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作家刘庆邦:情丝凝聚笔端诉乡愁

作家刘庆邦:情丝凝聚笔端诉乡愁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周口晚报 2015-02-09 08:13:06 
分享到

    本报记者 杜少华

  他是作家“北京三刘”之一,被誉为“中国短篇小说之王”,从1972年开始创作第一篇小说,40多年来从未间断文学创作,迄今为止发表小说200多篇,出版40多种小说集,先后获鲁迅文学奖、十月文学奖等大奖。

  他就是从周口农村走出去的著名作家刘庆邦。

  作为曾经的农民,如今的北京作协副主席,在京周口人刘庆邦,从自己不断励志的人生中,得到了独特的人生感悟。把眼睛里的景观和心灵的景观,化为激荡人心、带有泥土芳香风韵的一部部力作。作家王安忆评价说:“读刘庆邦的文字,能体会到他对文字的珍爱,这是个如农民爱惜粮食般爱惜文字的人,从不挥洒浪费。”

  当上矿工走出农村

  眼前的刘庆邦,透着农民的质朴,平易近人,轻声细语,谈起文学他娓娓道来,说起生活他侃侃而谈,言语间给人一种亲切感,没有一点儿名家大腕的做派,亲切朴实的乡土气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1951年出生在沈丘县刘庄店镇刘楼行政村的刘庆邦从小就喜欢读书,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刘庄店中学。1969年,初中毕来后一心想上大学的他因赶上文化大革命而没能走进大学校门。 “没办法,只能回村当农民,正儿八经地挣工分,农村的活儿都干过,锄地、栽红薯、翻红薯秧等农活都干过,因此说写起农村生活一点都不陌生。”刘庆邦说。

  心中有梦想的刘庆邦不甘心就这样“窝”在农村当一辈子的农民,“当时,能走出农村的最大希望是当兵,”刘庆邦说, “但命运却给我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第一年体检,体验全合格,但政审没通过,原因是父亲曾在冯玉祥将军部下任过下级军官,文革期间父亲因此被打成反革命,在当时‘反革命’的帽子是很严重的。”在第二年征兵时,心有不甘的刘庆邦再次报名,但因同样原因没有通过政审。 “当时我很绝望,感觉这辈子就完了。在那个年代,有这样一个‘帽子’压在头上,农村孩子不会有前途。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坐在公社院子里泪流满面,哭了很时间,那种无助、无望的痛心,让我铭记一辈子。”刘庆邦说。

  没有如愿当兵,但刘庆邦还是等到了一个改变人生的机会。1970年,在乡亲们艳羡的目光中,曾吃过树皮的19岁的青年农民刘庆邦,被招工进城当了一名工人。“当时,新密煤矿(现在的郑煤集团)到村里招工,一个大队(当时村称大队)就有一个名额,我心想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于是就找大队长要求去。”刘庆邦说,到了煤矿以后,自己的命运发生了根本转变,这意味着从一个挣工分、分粮食吃的农民一下子变成吃商品粮的国家工人。

  才华初露赢得爱情

  沾了“能写”的光,原本被分到井下挖煤的刘庆邦进了煤矿支架厂,成为厂里宣传队的一名宣传员,负责采写通讯报道。因为“有才”,刘庆邦在这里谈了对象,成了家,同时也开始了自己的写作。“当时写文章的动力,源于对漂亮姑娘的追求,那个时代的漂亮姑娘爱的是才华,不是金钱。那时候写东西很大的动力就是写后拿给女朋友看,也因此获得女朋友的芳心。”刘庆邦说。

  8年的矿区生活成为刘庆邦无穷的创作源泉。 1972年他的处女作《棉纱白生生》就是一篇以矿工为题材的小说。这个小说描写了一位善良、勤劳、节俭的开风机姑娘。小说的主人公原型就是他的同事。这篇刘庆邦写给女朋友的处女作,在当时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没有地方发表,这一放就是6年。“没地方发表,我就把稿子放在一个箱子里,到了粉碎‘四人帮’后,我看到各种刊物活跃起来后,就想起箱子的那篇文章。时过6年,翻出来看后还是很感动,随后我重新抄了一遍寄给了当时的《郑州文艺》杂志社。很意外,文章发表在1978年《郑州文艺》的第二期,而且还在首要位置。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家的刊物对我的提携还是挺大的。”刘庆邦说,这对他是一个很大的鼓励,从此以后他就更加热爱写作了。

