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故宫永远铭记

——追记为国家捐献19件文物的商水农民何刚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周口日报 2018-01-05 10:32:38 
分享到

故宫何刚追思会。资料图片

何刚。资料图片

何刚捐献的文物。资料图片

记者付永奇

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在物质匮乏、“万元户”稀缺的上世纪80年代,生活清贫的他在利益诱惑下不动摇,将19件珍贵元代银器捐赠给故宫博物院。

他的捐赠填补了故宫博物院收藏元代银器藏品的空白。

将从自家院中挖到的珍贵文物全部捐给国家,作为农民,他是头一个。

他去世后,故宫为其举行追思会,这在故宫博物院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1月4日,商水大地雪花飞舞,银装素裹。在何刚入选2017“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候选人之际,记者连线何刚之子何俊清,对其家人进行采访,回顾何刚大义善举,分享俊清夫妇生活心得,言语之中,一股暖流回荡在电话两端。

何俊清告诉记者,2017年6月送走了父亲,家里一时空荡荡的,之前规律的生活一下被打乱。好在爱人王小莉8月产下双胞胎女儿,沉寂冷落几个月的小院又有了生机。不过麻烦也接踵而来,爷爷奶奶都80多岁了,身体不是很好。爷爷骨股头坏死,经过治疗有所好转,拄着拐杖生活勉强能自理,奶奶2017年4月摔伤后恢复得不是很好,走路不能坚持50米距离。两个几个月大的孩子,两个80多岁的老人,都需要照顾,何俊清夫妇没法外出打工挣钱,只好待在家里维系这个特殊的家。“虽然天天很累,虽然生活困难,但一想到父亲,我就变得坚强起来,父亲的深明大义时刻影响着我,父亲的言传身教,我永远不会忘记。”追忆起父亲,何俊清又动了情。

深明大义无私捐赠

何刚是商水县固墙镇固墙村农民。

1985年深秋,22岁的何刚正忙着准备翻修房子挖地基,突然铁锹碰到了一块坚硬的东西,小心挖下去,一口大缸呈现在眼前。里面有小瓶子、小盘子和小船,好像都镶了金镀了银。何刚挖到“宝贝”的消息迅速传遍了不大的村子。有人偷偷找他,愿意给他一袋子钱,让把这些宝贝卖给他,但耿直的何刚死活不松口。

时任村党支部书记刘洪恩是退伍军人,认识的人多。他通过战友辗转联系到当时在故宫博物院当警卫员的崔宝贤。崔宝贤知道后迅速帮何刚联系到了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专家,经鉴定,何刚挖到的“宝贝”都是国家重要保护文物。当中的银器,被定为二级甲文物的1件,二级乙文物11件,三级文物5件,一般文物2件。何刚3次往返故宫,将全部文物包括装文物的大缸交出。

“作为农民,把自家宅基地里挖出来的文物全部上交给国家,何刚是第一个。”故宫博物院文物管理处原处长梁金生说,元朝历史比较短,当时生产的银器少,后世存量也少,故宫没这方面的藏品。何刚捐献的这批元代窖藏银器,填补了故宫博物院藏品的空白。

为了鼓励与纪念捐赠者,何刚的名字被镌刻在故宫博物院专门为捐献者设立的“景仁榜”上。

命运多舛贫贱不移

当时捐献文物的数量之多,价值之重,让何刚成了当地的“名人”。在进京捐献文物的同年,年轻的何刚迎来了女儿的降生,但在一次家庭矛盾中,何刚的妻子一时生气拗不过弯儿,选择了轻生,留下刚刚学会走路的女儿。为了这个家,何刚从悲痛中走了出来,在亲戚朋友的撮合下迎来了第二任妻子。妻子是勤快麻利的人,从前杂乱零碎的家在妻子的规整下逐渐步入正轨。不久,夫妻二人又先后迎来了二女儿何艳华和小儿子何俊清。

家里人多了,开销自然也就增多了,5亩地已不能满足一家人生活的基本需要,何刚决定出去闯闯。作为普通农民,一没文化,二没技术,何刚走到哪都只能干临时工。那些年,何刚去上海搞过绿化,去山东当过建筑工,甚至还在江苏无锡收过一段时间的破烂……有一年暑假,何俊清与外出打工的父母难得地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生活真不是一般的艰辛,家里面也没啥钱,真的是啥都不舍得吃,父亲经常会拿些当地人的剩菜回来,给我们改善伙食。”何俊清怎么也没想到父母的打工生活条件这么差。

但不幸再次降临,何刚的第二任妻子又被查出罹患尿毒症。数额庞大的手术治疗费彻底压垮了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积攒多年的钱全部拿出来了,亲戚邻里能够借的也都借过了,再加上老的老、小的小,一大家人的重担全部压在何刚一个人身上。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妻子尿毒症不治去世之后的第三年,何刚的老父亲又查出股骨头坏死,双目几乎完全失明,生活也不能自理。还没有从妻子离世的阴影中走出来的何刚,那一段时间整个人几乎接近崩溃的状态。

在生活重压的极度窘迫之下,有的乡亲建议何刚去故宫博物院要“帮助”。何刚心里纠结,总觉得这“不道义”。后来,何刚生活窘困的消息传到北京,故宫博物院两次为他申请了10万元的“生活补助”。

意外身故各界悼念

2017年5月30日,何刚在一次工程意外中不幸身故。6月16日,故宫博物院网站发文悼念,称其为“对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作出贡献的无私捐赠者”。6月22日,故宫博物院为何刚举行追思会,这在故宫博物院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何刚的事迹经本报和其他媒体报道后,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人民网、新华社、中新网和环球网等中央媒体和齐鲁网、新疆网等地方网站纷纷转载,今日头条、新浪、腾讯、网易等网站也关注置顶。何刚的事迹在朋友圈被刷屏,大家以各种形式为何刚致敬送行。

“面对出土的19件珍贵银器,这位淳朴的农民拒绝了高额的经济利益,想到了国家,想到了国家文物保护收藏单位故宫博物院。只有每一位普通民众能倾心地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才能最安全和最有尊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对于故宫博物院来说,何刚不仅是一名饱经沧桑、性格刚强的普通农民,更是一位深明大义、既有觉悟又有感情的文物保护者和捐赠者。”

2017年6月20日,商水县委书记马卫东,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本磊看望何刚家属。马卫东见到何刚的父母,详细询问了两位老人的身体情况以及家中现在的生活状况。马卫东说,何刚同志作为商水县一名朴实的农民群众,虽然过着清贫的日子,但在利益的诱惑下不动摇,体现了一种深明大义的无私情怀,是对祖国的大爱,也是全县人民的骄傲。党和政府不会忘记,要大力弘扬这种自觉保护出土文物的行动,营造个人捐献文物的良好氛围,传播社会正能量。

“各级领导对父亲的褒奖让我自豪,社会各界对我们家的关爱让我感动。我一定以父亲为榜样,做一个正直、善良和有奉献精神的好人。”何俊清在电话中语气坚定地告诉记者。

教育家陶行知说:“人生为一大事来。”如何做个好人就是每个人此生要完成的大事。何刚无私捐赠的行为是一种朴素毫不自私的文物保护精神,是一种朴实无华的奉献精神,他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大事,他的义举将被后人铭记。

[ 责任编辑:李欣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