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21日
第06版:副刊 PDF版

一年弹指又春归

常全欣

时令来到了谷雨。

跨越公元前104年《太初历》里的首次相见,我们与谷雨又一次相遇。作为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是对春天之前各个节气的升华。你看,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这些节气让人感觉春天是含蓄的、温柔的,是小心翼翼的,而谷雨,积蓄了前面节气的所有能量,将气温飙升,催万物蓬勃,让春天变得肆意奔放起来。

二十四节气,将物候、时令与稼穑农事紧密相连。据古籍《群芳谱》记载:“谷雨,谷得雨而生也。”意思是说,谷雨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谷雨节气之后,寒冷天气结束,雨量逐渐增多,空气湿度加大,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庄稼也迎来最佳生长期。

“谷”代表着粮食,是人们生存的依靠。“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这些古语强调了粮食生产对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意义。放眼农村沃野,善解人意的春雨润泽着肥沃的土地,为农人拉开了一年农忙的帷幕。人们怀着对丰收的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呵护着节节高升的麦苗儿,在每一处可以种植的土地上,播撒下种子和希望。一代一代可敬的中国农民,抢抓农时,不负四季,用稳产的粮食夯实了泱泱华夏民安邦固、永续发展的根基。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731亿斤,实现“十九连丰”,中国人把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手里。这里面,有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更有雨生百谷的天赐啊。

遇见谷雨,脑海里闪现出童年的两个小片断。

小时候,我家对门住着一位姓楚的老人,一间低矮的小屋前,每年春天,他都培育好多瓜果幼苗。在一个个小盆里,一株株幼苗穿过保温的塑料薄膜,沐浴着春光,生发出葱茏的希望。印象最深的是老人为幼苗浇水,他端着盛满水的碗,一口一口把水含在嘴里,猫着腰,大约离幼苗有两尺,“噗”的一声,嘴里的水变成了雾状的小水粒,温柔地洒在了幼苗上。我问他为什么这样,他抿了抿被水浸湿的胡子,说,我在下“谷雨”啊!这是我第一次对谷雨有印象。老人培栽的幼苗,会被他带到集市上,每次总会被乡亲们抢购一空,换来的钱,他再换成明清小说,在小屋里徜徉书海。

宋代释元肇在《天台道中》一诗中描写了谷雨前后的农村:“麦垄桑麻接,行行百里赊。一番飞谷雨,满地落桐花。”故乡的老屋西头,种着几棵桐树。早些年,桐树是村子里最常见的树木。三四月份,桐花绽放,一团团梦幻般紫色的花,如一串串风铃,和着春风,唱着动听的歌谣。谷雨前后,桐花纷纷落下,和它一起落下的还有一个个像小铜铃的东西。我和小伙伴会把它们积攒起来,用绳子一个个穿起来做成项链,戴到脖子上。前天,在滨河生态公园见到两株高大的桐树,生长在一片被移植来的景观树木中间。很明显,这是原来村庄里的树,村民搬迁后,树被保留了下来。树下,落了一地桐花。村子还在的时候,伙伴们还小的时候,谷雨时节,一定会有和我一样的少年,在树下捡桐花,做项链。

这世间的万事万物,总是遵循着自然规律,沿着节气的脉络,一年一年地走下去。站在树下,我仿佛听到了曾经的村子里小伙伴们的欢笑声。

对于谷雨,生活在钢筋混凝土森林里的我们,感知多少有些迟钝、单调。我觉得,城市里最能体会到节气变化的地方,就是在清晨的小巷里。上周的一天,早起散步至建安路与育新街交叉口,住在城市周边的勤劳的农民朋友,带来了自家田地里生长的蔬菜,那些带着泥土、沾着露珠的菜,比超市里精心包装的要好吃几倍。我欣喜地看到有位大姐在卖番茄苗,小苗离开故土,蔫了下来,很委屈的样子。我买下几株,种在了家里的阳台上。昨天,番茄苗枝叶舒展开了,显然是适应了新环境,开始了新的生长旅程。我模仿小时候对门老人浇水的架势,给番茄苗浇水,那笨拙的喷雾动作,让家人看到,惹得笑声一片。

谷雨前后,路边的樱花飘落,郊区田地里的梨花凋谢,街头公园里的海棠不再娇艳,天地间被绿色充盈着。时光在不经意间走到了暮春。“一年弹指又春归”,古人曾为春暮感伤,有诗作“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而今天的我们,生逢伟大的时代,定是不再悲春。在春暮夏浅的时候,我们即将迎来盛事,河南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在农历三月三盛大开幕。这些年,我们的城市和这座城市的建设者,不负春光,昼夜兼程,砥砺奋进,城市的样子越来越现代、越前卫。我们也都在心里播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这颗种子终将会为我们带来盎然春意。③22

2023-04-21 常全欣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99077.html 1 一年弹指又春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