  新闻工作经历为创作提供素材

  几年后,能写文章再一次给刘庆邦带来了好运。因常常发表文学作品, 1978年,刘庆邦调任北京《中国煤炭报》成为一名记者,而这段记者生涯为他今后的写作提供了很大帮助。“从1978年到2001年,我当了23年的编辑、记者,新闻工作让我积累了素材,开阔了眼界,很多小说都是从新闻素材得来的。新闻是实,小说是虚。新闻是信,小说是疑。新闻是他,小说是我。我把新闻素材整理变成了小说。”刘庆邦说。

  新闻记者职业,让刘庆邦更关心底层的内心世界。2000年春节前,徐州某煤矿发生透水,很多矿工被困井下,那天漫天大雪,刘庆邦去报道矿难。那一天令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在门口等待父亲的小伙子。他问刘庆邦:“这次如果我爸真的不能出来的话,我能不能顶他参加工作?”这话当时就令刘庆邦心如刀绞。“这孩子要参加工作,必须要以父亲的死亡为代价……”后来,这个在他心里久久不能释怀的故事,被写成了一万多字的小说《雪花那个飘》。

  正是靠着多年的记者经历和煤矿生活的体验,刘庆邦创作出了小说《神木》,《神木》发表后反响比较大,获得业内广泛好评。该作品获得十月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后来这部作品改编成电影《盲井》获得了国际多个电影大奖。“《神木》的素材就是从新闻上得来的,那时候我们煤炭报发了一个题目就叫《疯狂的杀戮》通讯,就是报道了一个为了骗钱把一些无辜的人骗到小煤窑里打死的真实事件。我看了之后非常震惊就把这个事情写成了小说。”刘庆邦说。

  谈起在煤矿上的生活,刘庆邦深有感触地说:“矿区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19岁被招进煤矿,经历了很多,因此我在矿区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也成了我日后创作的源泉。”

  除了关于煤矿的小说,刘庆邦更多的作品是以家乡为主来创作的。著名评论家雷达先生这样评价刘庆邦的作品,“一半是季风一半是地火”。

  刘庆邦介绍说,季风指的就是乡土题材,地火就是指煤矿题材,我觉得用季风和地火来描写这两种题材挺好的,挺准确的。刘庆邦说:“乡土和煤炭有我用之不竭的素材。我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在农村长到19岁,农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农村生活是我创作的源泉,好多小说内容都是在农村的经历。我的作品中回望的作品占很大份量,而回望多是写农村的生活,写农村肯定写我的老家。我认为每个作家都有他的根,他的根就是他的乡土。写了乡村题材的长篇有三部,第一部叫《平原上的歌谣 》,是2004年出版的。第二部农村题材的小说叫《遍地月光》,它是写文革时期地主富农子女的命运。去年11月出版了一部农村题材的小说《黄泥地》,这是贴近现实的一部小说,主要是写乡绅文化的。还有大量的短篇、中篇小说也是农村题材。煤矿题材也很多,如果说农村题材的长篇我写了三部曲的话,煤矿生活的题材也写了三部。”刘庆邦写的与煤矿有关的作品很多,他荣获老舍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的作品皆反映的是矿工的生活。

  热爱故土 笔端家乡情结浓

  “我的家乡在农村。那里用粮食、用水,也用树皮和草根养活了我,那里的父老乡亲、河流、田陌、秋天飘飞的芦花和冬季漫天的大雪,都像血液一样在我记忆的血管里流淌,只要感到血液的搏动,就记起了那块生我养我的土地。”刘庆邦说。

  刘庆邦把深厚的故土情结全都融入了他的作品中,他有一半以上的作品是以家乡沈丘南部乡镇农民生活为蓝本,采用素描的手法把方言俚语、故事场景运用到小说里,给人营造出一种原汁原味的乡土生活。《告别泥涂》、《大姐的婚事》、《留守的二姐》、《在夜晚的麦田里独行》、《石榴落了一地》等等一大批小说都是写身边的人和事,这些作品富含浓郁的乡土气息。作品中,游子那种对家乡、对亲人深厚、真挚、朴实的情愫表露无疑。

