力。坚持推进基层党建台账规范化建设,倒逼支部组织生活常态化、制度化。坚持落实主题党日、逢六村务日活动,把“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开展纳入村级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发挥考核重要内容,把考核结果作为支部评优评先重要依据。

抓引领,提升支部战斗力。抓村“两委”换届,调整村支部书记12人,平均年龄47岁,大专以上学历达到27人,实现了年龄、学历“一降一升”。抓党员发展,围绕“入口、程序、考核”三个环节发展党员,2021年发展党员60名,平均年龄36岁,党员发展呈现年轻化。

强管控,精管理,确保防疫防线坚不可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反复冲击的疫情,朱集乡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感染”的总策略不动摇,围绕重点时段、重点场所、重点人员、重点措施四个关键,落实落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实现各项防控目标任务。

不走过场,从细从详建设两个数据库。依托网格化管理,组织乡村三级网格员开展“敲门行动”,落实“三个一”要求。同时,结合各村返乡报备数据,开展针对性宣传,倡导非必要不返乡、返乡必报备。

不做选择,从严从紧管控重点场所。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紧盯学校、幸福院、车间企业等62家人员聚集性场所和沿街门店等467家经营性场所,督导落实扫码测温戴口罩措施;全域静态管控期间,处置流动摊贩违规经营和应关场所假关、半关行为100余起,卡点劝返来往车辆16800余辆次。

不忘初心,从快从实管理重点人员。落实823人“一人隔离、全家隔离”隔离管控措施。同步开展困难必帮扶活动,组建防疫生活服务志愿队伍,为居家隔离人员和生活困难群众提供物资采买、政策咨询等服务580余次,做到了隔离不隔心,断疫不断情。

强治理,重长效,助推农村环境精彩蝶变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不仅要强化治理举措,更要注重久久为功、常态长效。朱集乡以实现“四起来”为总体目标,以“开展六清、治理六乱”为抓手,以“五分钱工程”为载体,全面开展“五大行动”,乡村展开新画卷。

实施“五分钱工程”,解决“钱紧缺”问题。乡党委、乡政府出台“五分钱工程”方案,发放倡议书,在全乡推广实施,在外成功人士和在家群众主动捐款120余万元。此外,推广适度规模化土地流转成熟做法,增加村集体经济近200万元,为实现乡村环境常态治理和基础设施长期改善提供了资金保障。

开展“五大行动”,解决“脏乱差”问题。一是开展集中“清脏”行动,成立31支1500余人的村级保洁队伍,常态清理陈年垃圾、存量垃圾、散落垃圾;二是开展“厕所革命”行动,改造厕所6248个,改出好习惯、大民生;三是开展残垣断壁拆除行动,拆除废弃院落121处,修复305处,一改破旧面貌;四是开展村庄道路增绿行动,在乡主次干道两侧栽植绿化树木5.2万棵,绿化廊道50余公里,绿色画卷次第铺开;五是开展“黑臭”水体整治行动,治理“黑臭”水体34处,并因地制宜、借势造景,打造村居休闲公园、垂钓乐园、群众游园等特色景观10余处,群众休闲有了好去处。

坚持“三大机制”,解决“长久难”问题。坚持周观摩机制,公开评比,奖优罚劣,兑现奖惩资金15万元;坚持网格化管理机制,将人居环境网格与疫情防控、“一网两长”网格结合起来,确保每个区域都有一名监督员、管理员;坚持群众评比机制,每月评选出门前院内保持好的农户10名,由村委发放50元购物券,调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保持卫生整洁的积极性。

强支撑,抓发展,丰富乡村振兴产业内涵

产业是财富之源,就业是民生之本。朱集乡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扶持乡土企业,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群众就业,支撑全乡经济发展的柱子做大做强,吸引群众就业的平台越来越多,促进群众增收的道路越走越广,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笑脸多了起来。

“小轴承”走向全球“大市场”。坐落于朱楼村的源广轴承座厂不仅是远近闻名的实体企业,更是朱集传统实体工业对外展示的一张“名片”。生产的农机、纺织等各类大小轴承畅销全国各地,远销英韩等国。该厂在致力于企业发展的同时,更热衷于回馈家乡,主动吸纳周边村民200余人就业,更多次捐款助力家乡抗疫,彰显社会担当。

“小蒜头”撬动农业“大经济”。在朱集乡北部,大蒜喜获丰收,但受疫情冲击,客商进不来、货物运不出成了蒜农、蒜商最忧心的事。为此朱集乡党委书记张芬深入市场调研,积极协调开辟绿色通道,联系客商车辆。现今,以红麻村为中心的大蒜交易市场汇聚了来自中牟、山东的蒜商,聚集了十里八村的蒜农纷纷前来卖蒜。据不完全统计,该乡大蒜种植面积1.5万余亩,全乡群众每年可增加收入4500万元, 大蒜成了“高收益”的代名词。

“小车间”托起致富“大希望”。周口羁风服饰服装加工企业是一个集产品研发、打板设计、生产加工、直播销售于一体的网红企业,不仅有每年近千万元的销售额,还带动周边300多名贫困群众就业。近两年,在乡党委政府招商政策、用工服务的支持下,这样的“家门口”企业先后有27家在朱集投产运营,累计带动就业5000余人次,群众年均增加收入5万余元。

2022-05-19 记者 侯俊豫 通讯员 邓超杰 文/图 淮阳朱集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67290.html 1 凝心聚力促发展 乡村面貌换新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