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说文解字新谭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周口晚报 2018-08-29 12:37:08 
分享到

■策划 王彦涛 李建成 ■作者 王殿卿 刘彦章 王亦兵

浮fú

“浮”字,在六书中属形声字,从水,孚声。

“浮”,从水,“水”为形符表意,表明“浮”字的意思与水有关,指漂在水上,即“不沉”。“孚声”,既标声,又表意。“标声”,表明“浮”字读音为“孚”(fú);“表意”较为复杂,兹作细说。

“孚”字的甲骨文,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的“爫”,是一只大手;下部的“子”,是一个小孩子。上下合在一起,表示用一只大手抓着一个小孩子。“水(氵)”“孚”为“浮”,意为一只大手抓着一个小孩子在水面学打漂。经过反复练习,即可学会自由划水前进,俗称“浮水”,又叫“游泳”。故“浮”字本义为人漂水上或物漂水上,换言之“浮”即为漂浮,漂在水或其他液体上面,与“沉”相对。《说文》:“浮,氾(fàn)也。”“氾”即为“漂起”之意。《广雅·释言》:“浮,漂也。”《玉篇·水部》:“浮,水上曰浮。”《诗经·小雅·菁菁者莪(é)》:“汎汎杨舟,载沉载浮。”意为杨木船儿漂荡荡,忽沉忽浮水中游。引文中的“氾”“汎”皆读fàn,现规范为“泛”。可见“浮”即指物体漂在水面或其他液体上,就像树叶在水面上浮动一样。后将意义扩大到泛指表面上的事物或情形。

关于“孚”在“浮”字中的表意作用,还有的专家认为“孚”是“孵”的省文,孵卵时禽在卵上,“浮”字喻意物漂水上。故“浮”字本义为“漂浮”。专家们的看法兹理易明,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的物体为什么在水中会漂起不沉呢?这牵涉到“浮”字的一个科学内涵问题。一切物体在水中都要受到水的向上托起的力量,这种力量在物理学中叫“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水的重量。如果它排开的水的重量大于自身的体重,物体就漂起来了;如果排开的水的重量小于自身的体重,物体就下沉了。这条规律是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发现的,故此叫做阿基米德定律。大凡略有物理学知识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物体漂在水面,一般写作“漂浮”;物体飘在空中,一般写作“飘浮”。这两种现象有类似之处,故这两个“piāo浮”常被混用,久而久之,人们习以为常,这两个词也就通用了。

“浮”在水上的,够不着底;“浮”在空中的,够不着地。两种“浮”意有共同的特点:根基不牢,飘浮不定,浮皮潦草,浮光掠影。故“浮”字或作“漂(飘)浮”常常用来形容人的性格轻狂、作风不踏实、办事不牢靠。例如轻浮、浮躁、浮泛等词,都有这种意思。

天上的浮云,飘忽不定,变化无常,古代文人就在诗文中用“浮云”比喻不值得关心和重视的事情,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有时还用来比喻变幻不定的世事,如杜甫《哭长孙侍御》诗:“流水生涯尽,浮云世事空。”

水上的浮萍,随水漂动,轻浮无根,古今文人多用它表达生活艰难、辗转漂零的感伤之情,如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中有“身世浮沉雨打萍”的句子。

“浮”,又为古水名,一条在河北省沧州地区,后湮。其流向大致与今南大排水河相当。《水经注·淇水》:“河东北,浮水故渎出焉。”另一条在河南省内黄、南乐一带,已湮。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直隶七·大名府》:“(内黄县)繁水,县东二十六里……即浮水也。”又:“(南乐县)繁水,……一名浮水。”

“浮”,亦为古州名,唐置,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唐书·地理志下》:“天授二年置吴、朝、归、浮等州。”

“浮”又为姓。《集韵·尤韵》:“浮,姓。”

踟蹰 chí chú

河南日报社老年诗社社长周广义曾问到“踟蹰”二字,特略考而陈管见。

“踟躇(chí chú)”,双声联绵字。古人把字之联缀成义者叫做联绵字,或曰把双音单纯词中的两个字叫做联绵字。这两个字声母相同的叫双声字,“踟躇”即属这类字。再如,“仿佛”“伶俐”亦是。两个韵母相同的字连缀使用,叫叠音字,如“阑干”“逍遥”等。也有非双声叠音的联绵字,如“玛瑙”“鹦鹉”等。此不赘述。

“踟”和“躇”在六书中均为形声字,从足,“踟”为知声,“躇”为著声,异体为蹰或躕。

“足”即脚,脚用于行走。“知”可视为“痴”省,有迟钝的意思;“著”亦为“厨”,可视为“蟵”省,为虫名。“踟躇”表示像虫子爬行一样行为缓慢。《玉篇·足部》:“踟躇,行不进也。”“踟躇”的本义是指徘徊不进。“踟躇”与“踟躕”,方言轻重有异,其迟疑不定之本义是一样的。“踟躇(chí chú)”亦作“踟蹰(chí chú)”“踟跦(chí zhū)”。马瑞辰通释:“踟蹰,双声字。《韩诗》作‘踌踷(chóu zhě)’,章句:踌踷(chóu zhě),踯躅(zhí zhú)也。《说文》作‘跱(zhì)’。云:跱(zhì),不前也。……又曰:蹢躅(zhí zhú),逗足也。《广雅》作‘跢跦(dài zhū)’……《释文》作‘踶躕(dì chú)’,字异而音义并同。”唐杜甫《又呈窦使君》:“漂泊犹杯酒,踟蹰此驿亭。”蒋光慈《北京》:“我,我是一个天涯的漂泊者,本不该在此地徘徊而踯躅。”唐白居易《食笋》:“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且食莫踟蹰,南风吹作竹。”元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严复《天演论》:“一名之立,旬月踟躇。”

“踟躇”还有逗留、歇息的意思。宋代欧阳修《再至汝阴三绝》之三:“十四五岁劳梦寐,此时才得少踟躇。”

“踟躇”,又引申为瞬间的意思。宋代苏轼《和刘柴桑》:“万劫互起灭,百年一踟躇。”

“踟躇”还有相互连接的意思。汉代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西厢踟躇以闲宴,东序重深而奥秘。”李善治:“踟躇,相连貌。”

“踟躇”,又指古代的承水刻漏之器。《初学记》卷二十五引《漏刻法》:“为器三重,圆皆径尺,差立于水与踟蹰之上,为金龙口吐水,转注入踟躇经纬之中。”

“踟躇”还为梭的别称。元代龙辅《女红余志》卷上:“梭,一名踟躇。”清代王士禛《蚕词》之三:“白苇与侬(nóng)作璘藉(lín jiè),黄金与侬作踟躇。”自注:“踟躇,梭也。”

[ 责任编辑:李欣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