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扶沟:“恨不抗日死”的民族英雄——吉鸿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新周口客户端 2018-12-05 10:12:42 
分享到

“恨不抗日死”的民族英雄——吉鸿昌

在扶沟县鸿昌大道东段,有一片占地约6300平方米,由山门、广场和展厅组成的建筑群,即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巍峨壮观的仿古式门楼正上方,由江泽民同志在1995年亲笔题写馆名。广场正中央由花岗岩砌成的底座上,竖立着吉鸿昌将军戎装铜像。吉鸿昌将军纪念馆是省级文保单位,省、市青少年教育基地,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1895年10月18日,吉鸿昌出生于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13年,吉鸿昌加入冯玉祥部队,从士兵递升至军长,骁勇善战。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一个爱国的旧军人转变为共产主义战士,从此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

1933年,吉鸿昌同冯玉祥、方振武等抗日将领在张家口宣布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并任前敌总指挥兼第2军军长,率部向察北伪军进击,先后收复康保、宝昌、沽源等城池,并与日伪军激战七天七夜,一举收复塞北重镇多伦。这是“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首次从日军手中收复国土,举国为之振奋。

1934年,吉鸿昌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举为主任委员,准备在家乡河南发动中原暴动,向国民政府发难。11月9日,吉鸿昌在天津法租界遭军统特务暗杀受伤,被工部局逮捕。为置吉鸿昌于死地,宋美龄不遗余力,拿公款向租界行贿,将吉鸿昌引渡到北平军分会。11月24日,经蒋介石下令,吉鸿昌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时年39岁。

吉鸿昌时刻不忘“当兵救国,为民造福”的初衷,时刻铭记父亲“作官即不许发财”的教诲,并把这句话写在细瓷碗上,交给陶器厂仿照烧制,发给部下以勉励大家廉洁奉公。

1931,吉鸿昌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有一次,吉鸿昌要从美国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陪同的使馆参赞劝道:“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并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仔细地在上面写上:“I am a Chinese!(我是一个中国人!)”将其挂在胸前,走在美国的大街上,让每个人都能看到。

在刑场上,吉鸿昌用树枝作笔,以大地为纸,写下了浩然正气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并端坐在椅子上,命令刽子手到前面开枪,“共产党员要死得光明正大,决不能在背后挨枪!”

壮志未酬身先死,英雄精神贯长虹。1971年周恩来总理评价吉鸿昌时说:“吉鸿昌同志由旧军人出身,后来参加共产党,牺牲时很英勇,从容就义,要把他的事迹出书!”

1984年,在吉鸿昌烈士牺牲50周年前夕聂荣臻评价吉鸿昌说:“吉鸿昌烈士是民族英雄,将永垂不朽!”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评选活动中,吉鸿昌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吉鸿昌将军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纪念和学习吉鸿昌将军,就要弘扬他追求真理、坚定信念的崇高理想,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爱国思想,一身正气、公正廉洁的高尚情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吉鸿昌将军的英雄事迹一直伴随着扶沟家乡儿女成长历程,在新时期,正激励着75万扶沟人民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 责任编辑:张艳丽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