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2日
第03版:社科理论 PDF版

以创新实践书写基层高效能治理新篇章

陈亚军 董珍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强调,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基层治理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新时代新征程上,各基层党组织要深化党建引领与治理现代化工作的融合,强化基层党组织的“硬实力”,提升科技赋能的“软支撑”,激发群众参与的“内生动力”,构建韧性更强、活力更足、效能更高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以组织建设为基,筑牢治理“主心骨”。基层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和“战斗堡垒”,要切实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提升党员素质能力、打造基层治理骨干队伍等方式,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的强大动力。

以科技赋能为翼,激活治理“新动能”。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数字技术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为党建引领提供了新抓手。要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通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加强基层治理网格建设;加强基层治理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有效整合资源、系统优化机制、全面聚合力量。通过科技赋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开展主动服务,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激发基层党建工作的活力和创造力。

以多元共治为径,凝聚治理“向心力”。基层治理的高效能离不开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基层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群众。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群众实际问题,通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设立党员先锋岗、建立党群服务中心等方式,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让群众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同时,要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打破“单打独斗”的局限,将群众自治、社会协同纳入治理网络,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以制度创新为核,构建治理“长效链”。高效能治理的关键在于制度保障,要坚持在党建引领下,“问题导向”与“系统思维”相结合,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明确党组织书记的第一责任人职责,以及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健全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以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对党建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问题,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作者单位:商水县委组织部)

2025-04-02 陈亚军 董珍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70466.html 1 以创新实践书写基层高效能治理新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