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鹿邑:以业兴镇的“杨湖口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新周口客户端 2018-12-25 12:46:11 
分享到

周口日报·新周口客户端记者李瑞才文/图

机器声隆隆作响,大型挖掘机正在刨土施工修整路肩、沟坡、坑塘,拆除破旧危房,平整空闲地、空宅基、空宅院;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挥汗如雨,忙着清丽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的杂物改善人居环境……深冬时节,走进鹿邑县杨湖口镇部分街道村庄,到处是一派如火如荼的劳动景象,让人切身够感受到乡村振兴的新萌动、新曙光。借着全市开展的“六村共建”东风,鹿邑县一个个曾经被“脏乱差”困扰的广袤乡村,经过持续集中整治,逐渐展现出词意般的田园风光。

“一棵野草”拉长农产业加工链条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如果说环境整治是美容养颜,那么产业兴旺就是强筋壮骨。近年来,地处鹿邑县城北侧的农业乡镇杨湖口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富裕、农村美丽”发展目标,立足得天独厚的交通便利、区域特色资源优势,不断创新形式,引导农民以合作、出租等形式,发展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经营的高效现代农业,把产业富民列为乡村振兴率先起步的突破口,把一家一户的农民串联一起,成立专业种植合作社,通过抱团取暖,拉长农产业加工链条,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奠定民富村强基础。

201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安徽亳州女孩王潘潘到杨湖口收购蝉蜕,发现这里的土地肥沃适合种根茎类中药材,便决定在该镇规模种植蒲公英。在她的带动下,短短的几年时间蒲公英等中药材种植便成为杨湖口镇的农业支柱产业,带动近千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

“我们以前在洛阳,后来听企业里的一个员工说鹿邑的地肥、人好,过来一看,土地不但肥沃而且连片成方,县里、镇里都支持,马上就决定在这里投资了。”说这话的是杨湖口镇的鹿邑万顷田农业科技开发公司董事长葛党辉,从事的是绿色供港蔬菜种植产业。2015年,按照“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他牵头在杨湖口镇吴小庙村成立国家标准绿色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园(鹿邑县万顷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村民2000多亩土地种植绿色食品直供深、港、澳,带动周边近千名村民到种植基地务工、一年四季有活干。

目前,该镇已流转土地总面积1.5万亩以上,其中蒲公英10500亩,白芍、白芷、牡丹、吉梗等其他中药材5000余亩,蔬菜瓜果2260亩、优质花生3390亩、优质大豆2910亩、小辣椒760亩、山药500亩;通过不断拉长农产业链条,从单一种植蒲公英出售中药原材料向蒲公英制茶、蒲公英面粉、蒲公英面条、蒲公英饮品、蒲公英化妆品等多元发展,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发展蒲公英种植3万多亩,实现从种植向“茶叶粗制-茶叶精制-茶叶销售”的“种产销一条龙”转变,衍生蒲公英炒茶等深加工企业51家、销售产值达数千万元。以特色蔬菜、中草药种植为“钥匙”,解决乡村振兴的“系统难题”;以产业带动、人居环境整治为“脊梁”,挺起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

“一只雏鸡”成为零污染养殖典范

“从考察、投资到申报完善各项手续、项目建成投产,镇党委政府全程跟踪配合,三天时间完成土地征收,这个养殖基地也算是创造了‘深圳速度’,市场前景广阔再加上镇党委、政府的贴心服务,我们有信心把这个项目做强、做大、做好,为杨湖口的产业富民、乡村振兴做出贡献。”该养殖企业负责人刘威是高集乡人,他走的则是一条高科技、零污染、生态环保的养殖之路。“土太婆”青年鸡——光看他养殖场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在“科技”和精准上下足了功夫。

鹿邑县土太婆青年鸡养殖基地坐落在鹿邑县杨湖口镇宋庄行政村郭河滩自然村,隶属于河南省众圣饲料有限公司。在采访现场记者看到,该厂区采用国外最先进的育雏育成设备,自动化上料系统,微电脑温控系统,大功率净水系统,智能通风设备,粪便定时自动传送、集中收集系统,让厂区全程实现无粪便、零污染。鸡舍保持四季恒温,室内的分层管道式供温系统可使上下层温差为零,使鸡体受温均匀,全程饲养的监控系统让幼鸡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

“青年鸡就是产蛋前的种鸡,我们公司接受大型养殖企业订单,从国内知名厂家引种鸡苗,在现代化车间内培育2至3个月,在产蛋前交付给养殖企业。” 刘威说,这个养殖基地占地118亩,分三期实施,全部投入资金6000万元,目前已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现已建成鸡舍5栋,每栋1200平方米,单栋可养殖青年鸡5万只,目前存栏10万只,计划投产40万只,年可出栏200万只,所产生的粪便一部分提供给鹿邑县高集乡润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做楸树林育苗肥料,一部分提供给周边其他绿色瓜果蔬菜种植企业做有机料肥。整个产业链一年可提供数百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几十名贫困人员在家门口创收致富。

