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06日
第07版:铁水牛 PDF版

别多想,体验就是了

■常燕

我一直以为,我写不了小说,尽管我有很多素材。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偏执地认为文字就应该是个真诚且直白的载体,容不得一丝虚构。

当然,我并不排斥读小说。相反,除了各类书评与历史类读物,小说紧追其次,亦是我爱的文体。

说起读小说,如今我更偏向于读外国类书籍。从毛姆到巴尔扎克,从马尔克斯到狄更斯,从米切尔到雨果,从川端康城到渡边淳一,尔后是村上春树,外国作家的著作几乎占满了我的书架,随手翻来,感触依然。除了这些享誉世界的大文豪,还有很多各国小众作家,低调、谦逊、才华横溢。

朋友取笑我,问我是不是崇洋媚外?真不是。事实上我对文字的喜爱最初就来源于贾平凹、余华、钱钟书、木心、梁文道这些中国作家的熏陶和引领。至今仍然清晰记得高考结束后的那个暑假,不再考虑功课,我每日早早吃过早饭,就跑去学校后门路边的一个小书摊,坐在马路边上,手捧二手书甚至不知是几手书,如饥似渴翻阅的场景。

有一天,用妈妈给的吃早餐的5块钱淘到一本已经没有书皮的《废都》,虽然删减,虽是盗版,可依然是厚厚的一本。

后来,不知是读书太多,还是读书让我的眼界更宽了,总有一种想往外挣脱的感觉,且越来越强烈。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让我跳出了固有的思维桎梏,从这一本延伸到下一本,逐渐跨进了一个与过去不同的领域,充斥在心中的是一种畅快和轻松。

说到底,如今更偏向于选择外国书籍,或许就是与个人秉性有关。

我是个散漫的人,怕拘着。不大喜欢苦大仇深的伤痛文学,怕自身定力不够,陷入其中无法自控。人生本就是不断被捶打、被磨练的过程,不要过于委屈自己,读点高于生活的文字。除了伤痕,还能读出些许美好与轻盈,也算是一种苦中作乐了。

年前,听了刘庆邦老师的讲座,就小说创作给予了一些建议,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结合自己的文学作品与生活进行的剖析与对比。之后读了他的陪护日记《我就是我母亲》,情真意切、构思巧妙,语言质朴,就如乡邻故里,读后倍感亲切。

相继读了他的小说《鞋》《神木》等,感受到了其文学作品大气而不浮夸,如他本人一般朴实沉稳。文如其人就是如此吧。

细想,凡事都有双面性。双面不一定是虚伪、表里不一,也可能只是一种自我保护,换句话说叫以退为进,读刘庆邦的文字,这种感觉时常出现。

好的作品应该具有辨识度,就像“听到脚步声,就能判断对方是谁”这样的熟稔,我喜欢以文度人,可我不想被人揣度。

“看题目,就猜出是你的文字。”不够熟识的一个朋友说。我窘迫,难道已经透明到这种程度了么?

和朋友聊起这种被所谓的“文风”固化的困惑,对方说:“被人识别出不一定是坏事,顺其自然坚持下去,不必急于改变,把一条路走好,比每条路都只是走过会更好一些。”

心中顿时释然良多。

散文也好,小说也罢,甚或于诗歌,当一个个字词句串联在一起,传达出一种独特和意义呈现在读者面前。于书写者,这是一份记忆的重建。通过写作,某些深埋于内心深处多年的记忆被挖掘,童年往事、青涩岁月、人生历程如一根细滕慢慢显现,让人不禁为之唏嘘,尔后梳理经验,总结教训,绕路而行。

除此,写作亦是一条宣泄内心的绝佳途径。

我经常想,我之所以能够坐下来写点东西,更多的原因是由于我内心深处的怯懦和没来由的慌张,所以我总想试图拿幻想与感情填满它。

写作的过程中,欢喜与无常总相伴而行。我用文字精准表达自己的认知与思考,不断剖析出身体内的反叛、犹豫、徘徊、悔恨痛苦与进退两难。我渐渐明白,天使和魔鬼可能同时居住在身体内,享受幸福的同时,也承担着痛苦,所以,有些人一生都不可能拥有宁静的生活。

朋友告诉我,安逸是写作者的噩梦。或许吧,但我叛逆,总认为文字也不一定非要剖析和揭露阴暗不堪的一面,毕竟还有那么多美好绕在身边,大有取之不尽之势。就像人生没有固定的活法,只要内心秩序不乱就足够了。

文学如生活。别多想,体验就是了!

2022-06-06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168837.html 1 别多想,体验就是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