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都时评
以女娲为始母 举办中华母亲节的思考
为了增进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笔者结合多方意见,对以女娲为始母举办中华母亲节进行了初步思考。 ...[详细]
2022-11-18提高免疫力共度时艰
防疫进行了将近三年,形势至今尚未明朗,尤其是近段时间,我市多个地方疫情反复,实行静默管控,区域内经济活动、个人社交不可避免受到影响,市民对于未来防疫走向有很多看法,抱怨之声时有耳闻。 ...[详细]
2022-11-17把疫情封控看作新赛道
面对疫情封控,我们应该怎么做? ...[详细]
2022-11-16从红旗渠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20世纪60年代,位于太行山区的河南林县(今林州市),曾经诞生这样一个奇迹——10多万人,历时10年,凭借着铁镐撬棍等落后工具,硬是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风餐露宿、日夜鏖战,斩断1250个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凿通211个隧洞,修成了一座总长达1500公里的水渠——这就是举世瞩目的红旗渠。 ...[详细]
2022-11-16蓝天就是我们开放的舞台
作为全国范围内唯一以“空中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国家级论坛,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将于16日在郑州举办,旨在围绕进一步深化豫卢经贸合作、推动航空货运枢纽建设合作走深走实、助力郑州航空大都市建设等话题展开互动、对话与合作,共同描绘“空中丝绸之路”的光明未来。 ...[详细]
2022-11-16莫把网络当成情绪宣泄场
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就建立健全网暴预警预防机制、强化网暴当事人保护、严防网暴信息传播扩散、问责处罚失职失责的网站平台等作出要求。对此,广大网友拍手称赞。 ...[详细]
2022-11-11用强有力的监督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新的征程,新的起点。作为驻市住建局纪检监察组的一员,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后,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在日后工作中必将牢记嘱托,坚守使命。用不忘初心的坚守,用勇于担当的作为,用强有力的监督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详细]
2022-11-11从延安精神中找准成长支点
10月27日,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奔赴陕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在瞻仰过程中,总书记强调,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详细]
2022-11-11发挥制度优势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不是一个新话题,它是一个老话题。实现共同富裕是自春秋秦汉以来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景,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列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更加凸显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 ...[详细]
2022-11-11推进周口人才强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建设人才强市是实施优势再造战略的重要支撑。 ...[详细]
2022-11-11打造独具气派的“考古豫军”
殷墟甲骨,记录中原大地的风土人物,述说古老中国的风雨历程;二里头遗址,隐藏着文明之源的“密码”,辉耀华夏之光;仰韶村遗址,勾勒历史脉络,中国现代考古学从这里诞生……河南是文物大省、考古强省,素有“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的美誉,面对先祖留下的宝藏,保护好、宣传好只是第一步,发掘好、研究好才是关键。 ...[详细]
2022-11-11“三个务必”践于行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激励中华儿女阔步新征程、奋进新时代,要求全党同志践行“三个务必”,谱写伟大事业绚丽华章。 ...[详细]
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