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太康2017一份亮丽的成绩单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中华龙都网 2018-02-25 19:58:07 
分享到




 

盘点太康2017

■全市重点项目个数、投资总额、年度完成投资额均居全市第1位。

■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9亿元,增长12%。主营业务收入486.7亿元,增长28.3%,增速居全市第1位。

■粮食总产112.9万吨,居全市第1位。

■成功举办2017年河南纺织高层论坛,纺织服装生产能力居全省县市级第1位,被授予“中国棉纺织名城”。

■建成河南省锅炉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太康锅炉”品牌价值达34.3亿元,进入中国区域品牌价值评价百强。

■2017年全县11人荣登中国好人榜,“中国好人”总数达28人,居全市第1位,上榜密度居全国之首。

■发放金融扶贫贷款4.89亿元,覆盖贫困户2.2万户,户贷率居全市前列。

■一产增加值完成额达59.2亿元、二产增加值成额达106.3亿元,增速位次均居全市第1位,生产总值增速全市第2位。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收入达551.8亿元,增长20.8%,增速居全市第1位。

■规模以上工业利润61.2亿元,增长19.6%,增速居全市第1位。

■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居全市第1位。 

■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税收收入增速全市第2位。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6.6亿元,增长10.3%,增速全市第3,总量居全市第1位。

■县工商局荣获河南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荣誉称号,系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0亿元,增长8.3%,居全市第2位;工业用电量6.76亿千瓦时,增长11.95%,居全市第2位。

■创新实施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三乡”工程,恒大集团捐建的学校投入使用;河南光彩集团计划投资30亿元的“水润君赵”田园综合体将为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太康方案”。

■“渔光互补”扶贫模式获省委副书记王炯批示肯定,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多元化产业扶贫的做法,得到副省长徐济超的批示肯定。强化驻村帮扶力量,在2017年全省第五次脱贫攻坚会议上受到王铁副省长的表扬。

■荣获河南省红旗渠精神杯,获得国家级“粮改饲”试点县和畜禽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

■太康道情首次参演中宣部和文化部共同主办的新年戏曲晚会;《张廷秀私访》作为“河南稀有剧目北京公益展演周”压轴戏在梅兰芳大剧院演出;县道情艺术传承中心获全国第七届“双服务先进集体”。

■全年没有发生重特大案、事件,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过去的一年,太康县委、县政府在周口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围绕“三高三优”要求,立足“争一保三”目标,2017年全市20项主要经济指标中,太康县取得10个指标第1位,6个指标第2位,1个指标第3位的优异成绩,部分指标居全省全国前列,高质量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脱贫攻坚“答卷”亮点纷呈

波光粼粼的水面,清澈透亮,隐约可见鱼儿游动;水面上,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整齐铺开,汲取着大自然的能量。

为充分发挥“渔光互补”效益,太康县制定了统一的坑塘整治规划方案:坑塘改造突出生态、安全、循环、持续理念,挖掘废弃资源,融合民俗文化,实现生态水产、休闲观光等功能,营造美丽乡村新景观。废坑塘在“渔光互补”中脱胎换骨,美丽呈现。

奏响新时代“渔光曲”,是太康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的一个缩影。2017年,太康县委、县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明确工作职责、健全帮扶机制、强化督查问责、狠抓政策落实、责任落实和工作落实,举全县之力推进脱贫攻坚。

强化工作保障,凝聚脱贫攻坚合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下设资金整合统筹、产业发展指导、集体经济发展等21个工作组,县四个班子领导任组长。二是精心谋划推进。按照国家和省市的工作部署,形成了目标体系、责任体系、政策体系、考评体系、奖惩体系,确保脱贫攻坚扎实有效推进。三是建立动态管理机制。组建脱贫攻坚档卡规范化建设培训指导组,对乡村扶贫专干、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进行培训,严格执行“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六步工作法。档卡数据质量综合排名位居全市前列。