  刘庆邦每年都要回老家省亲,从中回忆家乡生活,他把老家的变化放在心底。他说:“现在都提倡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如果一个作家是从农村走出来的,那么他最好的深入生活的方式就是回到老家。”

  刘庆邦生活在一个农村的大家族里,他们家族在村里有很高的威望。中学毕业因煤矿招工,他离开了养育他近20年的农村。刘庆邦深情地说,就是家乡这片土地为他提供了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家乡人的生活场景在他的脑海里时时回放、时时咀嚼。他说家乡的话语就是小说创作的母语,家乡的语言非常有韵味,如果能把家乡人的对话整理出来,就是一篇很好看的小说。在他的乡土小说里,大多对话或对白使用的是地道的乡土语言,听起来亲切自然。而南方人似乎就没有这种语言优势,他们的对话常常让人听不懂,只能翻译成普通话,不过这样就变味了。所以,南方作家的作品很少用方言在作品中对话。家乡语言也成就了刘庆邦如今的创作。

  刘庆邦创作的另一个源泉就是曾经的苦难生活。刘庆邦经历过饥荒,吃过柿树皮,那时的贫困和饥荒在他的头脑里至今挥之不去。他的中篇小说《平原上的歌谣》就是描写家乡遭受自然灾害的故事,后来这部作品获得了《人民文学》的大奖。“写这个题材的原因,是想让人们保留历史记忆,不要这么早就遗忘这些惨痛的教训,一个民族要是失去了记忆,那是非常悲哀的。作家如果不能承担起帮助民族保留记忆的责任,就愧对作家这一称号。” 刘庆邦说。

  刘庆邦是个高产作家,他的作品全是写的小人物。近年来他仅发表的短篇小说就多达200篇,在文坛,刘庆邦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对于‘短篇小说之王’的美誉,我当不起。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可以有球王、拳王,但写小说没有王。“刘庆邦谦虚地说。

  寄语文学青年 满怀激情勤习作

  凭着出色的作品,刘庆邦先后获得过老舍文学奖、路遥文学奖等多个国内文学大奖。面对荣誉,刘庆邦说,不管获多少奖,写作还是要勿忘初心。“得奖多了反而不考虑怎么写能获奖,现在就是享受写作,以一种更放松、更自由的心态,更加贴近人物、贴近心灵、贴近艺术地创作来写自己的所感所思。

  对于怎样才能更好地去写作,刘庆邦说出了自己想法。他说:“第一,你必须热爱写作。第二,要用劳动的观点对待写作。写作是一种劳动,与矿工挖煤、农民种田一样要持续劳动,而且要勤劳。第三,是要用学习的观点对待写作,我们每一个作品都是在习作。第四,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论你在什么情况下,不论你得到了什么样的荣誉,或者说得到什么样的职务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第五,叫知难而进,也可能会越写越难,但是我们要知难而进。第六,要有一个好身体,身体不好会影响生活、工作,创作需要激情。”

  如今,刘庆邦创作的笔触,已经不只限于矿工和农村,开始深入到城市。“保姆在北京”系列短篇小说,是刘庆邦创作新方向。他说,目前中国在城市生活的人占到全国人口的一半还要多。作为现实主义作家,刘庆邦捕捉到这一历史性的变化,并尝试从保姆入手,以较小的“切口”,来反映中国城市化的宏大命题。

  访谈结束时,刘庆邦表示,今后他还将继续关注家乡,多写一些家乡的题材,让更好的人了解河南、了解周口。

  人物名片

  刘庆邦,著名作家,1951年生于沈丘县刘庄店镇。他当过矿工、矿务局宣传部干事,《中国煤炭报》编辑、记者、副刊部主任。现为中国煤炭作家协会主席、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著有长篇小说《断层》、《远方诗意》、《平原上的歌谣》等,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走窑汉》、《梅妞放羊》、《遍地白花》、《响器》等。短篇小说《鞋》获1997至2000年度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神木》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根据其小说《神木》改编的电影《盲井》获第53届柏林电影艺术节银熊奖。他曾获北京市首届德艺双馨奖。

[ 责任编辑:孙艳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