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10日
第07版:铁水牛 PDF版

过麦季

■朱法勇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豫东大平原有一句俗话:“小孩儿慌年下,大人慌麦罢。”意思是大人盼过麦季,比小孩子盼过年还要急迫。现在收麦全是机械化,没有了当年的那种感觉。然而,过麦季,作为当年农业经济的一种特质,有必要把它作为一种文化蛰存在我们的记忆中。

俗话说:“芒不芒,三两场。”节气到了芒种,麦子就已经打了几场了。像现在机械化时代,麦收一天就结束了。而当年收麦,全是人工用镰刀一把一把割。割麦时,弯着腰,低着头,右手用镰刀向前把麦秆搂倒一把,左手抓住麦秆,再把镰刀放在麦秆根部,右手猛用力向自己身前拉,“哗啦”一下就割掉一把麦秆。这样的动作不停反复,直到把麦子割完。

麦季的天是很特别的,早上起来下地的时候,天还很凉,到了中午,烈日炙烤,大地蒸腾,麦秆被晒得噼啪噼啪响。如果防护不好,背上、肩膀上、脸上晒的都是水泡。

上午拉回来的麦秆在场里晒一中午,吃了午饭打场。打场就是给小麦脱粒。那时候打场,全用牲口拉石磙一遍一遍碾压。打场是个技术活儿,一个生产队也只有三四个这样的技术能手。年龄大的场把式喜欢用牛,因为牛的脾气温顺;年轻一点儿的场把式喜欢用骡马,因为骡马快,有暴发力,而且用起来很威风。场把式都会把自己用的牲口打扮得喜气洋洋,给它们额头上戴上红璎珞,脖子里挂上铜铃铛,仿佛是明星一般。

到了麦场,牛把式把牛套上(一般是两头牛一起),拉上石磙,石磙后面再挂上一块百把斤重的三角形的石板(起增大与麦秆摩擦的作用),从麦场的一角儿开始,一圈儿一圈儿开始碾压。牛走得慢,脖子里铃铛也不停作响。麦秆被碾平后,牛把式把石磙卸下来,把牛牵到阴凉的地方休息,这时候,马把式就牵着骡马“趾高气扬”地上场了。一般是一马一骡搭班,马走内圈儿,骡走外圈儿,骡子有劲跑得快,但脾气不行,有时候把握不住方向,相比来说,马温顺一些,马走内圈儿可以把握方向和节奏。马把式把马骡套上石磙,左手牵缰绳,右手一甩鞭,只听“啪”一声脆响,嘴里喊声“驾”,那骡马就小跑起来,脖子上的铃声也高昂起来,仿佛是人民群众庆丰收的交响乐!

直至把麦秆碾短,把麦穗上的麦粒全部碾掉。场把式看看可以起场了,就给队长说安排人挑场。

挑场就是把碾压过的麦秸挑走垛起来,把下面带有麦糠的麦子堆起来,堆成长条形的麦垄子。麦垄子的迎风面要和风向垂直,麦季一般多刮西南风,麦垄子就要堆成西北东南走向。这些做完之后,下一步就是扬场。

扬场,就是把打好的麦子麦糠混合物扬起来,利用风力把麦子与麦壳麦糠分离开。只见扬场把式站在麦垄子的一头儿,手持小扬叉,先扬起一叉,测测风向和风速,然后根据风向和风速决定扬麦时起叉落叉的角度、高度和力度,以及起叉时叉面的倾斜度等等。扬场时还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扬起一个面,落下一条线”。不管是风速大小,扬的高低,扬出去的麦子在空中形成一个上下面,这个面要与地面基本成垂直,这样落下来的麦子才能成一条线,最后扬好后的麦垄子就像一条山脊的形状。有经验的扬场把式扬场时都头戴草帽,这样可以感知落下风头的麦糠里还有没有麦子;赤脚上场,能感知脚下面的麦子是否扬干净了。所以,即便没有电灯,没有月亮,只要有风,夜里也能把麦子扬干净。

麦季结束后,粮食分到了手里,家家户户天天吃的都是白面馍、白面条,天天吃疙瘩面、烙油馍、炕油馍盒等等,变着花样做好吃的,仿佛要把一冬一春没有吃到嘴的东西吃个遍。妇女们最先做的是买上一大包红糖,蒸上一锅又白又大的糖包子,再好好打扮一番,带着孩子走娘家,给娘送糖包子,给娘家报喜、报幸福、报希望!

现在过麦季,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民已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虽然没有了那时候过麦季的热闹,但过的却是幸福的小康生活,这正是改革开放给农民带来的巨大变化!也是文明进步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2022-06-10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169082.html 1 过麦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