健全帮扶机制,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一是强化驻村帮扶力量。在全县168个贫困村、585个非贫困村成立村级脱贫责任组,从全县优秀党员干部中选派驻村干部3765人,其中县派驻村第一书记217人,对贫困户实行一对一帮扶,严格落实召回和责任追究制度。在2017年全省第五次脱贫攻坚会议上受到王铁副省长的表扬。二是实施“1155”工程。每个县处级领导干部分包1个乡镇,打造建设1个脱贫“标杆村”,联系5户未脱贫贫困户和5户已脱贫贫困户。三是实施“1115”工程。充分发挥县产业集聚区企业优势,通过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与贫困家庭在校大学生签订帮教就业协议等。四是实施“54321”干部帮扶工程。正处级干部每人至少帮扶5户贫困户,副处级干部每人至少帮扶4户贫困户,正科级干部每人至少帮扶3户贫困户,副科级干部每人至少帮扶2户贫困户,一般干部每人至少帮扶1户贫困户,点对点帮扶。

围绕目标任务,奋力推进脱贫攻坚。一是政策落实显著提升。在健康扶贫方面,在全县建立起了基本医保、贫困户大病保险、县政府与中华保险和郑州颐和医院开展的补充医疗保险、民政救助健康扶贫全覆盖。在危房改造方面,对全县农村危房进行全面排查,做到应改尽改,不落一户。在教育资助方面,不断加大教育资助力度,对1.8万名贫困户在校子女进行了资助,发放资助资金1.25亿元。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空前。整合涉农资金44720.89万元,全面落实项目资金监管责任制。三是产业扶贫实现重大突破。建设扶贫车间和基地,建设“润太标杆”扶贫车间176个。实施金融扶贫,全县金融机构向贫困户发放小额扶贫贷款4.89亿元,户贷率72.23%,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居全市前列。

聚焦精准施策,脱贫攻坚亮点纷呈。一是政策宣传史无前例。“五个一”扶贫政策宣传做法,被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脱贫攻坚动态》(第110期)编发,每周六的“扶贫宣传日”做法得到了省扶贫办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进行了推广。二是社会扶贫协同推进。恒大集团投资近6亿元,捐建的家印高中、家印初中已投入使用,县医院高贤分院已建成;高贤温室大棚58栋、薄膜大棚48栋的蔬菜种植基地和500头的牲畜养殖基地已交付使用,链接贫困户600户。综合民营永兴医院为200户贫困户免费办理了就诊卡。光彩集团投资30亿元,正在大许寨乡君赵村建设近3万亩的“水润君赵”田园综合体。三是引导创业就业多样化。四是实施构树产业扶贫工程。编制了全国第一家构树产业扶贫发展规划,积极引进河南中科康构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全国最大的杂交构树育苗中心,实施“构树种植龙头企业+构树养殖龙头企业+富民公司+贫困户”模式。五是探索“渔光互补”扶贫模式。充分利用村集体废弃坑塘,实施美丽乡村新景观“聚宝盆”工程,在“聚宝盆”工程基础上,大力实行“渔光互补”产业扶贫新路径。此做法得到了省委副书记王炯的专门批示,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进行了报道。

抢抓春节有利时机,再打脱贫攻坚“组合拳”。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推进,在外奋斗的太康籍私营老板、企业家和成功人士越来越多,出于乡土情结和政策吸引,他们愿意帮扶困难老乡致富。太康县积极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仅“清集镇爱家乡志愿者协会”就募集爱心资金近3万元。同时利用春节大量外出人员返乡的有利时机,组织帮扶人员进村入户,讲解扶贫政策,发放宣传册、明白卡。县道情文化传承保护中心和县文联组成宣传队入村演出;县文联组织书法家为全县贫困户书写春联,把扶贫政策写进春联中;县妇联组织乡村妇联主席对“两癌”筛查政策进行宣传,并印制春联4万余套,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发放。为让广大困难群众温暖过春节,积极开展“大走访、大慰问、送温暖”活动。县四个班子领导带头对全县老党员、劳模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历届“十行百星”获得者、太康籍“中国好人”、各级道德模范人物、烈士家属、军人家属、困难群众等万余名人员,逐门逐户走访慰问,送去由太康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写的“紧跟中国共产党奔向小康新时代”中堂和慰问品、慰问金,营造温馨、和谐的节日氛围。

