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总理,我会多种粮、多打粮、打好粮!”

“总理,我会多种粮、多打粮、打好粮!”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周口日报 2015-02-04 04:01:07 
分享到

       核心提示:

       这几天,商水农民刘天华一直沉浸在幸福快乐中,因为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中南海的座上宾。

       1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界人士和基层群众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全国唯一的基层农民代表,刘天华受邀参加。

       会上, 10名发言的代表中包括陈道明、姚明等知名人士,刘天华最后一个发言。第一次走进中南海,又是零距离与总理对话,刘天华有点紧张。总理不时鼓励他并给予赞赏。总理的鼓励给了他莫大的信心。带着自己多年种粮的思考,他谈了对农业发展的期盼。在发言结束时,朴实的刘天华向总理深深鞠躬,郑重承诺要“多种粮、多打粮、打好粮”。

       “多种粮、多打粮、打好粮,为国家粮食安全多做点贡献是我最大的心愿”,刘天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刘天华在家乡扎根黄土地,创建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周边3个乡镇20多个行政村的3000多家农户,服务托管土地1万多亩,经营流转土地4000亩,种粮种出了大名堂、种出了一片新天地。

       记者 岳建辉 文/图

       “父亲说带我去北京玩两天,没想到他是去开会,参加的还是‘总理座谈会’。”今年1月26日的北京之行,刘计森虽然没有玩成,但却喜出望外,收获了另外一种心情,平添一份对父亲的敬重。这个22岁的90后,受父亲的影响极深,大学选择了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现代农业工程系“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立志毕业后当一个新型农民。

       刘计森的父亲刘天华是一位普通农民,他立足自己的家乡,瞅准发展的机遇,坚持辛苦的劳作,让自己的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成为一个集种植、土地托管、土地流转、粮食银行、农产品深加工、农机农技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他创建的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后获得周口市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河南省示范专业合作社、河南省种粮大户、全国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等荣誉称号……

       父亲努力打拼所取得的成绩告诉刘计森:农民,可以作出一番大作为;种粮,同样可以种出一片新天地。

       扎根土地,走上合作种植之路

       生于土地,长于土地,富于土地。1971年7月出生的刘天华是商水县魏集镇许寨村人,他和土地有着特殊的缘分。上世纪90年代初,高中肄业的他被招入魏集粮管所干起了临时工,间或做些粮油生意。

       2005年,政策的变化让刘天华失业了。起初,刘天华选择了外出打工。由于在粮管所上班多年,焦作一家面粉厂聘请他负责验质。正是在这家面粉厂,刘天华萌生了回家种地的想法。

       “面粉厂收购的是优质小麦,打出的也是优质高筋面粉,卖的价格高,当时我就想,能不能把这个小麦品种引进家乡种。”刘天华至今仍记得那个被命名为“西农389”的小麦品种。

       2006年,刘天华下定决心回家种地。当年的麦收时节,在自己家的田间地头,他的目光被跨区作业的收割机吸引了。“那个时候收割机还比较少,大家都是抢着掏钱请,价钱都是跨区作业的麦客定。”刘天华告诉记者。通过与麦客的交谈,他敏锐地意识到机械化对于农业的重要作用。于是,不顾家人的反对,刘天华先买拖拉机,后买联合收割机,一个秋收和一个麦收就赚了3万多元。

       看到刘天华挣了“大钱”,有条件的农户也跟着买农机,这样一来,村里的农机数量一下子增多了,甚至出现了富余。刘天华和几个农户一商量,把村里的农机户联合起来,南下北上进行跨区域作业。

       渐渐地,农机服务市场趋于饱和,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又造成农村老龄化和幼龄化,使得土地闲置或经营粗放成为农村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农机服务可以联合,种地能不能也联合起来?”刘天华又动起了心思。

       2009年6月10日是一个值得刘天华纪念的日子,在商水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这一天挂牌成立。一方面继续联合搞农机服务,一方面开始流转土地搞种植,以刘天华为理事长的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与土地打起了更深的交道。

       科技支撑,实现粮食高产稳产

       可种植并不像想像中那么顺利。由于缺乏技术支持,首次流转的400亩土地,在遭遇旱灾后,小麦大面积减产。首次种植小麦的失败,并没有让刘天华气馁,反而让他更加重视技术了。

