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王云亭:从周口走出的首都名医

王云亭:从周口走出的首都名医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周口日报 2015-02-06 08:09:05 
分享到

    记者 吴继峰/文

  人物名片:

  王云亭,1965年11月生,河南项城人,汉族,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兼任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分会常委兼秘书长,北京医院协会副会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北京医师协会常务理事等。

从豫东乡村的懵懂少年成长为享誉业界的一代名医,从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普通医生成长为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王云亭的经历和跨越,可以说是一部不断进取的励志故事。

  聊家乡往事,聊医者仁心,聊职业生涯。不久前的一个上午,面对来京采访的家乡媒体记者,口才极佳的王云亭侃侃而谈。

  大学毕业 反哺家乡

  王云亭是项城市高寺镇人,1982年从项城一高毕业后考入河南医科大学,1987年大学毕业分配到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在项城工作的三年时光,至今让他记忆犹新。回忆起来,也让他感到受益不少。

  在项城工作的几年,王云亭从业务上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当时县级医院的医疗工作条件有限,不像在大医院,有点疑难问题有专家来指导,稍微弄不清楚的东西有大设备大仪器去验证。在县级医院就需要医生去思考怎么样去提高医疗水平,怎么样才能在现有的条件下给老百姓看好病做好手术。

  初出校门的王云亭,虽然经过了多年的系统医学理论学习,但缺少行医的实战经验。正因为自知经验不足,王云亭工作起来才更加谦虚和谨慎。经验不足就看书学习,看书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请教比自己资历深、水平高的老同志。

  王云亭告诉记者,那时他每次做手术之前,就自己先翻书,先把原来学的手术图纸拿出来看看,看完以后再和老大夫一块商量商量。到了手术台上,就一步一步一丝不苟地做手术,

  刚刚踏入社会,融入一个新的环境当中,怎么和科里的同事相处,怎么和病人打交道,对王云亭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一个磨练。

  当时,县级医院接诊的大多是些附近农村的病人,文化层次相对不高。如何才能用病人能听懂的语言,引导他们把自己的病痛准确地表述出来,从而针对这些疾病现象准确诊断病情,王云亭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总结,慢慢地就有了不少心得体会。

  武汉深造 再攀高峰

  如果不是对更加精湛的医术有着不断的追求,王云亭很可能不会离开家乡。大学毕业回到家乡,有份体面稳定的工作,熟人朋友也多,在一般人眼中已经算是成功人士了。但是,几年的工作经历,却让王云亭时常感到纠结和遗憾。有些本来大有希望的手术,由于自身医疗水平的限制,不敢轻易尝试。

  1991年,王云亭做出了自己人生中的又一个重大决定。那一年,他突破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决定报考研究生。但是考研对王云亭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毕业四年,他没怎么再看过外语。而要重新学习外语,也不像现在有网络,条件这么便利。发音、语法等等,全得依靠看教材,确确实实是个辛苦活。

  为了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当时医院里的医生在做完一台手术后通常要出去小聚一下。但是,王云亭却下定了决心,他推掉了所有这样的聚会活动,做完手术下了班就抱着书认真地复习功课。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王云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同济医科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

  读研期间,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医学知识,争取一切机会跟着导师参加手术实践。王云亭说,为了强化血管缝合技能,他先是用医用手套练习,后来拿小白鼠血管练习,最后解剖尸体练习缝合。

  五年的系统学习,让王云亭的业务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也让他有了更加广阔的人生舞台。1996年,王云亭获得博士学位,从同济医科大学顺利毕业。彼时,他有三个选择:可以留校,可以回河南到省级医院工作,也可以到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工作。

  不习惯武汉的饮食习惯,王云亭放弃了留校。而此时,中日友好医院承诺的出国进修机会,深深吸引住了王云亭。在医学生涯中,对精湛医术的不懈追求,一次次让他得到丰厚的回报。

  法国进修 赢得尊重

  1996年,王云亭来到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工作。1997年元月,他就被派到法国巴黎第十三大学Avicenne医院进修学习。王云亭的法语是自学的,看法语书能看懂,但说不好也听不大懂。刚开始到法国的一段时间,让王云亭感觉非常难熬。生活上,他忍受着孤独寂寞和乡愁的折磨。工作上,尽管去法国之前,王云亭已经做了将近二百个断指再植手术,但是因为只是进修医生的身份,他也很难有机会参与手术。很长一段时间,他只能在旁边观摩法国同行进行手术。