优良作风助推科学发展

如今在太康大地上行走,你会惊喜地发现:一尾尾小鱼吃着构树叶,在“聚宝盆”里畅游;一棵棵构树苗仿佛“摇钱树”,承载着群众脱贫致富的梦想;一个个扶贫车间生机盎然,一座座工厂炽热繁忙,一项项事业蒸蒸日上……

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太康县勇立潮头,吹响大干快上、追赶跨越发展的集结号,各行各业呈现出千帆竞发、比拼赶超的良好态势。

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太康县致力打造“两个标杆”,在竞相发展上争位次、在转型发展上做文章、在脱贫攻坚上见实效、在实干快干上树榜样,争做县域经济发展的标杆和优良工作作风的标杆,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干部作风转变迈上新台阶。

开展作风大整顿,促进作风大转变。用好“暗访、督查、问责”三把利剑,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保持高压姿态,敢于较真碰硬,加大干部作风大整顿工作力度。对于顽症痼疾,出重拳下猛药真刀真枪,刺刀见红。

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坚决整治懒政怠政、为官不为、“中梗阻”等问题,坚决整治和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2017年10月在垂直单位和部门开展“不受太康欢迎的人”评选活动,使垂直单位和部门干部作风更加过硬。

广大干部转作风,下基层、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用新理念、新思路谋划推动工作、破解发展难题,坚持定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以实干回报人民的期望。

优良的作风做保障,省市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在太康落地生根,太康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务实重干、敢于担当、加压奋进、跨越发展,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的标杆。

太康工业起步较晚,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处于全市“锅底”地位。2009年以来,太康县抓住产业集聚区建设这个“牛鼻子”,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创新引领驱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一年一个台阶,一步步走上全市领先位置。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裤装差异化面料生产基地、全国锅炉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试点县、中国棉纺织名城等一张张太康名片熠熠生辉。

产业集聚区创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了纺织服装和通用设备(以锅炉为主)两个百亿产业集群。目前,集聚区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入驻项目112个,总投资440.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3个,投产项目82个。先后被评为全省“十快”“十先”产业集聚区,晋升为二星级产业集聚区。

太康正向着全国锅炉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示范基地、千亿级纺织服装集群基地和全国纺织产业集群特色基地“三个基地”目标迈进,建成“五个园区”,即以润泰服饰为依托的“中国裤都”产业园区;以通泰纺织、万利源棉业为依托的全省纺纱规模最大的通泰纺织产业园区;以海盟织造、盛鸿纺织为依托的全省布料生产规模最大的盛鸿织造产业园区;以磊磊集团、昊晟纺织为依托的源惠中小企业双创孵化园区;以志豪锅炉、斯大锅炉为依托的全国有影响的特色锅炉产业园。同时完善服务功能,建设天顺纺织家纺商业综合体和三洋铁路物流集散中心两个市场,打造全国重要的纺织服装集散中心和信息中心。

“十三五”期间,太康以全面融入中原城市圈牵引太康战略规划实施,打造豫东重要增长极。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把太康打造成为周口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区。用大产业带动大发展,打造“中国纺织服装名城”“中国裤都”和“中部地区最大的纺织服装集群化产业基地”以及“中国锅炉之乡”。建设农业“两大”示范区,将太康建设成为粮食生产核心示范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