       他吸取失败的教训,决定采取新的种植模式,与农业局、农科院等科研技术单位合作,建起小麦、玉米、大豆高产创建示范田,实行“统一种植、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质量、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推广应用高产优质品种、配方施肥、深耕密植、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新技术,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在农作物播种期,对托管土地进行统一施肥、统一耕种;在农作物生长期,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防治;在农作物成熟期,实行统一收获;在遭受自然灾害时,统一行动、统一防护。“软件”的更新换代,让合作社实现了粮食连年增产丰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着多年农机服务经验的刘天华始终认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为此,他不惜重金购买农机具,去年他更是花费20多万元购买了一台农用植保无人直升机,成为周口第一个买飞机的农民。刘天华还以农机具作价入股的形式吸纳社员的农机具,进行统一存放、统一保养、统一检修、统一调度。目前,合作社共吸纳大中型农机具60台套,成立了机耕队、机收队、排灌队、植保机防队,建起了农机库、配件库、维修间、加油站、培训中心等。这些农机具除完成本社农活外,还对外开展有偿服务和跨区作业,80%的收入归产权所有人,20%的收入留给合作社,仅每年“三夏”期间,合作社组织社员跨区作业,每台农机纯利润就达4万多元。“硬件”的保障到位,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化。

       在刘天华的努力下,合作社发展得风生水起。2012年7月,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随后,刘天华代表河南省在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经验交流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对此,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回良玉热情称赞河南的合作社干得好。

       托管种田,带领更多群众致富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妇女成为农村劳动力主体,导致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化,与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相悖。如何破解这个问题?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做法是实行土地流转或托管。刘天华说,农村“空心村”现状恰恰给合作社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针对有的农户家里没人种地,合作社以每亩每年800元的价格租地经营(全托经营);对没能力种地又怕失地的农民,合作社就采取托管方式代管麦季生产(半托经营),合作社每亩收取托管费460元(含种子、化肥、耕种、收割、打药、拔草等全部费用),其余粮食收成全部归农户。由于实行统一供种、施肥、防治病虫害,托管的小麦比农户自己种植可增产15%左右,平均单产1100斤以上,再加上品种优良,价格比普通小麦可高出10%。仅这两项增收,每亩就可多收200元到300元,农户实际托管价格只有260元至360元之间,所以比自己耕种还合算。这种托管土地、规模经营,达到了合作社和农民双赢。

       同时,合作社还顺应市场需求,用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推进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产生了合作社的规模效应。实行订单种植。天华种植合作社先后与河南省农科院、市县农业局联手,建成良种繁育基地2800亩,年供种1120吨,既保障了当地种植良种需求,又实现了入社社员增收。种子粮较普通小麦价格每斤高出0.2元,平均每亩增收200~300元。实行品牌经营。合作社注册了“天华”牌真空包装无公害芝麻叶,并开发生产“中华传统石磨面”,实行粮食深加工,延伸农业发展链条,挖掘更大效益;实行“粮食银行”。托管土地收获的小麦仍归农户,过磅后根据自愿储存在合作社,合作社则依照市场行情和群众需要,随时为农户兑换现金或小麦,实现利益最大化。

       看到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能带来增收,魏集镇以及相邻的项城市范集镇的不少农户纷纷加入到合作社中。目前,合作社已发展社员336名,经营流转土地4000多亩,托管土地10000多亩,辐射带动农户3000余户,真正成了周边农民增收的“聚宝盆”。

       敢说实话,他为种粮谋“福利”

       刘天华是一个敢说实话的人,他向副省长“要”烘干机一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那是2012年11月2日,全省农村土地流转座谈会在郑州召开,刘天华应邀参加。会上,省委常委、副省长刘满仓让他不念稿,掏心窝地提建议、找问题、说意见,为确保全省粮食稳产高产出点子。

       刘天华说,河南粮食怎么保,如何实现持续增产,关键是规模种植、规范种植,提高单产和种粮效益。实行土地流转发展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是一条可行之路。天华合作社对成员夏季小麦种植实行托管代种效果明显。

       刘满仓问,为什么秋季作物不能托管代种?

       刘天华实话实说,秋季作物不好管理,旱涝不均,风险太大。比如,2011年天华合作社托管代种500亩玉米,结果遇上连阴天气,玉米收获后虽然及时进行了晾晒,但还是发生了霉变,赔了几十万元。

       刘满仓问,用大型烘干机不能解决问题吗?

       刘天华回答,买大型烘干机要投资几十万元,又不在农机补贴范围内,合作社实在是没有能力购买,如果政府能出台政策解决秋作物烘干问题,不但能保证粮食安全,而且能稳定种田效益,潜力应该很大。

       听完刘天华的回答,刘满仓当即点名与会的省农机局局长解决这一问题。

       3天后,省农机局局长张开伦来到商水县魏集镇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调研,并决定由省里出资为合作社解决一台大型烘干机。

       同年12月19日,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新密市举行。会上,刘满仓发表讲话,再次称赞刘天华上次的建议提得好,并决定在全省推广使用秋作物烘干机。

       面对副省长,刘天华敢说实话。面对总理,刘天华同样敢说实话。在参加“总理座谈会”时,刘天华向总理李克强诉说了种粮的三个难题:种粮成本高利润低、贷款不容易、引进人才难。

       听了他的发言,李克强说:“粮食安全是国家的根基。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记者 岳建辉)

[ 责任编辑:范梦博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