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铁水牛
 
 
标题导航
 
2014年9月22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再忆鸣钟将军
——北京·与李克强先生小聚记略
记者 赵 晏

  在京出差,偶得半日空闲。友人邀约:可愿一晤克强杯茶小聚?余闻此言大惊,克强乎?总理乎?友笑曰:此克强非彼克强,乃李鸣钟将军之五子也。其退休在家,喜诗书,性豪爽,深得将军遗风,与君一席当受益匪浅。

  

  一

  余对鸣钟将军早存敬仰,且知沈丘乡里对其追慕不已。其生于沈丘县直河西岸蔡庄村。少贫穷,有大志,意奋起。十七岁入北洋新军,行反清,建民国,骁勇善战,忠贞刻苦,深得冯玉祥看好,提携日多,终成冯氏“五虎将”之一,为西北军之椽粱。后内战之纷扰,令鸣钟将军痛心不止,遂下野,意图修身自好。

  抗战烽起,鸣钟将军爱国之心升腾,奔走呼号,吁国民抵外侮,不与奸邪同流。为避日伪,携家于京城南下,辗转中原腹地。此后十数年,赈济救灾,造福桑梓,办实业以救国,立学堂以育人,治黄河以安民,屡获豫人口碑。抗战胜利,鸣钟将军于兴奋之余,再陷困惑。为蒋氏之腐败而震怒,为民众沦水火而掩面,坚拒南京逃亡台湾之邀,蛰居上海以候天下大白。多年郁郁,块垒难解,致患绝症,1949年6月于沪上病逝,享年63岁。

  

  二

  一代名将,自有一代风范,其后人亦当佼佼。是为甲午年五月十四,京城晴好,难得天高云淡,吾一行三人,叩响李家门扉。克强先生言语风趣,举止大度,对乡亲的到来兴奋至极,其夫人不时提醒不要过于激动,以免心脏受累,引发疾患。克强先生时年八十有六,然记忆确凿,思虑敏捷,对时事毫不陌生。论及今年又逢甲午,爱国情怀溢于言表;忆及将军往事,更加慷慨激昂。余随身带有《西北军名将李鸣钟》一书,为我市著名史学工作者、已故作家李凡荣老师的呕心之作。翻看此书,百年往事在目,更令克强先生感慨万千。

  谈及此书再版,克强先生建议对书中个别史实加以修订,些许往事,上个世纪90年代无法录入,但今天可尊史实、还旧貌。如“文革”期间,其家屡遭打砸,被“造反派”污为官僚地主,全家受害,含冤多年。后经中央统战部长阎明复明确批示,以爱国民主人士待之,全家老少皆释然矣。据史料记载,将军早年投身辛亥,文韬武略堪称楷模。原绥远都统府参谋长、建国后任河北省副省长的李兴中,悼念鸣钟将军的挽联为:为政以德,有勇知方,缅怀儒将风流,精神不死;起义滦州,归真沪上,历数经身行谊,大节无亏。评价中肯至极。克强先生告我,上个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接见鸣钟挚友张之江时专门问到:“李鸣钟先生现在哪里?”张曰:“其已病故”。总理不胜哀叹,连道“可惜、可惜”!

  

  三

  克强先生十七岁曾入伍,后毕业于南开大学,一直在中直机关任职,直至退休。谈起将军家风,克强先生仍分外自豪。鸣钟将军生活俭朴,一生烟酒无好,丝绸不衣。教子女不论男女,均读书习字,尊老敬贤。其女宝华6岁时曾因中午剩饭而受斥,晚饭被罚仍食剩饭,且不准哭闹,否则再罚。鸣钟将军唯一嗜好,家乡一碗面条足矣。诸如芝麻叶面条、红薯叶面条均可津津而食。

  因其爱食面条,沈丘还流传有“将军面”之说。鸣钟将军任绥远都统之时,其同胞三哥銘丹自沈丘投其麾下,并带去几名沈丘老乡。将军用人,任贤避嫌,绝不因同胞乡里而谋私。但这几名沈丘老乡中,一范姓后生,却被将军青睐,留置都统府专职做面多年。绥远饮食,与内地大别,将军不甚习惯,再加军政劳心,伙食简而又简,日渐消瘦,令秘书长唐襄不知所措。其时将军有令,不准奢华饮食,即使宴会,每人食费不得超出五角。故唐襄也不敢为将军违反禁令。但能否做出既简单又可口的饭食,让将军稍事修养乎?此时恰逢銘丹至,急告之,銘丹即安排随行范姓老乡,亲自和面、擀面、下面,晚饭时送至将军面前。

  将军其时刚好策马巡营归来,塞外冷风裹身,奔波劳碌百十里,肚中早已咕咕作响。乍一闻到家乡面香,惊奇如梦,端碗再闻,方知为真,顷刻之间大碗面下肚,连夸好吃、好吃、真好吃!直呼“再来一碗”。其后养成习惯,劳累至极,必食面一碗,然后大睡,则精神焕发,依旧操劳不止。久而久之,其属下嬉以“将军面”谓范姓后生。

  

  四

  克强先生好诗,当为其父遗风。晤面后即以诗集《古弓诗苑》相赠,并谦曰“雅正”,落款时特意注明“时年八十六岁”,并用章“诗书伴晚晴”以抒怀。集中第一篇始于“1986年9月1日”,为庆贺其孙儿李若凡诞生而作。其最后一篇为“己丑之冬”所作,具体月日不详,对照上一篇作品,当是2009年岁尾所作。在此诗的注释中,克强先生说明了自己对当地重视保护将军故居的欣喜之情,对当地政府布置《李鸣钟将军生平展》以弘扬将军高风,更是欣慰。其在诗中写到“缅怀先人,弘扬爱国主义思想;感戴故里,致力构建和谐家园”。

  1932年,克强先生4岁,随父亲回到沈丘。此时鸣钟将军对蒋氏政权心灰意冷,不再问事军政,以“河南旅平同乡会”的名义,举行赈灾义演,救济家乡。同时入股“久大盐业公司”、“永利碱厂”等,追求实业救国。是年,稍有空闲,鸣钟将军即带领儿女,回沈丘祭奠祖先,修葺蔡庄寨墙。克强先生还记得,当时整修老宅,他以4岁之力,往工地上搬了十几块青砖。此时还问我,蔡庄寨墙在否?老宅漏雨否?吾不知情,只有言他。想来老家人不忘将军,爱屋及乌,应当都好吧。

  克强先生相貌,酷似鸣钟将军,二人均有魁梧之躯,相貌堪称堂堂。但克强眉宇之间多了儒雅,逊了武威。其子孙亦远离军旅,皆为寒窗苦读,安步入世,尽享和平年代之美满幸福。吾思之,如鸣钟先生地下有知,会对其后辈之生活做何念想矣?时移世易,前人戎马天下,后人盛世太平,岂不正为将军之理想乎!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锐评观点
   第03版:时政要闻
   第04版:城事社区
   第05版:热线便民
   第06版:2014秋季“中悦·上尊杯”周口大型房展会专刊
   第07版:亲历·抗战老兵忆峥嵘
   第08版:专题
   第10版:教育视界
   第11版:国内综览
   第12版:国际综览
   第13版:体育新闻
   第14版:文娱新闻
   第15版:铁水牛
   第16版:广告
   第17版:小记者周刊
   第18版:作家摇篮
   第19版:作家/摇篮
   第20版:成长园地
   第21版:成长园地
   第22版:作家摇篮
   第23版:作家摇篮
   第24版:广告
再忆鸣钟将军
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