优良作风,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县委书记王国玺指出,干部作风大整顿工作开展以来,全县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做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顺应群众期盼,持续以零容忍态度,猛药去疴的决心,刮骨疗毒的勇气,坚定不移地推进干部作风大整顿工作,纠风治乱工作向深处发力。县长李锡勇强调,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敢于自我剖析、敢于自查问题、敢于自我完善,真正做到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切实形成全县上下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良好氛围。

“中国好人”成靓丽“太康名片”

1年,一个县竟涌现11名“中国好人。

2017年,11名太康籍的“中国好人”感动了亿万中国人。

滔滔黄河中舍身勇救落水同事的太康小伙李华南,民间反扒英雄郭祥生,十八年不离不弃用大爱唤醒植物人妻子的赵志发,义务开展红色宣讲的退休老人韩其功,义务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基层干部徐志刚,以及戏痴张天印、优秀志愿者姜颜颜、基层调解员张孟军、携妻驻村第一书记韩宇南、脆骨病救助中心发起人王军会、诚信企业家冯坤……

统计显示,“中国好人榜”活动开展以来,太康县28人入选,位列居全国县级前列;而2017年河南省86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太康籍人士占11人,占全省总人数的1/8强,“中国好人”上榜密度也居全国之首。

回顾28位太康籍“中国好人”产生过程,可以把时间追溯到2009年。当年,全县涌现出王文田、谢凤运、刘金行、徐军、衡明贞等5位感动中国的“见义勇为”基层人物;各类志愿服务爱溢银城,产业集聚区内多家企业势头强劲,农业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异军突起……一时间,说好人,议英雄,话模范,太康大地热潮涌动。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太康县主要领导提出了星级人物评选构想,其目的是通过搭建评选“十行百星”这一平台,引导广大群众崇尚好人、学习好人、争做好人,进而实现全面提升太康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凝聚广大基层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大正能量。

为发挥“百星”人物在社会生活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让草根英雄争当“明星”,助推乡村文明,太康县十行百星评选又创新采取“三推三评”方式。三推”即“三级推荐”,村民小组向村委推荐、村委向乡镇推荐、乡镇向县评选办公室推荐。“三评”即“三级评选”,村级开展孝顺媳妇、孝顺儿子、好婆婆评选,乡级开展好乡贤、好媳妇、好婆婆、乡级好人评选,县级开展“十行百星”评选。“三推三评机制建设,把寻找“明星”的话语权和决定权交给了群众,有利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更多群众都有上台领奖、人生出彩的机会。”太康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谢成营认为,此举客观上促进了乡村文明建设。

截止2017年12月,“太康好人”库收录好人9000多人,其中受到国家、省、市表彰的“中国好人”、“河南好人”、“周口好人”、“周口市道德模范”、“感动周口十大人物”就达80多人次。朱业德、顾新、王勇、焦阳光等28人被评为中国好人,方志欣被评为河南省道德模范,赵志发、武俊鹤等15人被评为周口市道德模范或提名奖……他们用大爱与执着践行着核心价值观,传播着社会正能量,不仅带动社会风气焕然一新,也助推县域经济实力显著提升,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生动实践和成功范例。

好人好报,才能凝聚社会正气,增强好人底气。对此,太康县创新关爱太康好人管理机制。从政治上关心。在干部提拔、职称和技能人才评定等方面,优先推荐“好人”,有2人当选省人大代表,61人当选县级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从物质上关怀。通过志愿者协会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奖励帮扶救助好人。由县文明办牵头,切实解决好人在工作、生活上的困难,65名身边好人低保问题得到解决。从地位上提高。大张旗鼓宣传,营造崇德向善氛围。把“十行百星”和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制成版面,在城区繁华地段灯杆广告位置长期悬挂展出;在县城谢安路设立“中国好人”主题宣传街。

县长李锡勇说:“不断涌现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正在成为聚集和释放正能量的源泉,并形成巨大的道德推动力和辐射效应。”

