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6日
第01版:要闻 PDF版

商水:“黄寨大嫂”再立新功 情感纠纷民转刑“零发生”(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记者 马治卫

公安部门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民转刑案件中,情感类纠纷占比超过三成。而商水县黄寨镇,情感纠纷民转刑案件却奇迹般实现“零发生”。妙招何在?“黄寨大嫂”功不可没!

在商水县黄寨镇,胡同是乡村治理的基础单元。一条条胡同或长或短,住户多则十来户,少则五六户,却都有胡同长,而这些胡同长有个共同的名字,叫“黄寨大嫂”。“黄寨大嫂”都是各个胡同有威望、人品好、愿意为大家服务的群众,经过村民推选、村委会考察、乡镇登记入册后“上任”。平日里,她们在做好自家事务之余,协助社区民警在胡同里巡逻、走访,成为矛盾纠纷化解、文明乡风倡导的生力军。

为探索农村基层治理新模式,激发广大留守妇女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热情,黄寨镇结合当前农村留守妇女多,且已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主力军的实际,将全镇24个行政村的1107个胡同设置成微网格,在全镇创新打造以党建为引领,以“黄寨大嫂”千人胡同长为抓手的基层微网格治理体系,激活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实现了基层治理的零距离、全覆盖、全天候、全方位,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胡同,大事不出村”,情感类纠纷也化解在萌芽状态。

黄寨镇后王行政村的周菊,在“黄寨大嫂”中有“大姐大”的雅称,在调解矛盾纠纷方面是把好手。“谁闹得凶就先劝谁,让双方都冷静一下,再想想对方的好处。”说起调解心得,周菊快言快语地说。

有一次,胡同里从西安远嫁而来的王敏(化名),与丈夫李志(化名)因感情不和闹起了矛盾。周菊闻讯,连夜跑到王敏家。“你家是西安的,他家是周口农村的,你想想你们得有多深的缘分,才能走到一起……”一阵推心置腹地劝说后,王敏和周菊紧紧拥抱在一起。在周菊的“要求”下,李志当面给妻子道了歉。看到小两口握手言和,周菊才放心离开。

和周菊一样,埠口行政村的“黄寨大嫂”陆娜、谢庄行政村的“黄寨大嫂”曾秀娟在矛盾纠纷处理、治安防范等方面也各有“绝招”。

为抓好平安维稳服务,推进“三零创建”工作,黄寨镇全面落实维稳、治安、安全防范措施,“黄寨大嫂”按照镇党委、镇政府要求,围绕本胡同内的安全生产、矛盾纠纷、治安防范等工作,随时排查、掌握、上报信息,并督促胡同内居民做好“六防六促”工作,确保了胡同安全稳定,实现了胡同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群众的智慧是无限的。黄寨镇通过“黄寨大嫂”建立完善了“吹哨人”制度,重大事件直接报告。对胡同内发生的各类情感纠纷、安全事故和涉及群众生命安全的事件,“黄寨大嫂”第一时间可上报镇党委书记郑春来、镇长郭涛,同时逐级上报网格长。对于行动性、预警性信息,黄寨镇相关工作人员通过手机APP视频通话,指挥调度,及时处理。

实践证明,“黄寨大嫂”的工作和社区民警有很多交集。如何用好“她力量”,也成为社区民警面临的新课题。为此,社区民警在走访时,会不定期向“黄寨大嫂”培训“三零”创建知识,指导她们向村民开展反诈宣传,并与她们联动化解矛盾纠纷。

黄寨镇派出所所长李寅辉坦言,“黄寨大嫂”已经成为基层警力的有益补充。她们居住在胡同里,了解情况,且心思细腻、情感丰富,交谈时能让村民从心理上更易于接受,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有天然优势。目前,黄寨镇1107名胡同长与公安民警携手,使情感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为乡村治理注入“她力量”。

据悉,“黄寨大嫂”经验做法入选农业农村部第四批“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成为河南省唯一入选的乡镇级案例。“黄寨大嫂”志愿服务项目入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推荐名单;先后两次被河南省文明办评为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和优秀志愿者服务项目。省委政法委与省广播电视局联合将“黄寨大嫂”经验做法作为“枫桥经验”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在全省推广。全国妇联、省人大常委会、省妇联的领导多次深入黄寨镇调研,对“黄寨大嫂”给予充分肯定。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黄寨镇党委书记郑春来表示,黄寨镇在商水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将继续提升“黄寨大嫂”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发扬光大“黄寨大嫂”“团结奉献、质朴善良、担当尽责、勤劳敬业”的精神内涵,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用责任和担当书写忠诚,用奉献和坚守展现“黄寨大嫂”魅力,以实际行动助推“魅力黄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周口更加出彩贡献商水黄寨人的智慧和力量。②5

2024-02-26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27738.html 1 商水:“黄寨大嫂”再立新功 情感纠纷民转刑“零发生”(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