“一顶蚊帐”托起贫困户致富希望

“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挣,不但能减轻家里的负担,还能照顾父母孩子,这种扶贫带贫模式好。” 王美是杨湖口镇陈庄村人,家中父母公婆年迈多病需要人在家照顾,仅丈夫一人出去打工挣钱,再加上两个孩子上学、给父母看病,曾是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非常困难。两年前经人介绍她进入金凯盛家纺扶贫车间务工,月收入3300元左右,很快就改变了家里贫困面貌,于今年3月光荣脱贫。

“我以前哪里都没去过,别说干活挣钱了,公司给我们在家里备了缝纫机,现在可以把活拿到家里做,不出家门,就可以每月挣2000多元,并且常年都有活干。”和王美不一样的是,贫困户孙艳红是因为丈夫去世,留下了她和一个智障儿子相依为命,仅仅依靠两亩地及亲戚邻居的帮助生活,日子过的很是困苦。在金凯盛家纺“扶贫车间”的帮扶下,孙艳红如今也顺利地摘掉了脱贫帽。当天在车间里看到她时,她正准备拿着需要加工缝制的蚊帐,在家边干活边照看儿子。

“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及留守妇女,只要报名一律录用,根据个人能力提供合适岗位,免费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变‘输血’变‘造血’;成为熟练工的贫困户,月收入均可达到3000元以上。”金凯盛家纺“扶贫车间”位于吴小庙村边,该公司负责人赵开军是杨湖口镇走出去打工、在事业有成后返乡创业的一个普通80后,他的公司总部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像这样的几百人加工基地附近有二三家,加工的产品一般是通过天猫、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在全国进行销售,实行网上实行统一下单、就近发货,这几个基地主要负责长江以北市场销售,公司去年年销售额已突破5000万元,解决周边村庄数千人在门口就业,带动100多户贫困户脱贫。

“一双布鞋”让村民变成产业工人

“在这里每个月可以挣3000多元,虽不如沿海城市挣的多,但从家里到厂里骑车几分钟就到,不影响做饭、照顾家。”秦梅英是鹿邑县杨湖口镇超琪鞋业扶贫车间对口帮扶贫困户,因两个孩子小再加上丈夫两年前得抑郁症需要照顾,所以不能外出务工,因此格外珍惜家门口这份工作。

超琪鞋业是杨湖口镇另一家以鞋面订单加工为主、与上海东嘉鞋业合作的外贸出口企业,年营业额达上千万。在该公司“扶贫车间”里,有30多名像秦梅英一样分别来自杨湖口镇周边的贫困和非贫困村的贫困户,对200多名留守妇女和贫困群众进行精准帮扶,是有名的“巧媳妇工程”示范加工点。该镇镇长刘新建说,超琪鞋业是全镇产业精准扶贫、带贫行动的一个缩影。杨湖口全镇目前已发展有工业企业24家,养殖户364户,规模以上养殖企业17家,专业合作社116家。这些产业均以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为帮扶对象,对贫困户开展免费技能培训,帮扶举措有效解决贫困户脱贫路上各种问题,为贫困户就业增收提供支持,让这些陷入贫困却不能改变生活面貌的农村妇女有活干、有固定收入,能幸福生活。

“一方产业”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要打牢、夯实产业振兴这个基础。只有产业振兴,才能增强乡村吸引力,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乡村聚集。” 该镇党委书记李耀坤表示,农村改革发展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梯次递进、持续发展的过程,特色种植养殖拉长产业链条解决更多人就业创收难题,一顶蚊帐、一双布鞋都能缔造数千万销售产值,充分说明农村大有可为、扎根农村一样可以闯出一片天。

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就是要率先优化提升产业人振兴发展,富口袋先富脑袋,产业抓实了就是生产力,抓细了就是凝聚力,抓强了就是战斗力,振兴大产业形成规模效应,着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村增值、农民增收,就能更好服务乡村发展、更好地带动乡村振兴,更好地推进城乡融合均衡发展。经过持续做大做强乡镇产业,目前杨湖口镇的河南玉龙食品(面粉)有限公司经过三期扩能,产品获得“河南名优品牌”称号,已成为全县产业纳税大户。2018年,该镇又引进投资960万元,占地面积6亩的华钰化妆用具项目建成投产,届时可安排工作400人,年效益在1千万元左右;引进的总投资3500万元的北京航天华晨机械有限公司和航天凯洁有限公司已在吴小庙行政村建厂;引进的亚辉服装加工和利民服饰两家服装加工厂在杨虎头行政村建厂;引进河南省耀辰化妆用具有限公司建成后可年产各类尾毛300吨,高中低档化妆刷80万套,年产值3000万元,实现利税400万,新增就业岗位2000多个。今后他们就是要在培育辖区种植、养殖以及服装、制鞋等产业加工企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下足功夫,进一步提升企业效益,增强企业辐射带动能力,激活农村经济,激发农业活力,早日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带动贫困户早日脱贫。


[ 责任编辑:马月红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