如今,在太康形成了崇尚好人、学习好人、关爱好人、争当好人的良好风尚,在全社会树立起好人好报的鲜明价值导向。“太康好人”从个体到群体、到现象、到品牌、到文化,引发了社会各界点赞。太康浓厚的人文底蕴,也为“好人辈出”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无论在家乡务农还是在异地务工,他们都在以自己的行为表率传承着爱国爱乡、助人为乐、扶危济困、见义勇为、自强不息等传统美德,维护着当今社会的公序良俗,树起了太康的良好形象。

县委书记王国玺说:“太康能够成为好人辈出的神圣土壤,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因素,但关键是我们创新工作机制,造就了一个有利于好人成长的社会环境。”

太康县“中国好人”已成为一张靓丽的“太康名片”。太康“好人之城、爱心之城、文明之城”的魅力日益凸显。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美丽”不留死角

“以前从村北头到村南头,街两边都是乱堆乱放的杂物、砖头,你现在再看看,这街道两旁多干净。”日前,记者在太康县大许寨乡格花李村采访,惊喜地发现村中面貌焕然一新,路边的群众不时地打招呼,对村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事赞不绝口。

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的深入开展,太康确定了全县环境集中整治义务劳动日,县委书记王国玺、县长李锡勇等县四个班子领导纷纷到各自分包贫困村,与干部群众一起参加清洁家园活动,挥锹铲土、清除杂草、清运垃圾,并到联系的贫困户家中,帮助贫困户打扫庭院。一些村为改善卫生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村“两委”的倡议下,采取户收集、村转运、乡镇处理的办法,建立环境卫生整治的长效机制。

在城区,结合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该县加快推进“双十五”、十件实事及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完成了银城路2.6公里污水管网的铺设,交通路东段、银城路中段的路灯安装,万城北侧道路的新建及河堤绿化,阳夏路北段、财鑫路南段新建及银城路中段的升级改造。

与此同时,太康县“两违”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展开。太康县委书记王国玺多次接待群众来访,多次批示县委督查室督办“两违”案件;县长李锡勇多次带队实地暗访乡镇“拆违”工作,深入了解各乡镇工作情况;指挥部办公室每周一、三、五召开乡镇长碰头会,通报评比乡镇工作情况,研判解决乡镇执法权、资金短缺、后期监管等相关问题。全县建立执法部门联动机制,成立由国土、城管、交通等执法部门参加的300人联合执法队,排出各乡镇“两违”拆除困难点、拆除时间清单,在指挥部统一组织下,全力实施“两违”拆除,始终保持对“两违”零容忍高压态势。

全市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百日行动”开展以来,太康县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围绕公路、村庄、集镇街道等农村垃圾清理行动,以“三无一规范一眼净”为标准,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迅速在全县掀起农村垃圾清理整治行动高潮。

突出上下联动,确保任务落实到位。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百日行动”攻坚指挥部,县委书记王国玺任政委,县长李锡勇任指挥长,明确一名副县长具体抓整改落实,牵头政府督查室、文明办、住建局等部门成立六个督查小组,每周开展现场督查、评比、排名。二是细化方案。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农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的通知》,结合我县实际,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以人为本、快速推进治理的总体要求,出台了《太康县农村垃圾清理行动工作实施方案》等3个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工作制度和奖惩措施。三是责任分包。全县23个乡镇分别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实行副处级领导包乡,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包区,村两委干部分包重要路段和重点区域,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肩上有担子的工作格局。

突出全面攻坚,确保工作推进到位。一是引入社会企业参与。充分发挥环卫市场化高效管理的作用,实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城乡一体化扶贫项目,投入脱贫统筹资金7500余万元,在乡镇引进专业化环卫公司,覆盖全县2236个自然村。二是迅速实现环卫设施全覆盖。广泛发动村民参与,优先录用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行政村人口3‰的标准配备保洁员,村庄保洁员招聘一批上岗一批,环卫设施设备到位一批分配布置一批。三是全面开展垃圾清理。各环卫公司和乡镇政府充分对接,克服气温低、大雪覆盖等难点问题,加快环卫人员、设施的配备速度和村庄、道路沟渠陈年垃圾清理工作,出动各类垃圾清运机械、车辆3000辆次,清理陈年垃圾2300余处。

