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太康县独塘乡多举措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合力脱贫攻坚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中华龙都网 2018-05-31 12:15:47 
分享到

中华龙都网讯(周口报业全媒体记者 高洪驰)太康县独塘乡结合自身实际,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积极开展有针对性帮扶,注重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让贫困群众成为脱贫攻坚的主角,从精神上挖掉“穷根”,从技能上增强本领,从引领上指明方向,积极营造“只要努力就能脱贫,只有努力才能致富”的良好氛围。目前,全乡已有286户贫困群众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稳定脱贫,走上了小康之路。

据了解,太康县独塘乡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27户,6361人。这些贫困户既是该乡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脫贫致富奔小康的主体。为使这些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独塘乡党委、政府在转变思想上下功夫,解决“不想干”问题。针对部分贫困群众安与贫困现状,缺少脱贫激情,宁愿“坐在门口晒太阳,坐在树荫下面打麻将,坐等政府送小康”等现象,该乡高度重视,积极行动,从解决群众等、靠、要思想入手,在全乡34个行政村相继建立新风协会、红白理事会,开办农民夜校、讲习所,大力倡导文明新风、醇厚民风,开展孝顺儿媳、最善乡贤、最美扶贫人、脱贫致富能人的评选和“接父母回家”活动。让群众感受到好吃懒做可耻,勤劳致富光荣,激励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真正做到心热起来、脑子转起来、身体动起来。变“要我脱贫”为“我想脱贫,我要脱贫”。白龙王村民宗西飞打麻将到了痴迷的程度,一度成了村里好吃懒做的反面典型。经过一系列活动的影响,转变了思想观念,改掉了嗜赌成性的陋习,经过自身努力摘掉了贫困的帽子。目前,全乡开办夜校22场次、讲习所30场次,其中,县委书记王国玺到所联系村白龙王村面对面开展群众座谈会4次,提振了人民群众信心,鼓舞了广大干群的士气。

在提升技能上下功夫,解决“不会干”问题。针对部分群众文化程度低、劳动能力弱、技术水平差等现状。为增强贫困群众脱贫本领,解决“素质贫困”问题,该乡充分发挥田间课堂、农民讲习所的作用,聘请有关技术人员开展实用技术、就业技能、脱贫致富等方面的培训、讲座,做到有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参训全覆盖。至目前,全乡已开展各类培训活动12次,培训人员4000多人次。让群众由不会干、不会干到会干、愿干的转变。赵庄村贫困户岳连华由于缺资金、缺技术加上家中有病人,家中连年入不敷出。开展一对一帮扶结对以来,帮扶人从外地请来专业技术人员为其讲授大蒜种植技术,解决种植难题。经过技术指导帮扶,他种植的大蒜喜获丰收,不但还清了外债,老母亲的病也得到了有效的救治。用他自己的话说“干劲更大、更足了”。通过开展劳务技能培训和发挥扶贫车间的带贫作用,有360多名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或拥有了自己的产业。

在组织建设上下功夫,解决“带头人”问题。结合村“两委”换届,按照“三有三带”标准,挖掘培养自身致富能力强、带动能力强,且有一定号召力的人员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作为村“两委”主要负责人选优先推荐。目前,全乡新当选的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中,平均年龄50岁,较上届平均年轻了10岁。有大专以上文凭的7人,致富带头人8人。他们年富力强、有干劲、信心足、带动能力强,引领大家干事、创业积极性高。白龙王行政村支部书记高伟山大专学历,且是当地养殖大户,在此次换届选举中脱颖而出,高票当选,为白龙王村的进一步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在稳定脱贫上下功夫,解决持续增收问题。结合“六村”共建,按照市场导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的原则,按照一村一品,培育主导产业,打造产业致富示范村,做大、做优、做强当地传统优势产业。目前,全乡已初步形成以袁桥村委依托的1000亩优质葡萄种植基地,以刘庄村为依托的1000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以庆丰收合作社为依托的小杂粮种植基地,以赵胡同村为依托的绿化树种植基地,以独塘西部乡镇为中心的万亩西瓜种植基地,以白龙王村为依托的现代化农业种植基地,培育发展产业扶贫车间8个,连接带动贫困户860户4200人。全乡有360户贫困户在多个产业上受益,为持续增收稳定脱贫奠定了基础。


[ 责任编辑:张蕾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