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锐评观点
 
 
 
2013年5月13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牢记灾难,才能把握幸福

  汶川大地震已过去整整五年。

  五年间,灾难的血色正在一点点褪去,曾经的大悲恸也被岁月层层包裹,人们都渴望走出黑色的地震记忆,进入相对更平淡、更平静的庸常生活。或者说,正是因为经历了灾难带来的剧烈,民众才如此珍惜眼下的正常生活。

  对于地方政府也是一样,在这个“五年祭”传统的时间节点,缅怀的同时也是展示成就的“窗口”。翻天覆地的城市建设,不断攀升的居民收入,乃至更为饱满的精神面貌,等等。这些美好的变化不仅仅是政府政绩的体现,更是社会上每一个善良的人为之欣慰的源泉。

  不过,仅仅品咂现实的丰满、展望未来的美好,显然不是我们纪念汶川大地震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中,一场一次死难69227人、17923人失踪、吞噬众多完整社区、湮灭无数民众鲜活记忆的大灾难,留给人们的还应该有更刻骨的痛楚、更持久的记忆。可以说,惟有牢记灾难,并通过吸取灾难带来的教训,才有可能把握现实与恒久的幸福。

  死者因何而死,有没有可能多一些生存下来的机会,生者有没有真诚悼念死者,有没有从惨痛中汲取必要的经验教训……对于死者而言,这些问题关系到能不能慰藉亡灵、让死者瞑目;对于生者而言,则关涉死者的鲜血能不能真正成为后来者生命的保障,甚至关涉国家社会能不能因为灾难而有所长进。牢记灾难,是对民众健忘的提醒,更兼有人类对自身生命价值和生命经验的珍视。

  牢记灾难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而要通过对灾难的总结,推动相关法律制度的进步。例如,更严苛的建筑质量标准,更有效的地震预警机制,更科技化的灾难救援力量,更规范的遇难者统一发布制度,更透明的捐款使用制度,更普及、有效的逃生技能教育,等等。我们欣慰地看到,汶川之后的重建,以及玉树、芦山等地震应对中,我们在一些方面取得了进步。但同时,我们也无法回避,在一些问题上,仍然存在不足。

  在过往的历史上,我们这个灾难深重的民族许多时候缺乏对灾难的认真审视,缺乏一种“植于内而形诸外”的灾难意识。要么视而不见,要么记忆短暂,要么刻意粉饰,这样的“乐观”、“达观”,某种意义上讲可能体现出人群与生俱来的承载力,却也在不间断的“遗忘”中,不断重复原本不必重复的不幸。

  灾难意识首先是真实的、自省的。也即,灾难就是灾难,它是只能面对的客观存在;灾难的形成,即便是天灾,也往往有人为的痕迹;审视和剖析,是灾难意识中的重要一环,也是避免重蹈覆辙的必由之路。

  当此汶川地震五周年之际,我们痛悼亡者,愿人们直面、牢记灾难。记住过去,不是要徘徊于过去,而是为了走向明天;牢记灾难,不是要沉湎于灾难,而是为了紧握幸福。灾难是我们民族最沉重,也是最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小心珍视。

  (转载自《新京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锐评观点
   第03版:时政要闻
   第04版:城事社区
   第05版:热线便民
   第06版:母亲节·特别策划
   第07版:母亲节·特别策划
   第08版:国内综览
   第09版:国际综览
   第10版:国际深读
   第11版:文娱新闻
   第12版:文娱新闻
   第13版:体育新闻
   第14版:教育资讯
   第15版:铁水牛
   第16版:闲 情
   第17版:小记者周刊
   第18版:作家摇篮
   第19版:作家摇篮
   第20版:成长课堂
   第21版:成长活动
   第22版:作家摇篮
   第23版:作家摇篮
   第24版:成长园地
牢记灾难,才能把握幸福
如何破解“最难就业年”
报名还是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