突出宣传引导,确保氛围营造到位。县委、县政府和各乡镇相继召开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动员大会,县电视台开辟了“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专题栏目,村里利用大喇叭进行宣讲,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广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求。同时,通过制作宣传牌、墙体画、环保图,发放环境整治指导手册等形式,营造环境整治良好氛围。

突出规划引导,确保长效治理到位。一是编制垃圾治理专项规划。投入资金29万元,邀请河南省知名设计公司多次组织专家深入乡镇实地调查,参考镇志年鉴、十三五规划等资料,编制完成了符合太康实际的环卫设施建设、人员车辆配置等方面的农村垃圾治理长远规划。二修编城乡规划。加大了城乡各类规划的修编力度,完成了太康县城乡总体规划修编,开展20个乡镇的总体规划修编、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574个村庄规划编制。三是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出台了乡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组织、管理人员、考评奖惩办法,实施网格化管理,做到权责明晰、条块结合、点面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

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太康大地落地见效,补齐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的“精神短板”,太康县委、县政府还在全县开展“文明乡风提升行动”。以公益广告宣传、十行百星推荐评选、道德典型选树、弘扬善行义举、推动移风易俗、打造村史文化、群众文化活动、节日慰问帮扶等活动为载体,有效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互促共进,全面提升了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 

展望太康2018

幸福生活,都是拼出来的!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今年太康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方向,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突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城乡建设、棚户区改造和两违整治、环保攻坚、民生改善等关键点,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效益优于全市平均水平,奋力决胜全面小康,开启新时代太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65%以上,进出口保持平稳增长,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城镇新增就业6000人以上,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约束性指标完成市定目标。

2018年,太康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两个重点”,实现“五个突破”,争当优良作风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标杆。

“一个目标”就是:以脱贫摘帽为目标,打好脱贫攻坚战。尽锐出战,确保今年顺利实现脱贫摘帽,与全省、全市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两个重点”就是:以乡村振兴为重点,突出抓好“三农”工作。加快推进投资30亿元建设的水润君赵田园综合体,探索乡村振兴路子,为全省、全市提供乡村振兴太康方案。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突出抓好二、三产业。加快培育纺织服装和锅炉制造主导产业集群。争创全国锅炉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示范基地、全国纺织产业集群特色基地县。建设艺源纺织品交易市场和三洋铁路物流集散中心,打造纺织服装集散中心、信息中心。

“五个突破”就是:实现项目建设和开放招商新突破。落实项目服务专班机制,实行“三定三包”,定责任、定时间、定节点,包项目、包落地、包环境,提高合同履约率、项目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实现城乡建设新突破。加快水系治理项目建设进度,推进兰河生态小镇、引黄调蓄工程,打造水润太康;发挥全国绿化模范县优势,新增绿地298万平方米,打造绿荫太康;发挥两大产业优势,打造兴业太康;发挥太康道情优势,打造文化太康。实现棚户区改造和“两违”整治新突破。第一批改造白庄社区等6个棚户区。把2018年定为“两违”整治攻坚年、城乡环境卫生治理提升年,实现“两违”减存量、零增量;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实现人员、机械、管理三覆盖,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脏乱差”现状。实现环保攻坚新突破。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打造天蓝、水净、地绿的美丽太康。实现民生改善新突破。全心全意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就医、出行、文化、教育等需求。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评卷人。2018年,太康县委、县政府将继续带领全县100多万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汇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善作善成、久久为功,奋力开启新时代,谱写太康新篇章!(周口报业全媒体记者 马治卫)


[ 责任编辑:王丽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