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01日
第A5版:文化周口·聚焦 PDF版

丹青绘尽烟火气 南风吹来满目新

——“豫见岭南”朱永成山水画展观感

赶海

落雨大,水浸街

记者 徐启峰

5月31日,“豫见岭南”——朱永成山水画展在市博物馆隆重开展。本次画展由市文广旅局、市文联主办,市博物馆、广州高剑父纪念馆、河南久鬲陈香文化公司承办,展期1个月,至6月30日。

朱永成,1962 年出生于广州,在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读完本科、硕士,1990 年赴澳大利亚留学攻读现代艺术,1994 年回国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现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澳洲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国画协会会长,西关画院院长,荔湾政协书画院院长,广州梅社书画院副院长。代表作品有《春潮》《红五月》《丹青岁月》等。

生于岭南,游学澳洲,丰富的求学经历造就了朱永成独特的艺术审美。他始终以山水画来表现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记录城市的变迁,绘画题材不再局限于山山水水,笔触更多抵达城市烟火、人生思索。他用中西合璧的技法,描绘出新一代中国人开放开明的精神特质,展现出强烈的文化自信,给人以震撼、思考、共鸣。

此次展出朱永成画作约百幅,题材广泛,有祖国的大好河山,也广泛涉猎异域风情。笔者印象最深的则是城市生活系列,《春潮》《赶海》《窗户》《落雨大,水浸街》《都市村庄》等广州印象画作,以纪实手法留住城市记忆,堪称现代版《清明上河图》。

《春潮》描绘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广州火车站前的场景,百人百业,神态各异,有推销洗发水的业务员,有宣传少林功夫的锦服老人,有街头激吻的情侣,有步履匆匆的打工仔。朱永成在这幅画中也给自己安排了一个角色:他带着扎着蝴蝶辫的女儿悠闲逛街。他说:“当时我一连几天坐在火车站楼上的一个窗口前写生,记录下一个个行人,叠加到画里。”这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广州,春潮涌动,阳光灿烂,生机勃发。

《落雨大,水浸街》描绘的是雨中百态图:戏水的孩子、恩爱的夫妻、愁苦的老人、弹吉他的歌手、乘木筏的归人……面对暴雨,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作者题曰:此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广州西关之印象。西关就是朱永成的出生地,广州多雨,那些大雨落在他的青葱岁月里,落在他的画作里,传达出最深的乡愁。

《都市村庄》瞄准城中村,画面右上角极小的篇幅描绘城市的高楼大厦,往下走则是繁芜丛杂的城中村,这里弥漫着底层生活的浓重烟火,画尽了都市村庄的人生百态,挑灯夜读与男欢女爱毫不违和。作者标注:广州是一个神奇的都市,繁华的高楼中生活着一群城中村的新移民,那里有人生百态,如隔两个世纪。这幅画与《春潮》相映成趣,形成城市的正反两面。意气风发是广州,幽深晦暗也是广州,她不仅有浩荡的春潮与南风,也有独特而曲折的历史环境,永远充满生活的张力。

关于岭南画派的特点,朱永成在“豫见岭南”自序中说:它不像高高艺术殿堂上的文人绘画或宫廷画师的惊世巨作,更像我们身边的邻家小女,接近于普罗大众的喜怒哀乐,更有人间的烟火气息。他是岭南画派的坚定继承者,执着地描绘那些充满烟火气息的点滴场景,汇聚起来,就自然而然形成了宏大叙事,记录下时代洪流中的城市印象,不惊世,却足以传世。朱永成自信地说:“未来关于广州城市的记忆,或许会在我的画里找到。”

一个地地道道的广州人,为何把画展开到周口?朱永成说:“岭南文化来自中国古代文化高峰期的中原,这次画展是为了促进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进一步扎深我的国画之根,让我的艺术无愧于国学山水,无愧于时代呼唤。也希望通过这次交流,让岭南的人间烟火,在中原大地找到源头。”

“豫见岭南”画展主策划人、广州高剑父纪念馆馆长、中国著名文艺评论家李琰生于周口沈丘,成长于花城广州,谈及举办此次画展的初衷,他说:“中原文化流变到岭南,世代传承创新,已然瑰丽璀璨。作为母体与源头,中原文化亦当吐故纳新,敞开胸襟拥各种流派入豫。以‘豫见岭南’画展为开端,我们将组织更多豫粤两省的文化交流,共荣共生。”②8

2023-06-01 ——“豫见岭南”朱永成山水画展观感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202947.html 1 丹青绘尽烟火气 南风吹来满目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