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8日
第06版:副刊 PDF版

老子不老

郭志刚

人类进入21世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思维、新思想精彩纷呈,但全球有识之士却把寻求和谐发展之道的目光投向东方、投向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投向以“道法自然”为基本宗旨的老子及其道家的深邃思想。2500年前的老子不但没有过时,反而穿过漫漫时空,超越民族和国界,在21世纪的今天大放异彩,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认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老子出生在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今天的周口市鹿邑县。《神仙传》说:“他在母亲怀里整整七十二年才出生,一落地就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头子,他母亲便把这个老头儿子叫‘老子’。当然这是传说。唐代陆德明在《经典释文》中说:“古者,称师为子,子大概有点像我们今天所说的老师或先生,老子也许就是老先生的意思。 ”

老子在周朝出任国家藏书室的史官,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的馆长,是当时最有学问的人。今天我们看到的老子画像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凸起的额头,他硕大的头颅内不知包藏着多少人生的智慧。他神奇般地出现在我们民族的孩童时代,又神奇般地消逝在他方。面对周朝的腐败衰落,他去意满怀,在夕阳的余晖中,骑着一头青牛一直向西走去,弃尘世如敝屣。还算幸运,路过函谷关时,关令尹喜久闻老子大名,盛情款待了他,并对老子说:“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在你抛弃我们之前,能否劳神一下,为我们留下你的思想)。”中华幸矣!世界幸矣!正是在历史上十分渺小的关令尹喜这一小之又小的举动,为人类留下了博大精深、弥足珍贵的《道德经》,要不人类不知有多少遗憾、多少寂寞。

《道德经》五千言,算不上鸿篇巨著,但其涵盖之广、思想之深、影响之大,却是历史上其他著作所不可比拟的。其精炼优美的八十一章,洋洋洒洒,深邃博大地构造了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的宏大框架。它不仅是一本哲学著作,还是一本政治著作、军事著作、宗教著作,同时也是一本优秀的文学著作。它是老子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理诗,它的许多名言名句今天还在广泛使用。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世界上译本最多、出版量最大的中文著作,也是仅次于《圣经》的世界第二大发行量的文化名著。《道德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不同国度、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人们,不仅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块绚丽夺目的瑰宝,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道德经》认为“道生万物”,阐述了天人合一的重要思想。强调天、地、人等宇宙万物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人类与自然万物之间有着共同的本源和法则。只有顺应万事万物发展的规律,才能达到天人和谐的状态。这些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代先贤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深刻洞察力,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圆融无间、共生共荣,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道德经》主张“无为而治”,阐释了爱民治国的重要理念。强调“以百姓心为心”,不恣意妄为,不逆道而为,达到“无为而无不为”。这些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先贤真挚深沉的民本情怀,成为中国政治思想的重要渊源,对后世的治国安邦产生了重要影响。

《道德经》主张“为而不争”,阐释了和以处众的重要原则。强调作为个人要“谦下”“德信”“上善若水”,作为国家要“不武”“不怒”“不以兵强天下”。这些思想对于中华民族形成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合群济众的传统美德,培育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爱好和平的民族品格,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道德经》主张“致虚守静”,阐述了立德修身的朴素哲理。强调把“德”作为操行的标准、人生的原则,倡导“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态度和“知足常乐”“清净无为”的境界。这些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先贤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渗透在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中,成为滋养人们精神家园的重要源泉。

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王蒙先生在耄耋之年还在研究《老子》,他说:“老子代表了一种境界,读老子有益内心和谐,老子是剂清补良药。”同时,现在社会上掀起了学习《道德经》的热潮,说明不仅在学术界崇尚老子,在老百姓中间,老子及其学说也越来越受到欢迎,这也说明了老子的魅力和价值,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好事!

《道德经》第七章曰:“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我们说老子及其所著《道德经》因其不为自己而生,所以能够天长地久;因为无私,所以能够成就自己。老子非但不老,反而与时俱进,历久弥新。①8

2022-11-18 郭志刚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86199.html 1 老子不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