  好在此后不久,转机出现了。到法国两个星期之后,医院发生了医生罢工事件。很多医生为争取待遇罢工了,科里只剩下两个教授,要做手术连助手都没有。教授就问王云亭愿不愿意上手术台当助手,王云亭正好求之不得。王云亭擅长手外科,这位教授也是做手外科手术的。第一次上台手术,他们配合得非常默契,教授很高兴。

  罢工持续两个星期,在这期间,王云亭和法国的同行有了更深入的交流和配合。教授告诉他有些手术法国一般怎么做,王云亭也把中国的一些好的临床经验讲给法国同行。

  王云亭告诉教授,在中国,断指再植缝合一个手指一般不超过两个小时,而且手术效果不比法国的效果差。教授怎么也难以置信。因为同样的手术,在法国起码也要六个小时以上。教授说,要不你主刀一台手术试试吧。工作的接触,让教授对王云亭产生了信任。

  试试就试试,王云亭有这个自信。教授安排了一台手术,王云亭上台主刀,手术做得又快又好。教授现场观摩后,对王云亭大加赞赏。

  两周以后罢工结束,科里的医生们回到工作岗位。教授专门把他们喊到一起,向他们介绍王云亭,说这个中国来的王医生在手外科方面很有经验,大家值班的时候要多请他帮忙。

  王云亭用精湛的医术赢得了尊重。原来中午在医院食堂一块吃饭,科里的医生们也不怎么和王云亭打招呼。现在不但主动邀请王云亭同桌吃饭,还热情地把王云亭介绍给医院的其他同事。

  敬业奉献 不断进步

  1998年5月,王云亭结束在法国的进修交流工作回到北京。在中日友好医院工作期间,他先后任急诊科副主任,科教部主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但是,无论身在哪个岗位,他都把提高业务水平作为自己不变的追求。不论贫穷富贵,他都视患者如亲人。无论病情轻重,他都不会麻痹大意,而是始终保持着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农民工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农民工却很容易受到外伤。手指断了,肢体残了,每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王云亭都觉得很心疼。农民工干的是力气活,健全的手脚是挣钱的根本。作为医生,王云亭总是想方设法尽量保存他们断指的长度,尽快恢复肢体功能。

  2010年5月,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在工地开起重电梯时,因起重电梯突然出现故障,从高处疾速坠落,小伙子的胳膊被撕裂扯断。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如果胳膊残了,不光面临着生活不能自理、失去经济来源的问题,单单是心理上的痛苦就可能把他压垮。但是,小伙子的伤口是撕裂的,创伤面的契合度很差,而且血管、神经也都被破坏了。如果实施断肢再植手术,不但手术本身十分棘手,而且接活的条件也不充分。

  按照医学常规处理,这样的手术只能放弃。但是看着小伙子期昐的眼神,王云亭于心不忍, 他决定试一试。即便手术失败,至少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王云亭喊来骨科、显微外科的同事们一起研究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难题,最终确定了合理的手术方案。六个小时的手术,三天多的病房守候观察,最终小伙子不但保住了胳膊,而且基本恢复了功能。

  做好一例手术,对医生而言不过是履行了自己的职责,而对患者来说有时候就是给了他们新生,就有可能决定他们一辈子的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正因为此,2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王云亭从来不敢懈怠。

  医者仁心。王云亭说,病人不管是挂3块钱的号、5块钱的号,还是十几块的号,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患者只有面对医生才可能把自己的痛苦甚至是隐私说出来。那么当医生的就应该把每一个病人都当成亲人一样去认真对待。医生的工作确实很忙很累,但是人命关天,“我们不能以此为借口放松工作标准”。

  工作之余,王云亭还承担着很多医学科研项目,他牵头的科研项目经费加起来达3000多万元。目前,王云亭和他的科研团队正在进行一个国家自然基金的课题研究,主要是研究如何通过针灸刺激的方法促进创伤斑痕的软化恢复。

  采访结束的时候,王云亭充满深情地表达了对家乡的祝福。他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外工作这么多年,骨子里还是保持着父老乡亲们内敛谦虚、不断进取的特质。非常感谢家乡的养育之恩,希望家乡的建设一天比一天好,希望家乡的父老一天比一天过得更幸福。如果能有机会为家乡服务,必将义不容辞、竭尽全力。

  

[ 责任编辑:孙艳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