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张一:妙笔绘77位开国元勋神采

张一:妙笔绘77位开国元勋神采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周口晚报 2015-03-06 09:44:10 
分享到

  晚报记者 宋风 文/图

  1955年共和国将帅大授衔,这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已经过去60年。岁月沧桑,那些曾经英姿勃发的开国元勋,身影渐行渐远,在人们记忆中逐渐模糊。为了留住他们的音容笑貌,周口籍画家张一历时三年时间,在北京为77位开国元勋绘制油画肖像,供后人观瞻。

  张一出生在周口黄泛区农场,祖籍商水,自幼喜爱绘画,并接受了系统学习。为了生活,他曾告别画笔;为了理想,9年前再度回到画室,潜心钻研。在数年时间里,他的画技和人生感悟得到双丰收,终成享誉业界的油画大家。其创作了大量的人物肖像画,被国内外艺术机构、知名企业及个人收藏。

  自幼喜爱绘画

  1970年,张一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在黄泛区农场二分厂学校担任校长,母亲是一名高中毕业生。张一的母亲是个心灵手巧的人,绣枕头、做鞋子、剪纸样样精通,亲邻经常为此请她帮忙。在张一的记忆中,小时候,他经常看到母亲在油灯下给别人绣枕头、做虎头鞋。

  张一四五岁的时候,就学着用铅笔帮母亲在做手工的布料上画梅花和喜鹊。

  “当时农场有好几个分厂,每个分厂只有一所学校,其中包括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我的父亲在当校长的时候,负责在学校里出黑板报、写标语。我就在一旁帮着他画红旗和红缨枪的插图。”张一说。

  在父母的影响下,张一从小就喜欢上了绘画。他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学着画毛主席、孙中山、宋庆龄等伟人的肖像。张一说:“当时,邻居们家里喜欢挂毛主席肖像。如果买的话,每张肖像要两角钱,为了省钱,邻居们会请我画一张毛主席肖像。画完以后,我父亲再用毛笔写一副对联,邻居们就可以挂在家里了。”虽然年龄还小,但有时候他一天要画好几张。以至于当时张一邻居家中挂的毛主席肖像,有一半以上都出自他的画笔。

  张一画得好,是因为练得多。他说,自从他上了小学,语文教材就成了他的绘画册。“语文教材里面,基本上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书上的每个插图我都会照着样子画几十遍。画完以后,会把这些画送给班里关系好的同学。”张一说,与此同时,他每天乐此不疲地画同学的肖像,甚至老师在讲台上上课时,他也会偷偷画老师的肖像。每当学期结束后,翻看自己的作业本,他都会发现,作业本上所有空白处全被他画得密密麻麻。热爱真是达到了忘我的境界,炎炎烈日下,好像从没感到过热。

  成为绘画“小名人”

  上世纪70年代,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分子被下放到黄泛区农场,带动了农场的文化氛围。在张一看来,那个年代的黄泛区农场,文化氛围非常浓厚。

  “当时,农场每年都要举办好几次画展。我7岁时第一次参加农场举办的儿童节画展,拿到一等奖;作品又被送到周口地区,参加地区的画展也得了一等奖。”张一说,他还记得,当时他画的是一个小运动员跳远的情景,奖品是书包和文具盒。第一次获奖,让年幼的张一得到很大鼓励。在今后几年黄泛区举办的儿童节画展中,张一均获得一等奖。

  因此,张一成了当地的“小名人”。每到市里有绘画比赛的时候,文联工作人员就会骑着自行车,用胳膊夹着一大摞画纸,到张一家中让他画几幅画,拿到市里代表泛区农场参加比赛。

  画画的爱好伴随着张一的童年。虽然在画技上已经领先很多同龄的小朋友,但是他在13岁之前,一直没有受到过“正规训练”,完全是自学成材。

  接受系统学习

  张一第一次正规学习绘画,是在1983年。当时的淮阳师范开办了两个美术实验班,在全市各县摸底,寻找会画画的少年。张一被黄泛区农场推荐到了淮阳师范开始为期半年的学习。

  “当时的淮师师资力量非常强,教我们画画的是几名老画家。即使现在在大学里面,也很难找到绘画实力像他们那样强的教师。”张一说,在淮阳师范学习的半年时间里,通过老师的讲解,他对绘画有了系统的了解,第一次对绘画有了真正的认识,知道了什么叫素描、什么叫速写。时至今日,在创作过程中,当年淮阳师范课堂上老师的教诲还经常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离开淮阳师范后,张一在商水上了两年高中。即将升入高三,面临复习考大学的关口时,张一遇到了一个转折。1986年,济南军区到张一所在的中学招募有绘画特长的学生到部队从事文化宣传工作。得知入伍后仍有进入高等院校深造的机会,张一去了部队。

  经过三个月的新兵连训练,张一被分配到济南军区某部宣传处工作。在这里,张一的日常工作是拍照、摄像和为军报画插图。张一说,自从进了部队,他每天都在练习绘画。在此期间,他意识到自己的画技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他曾两次向部队领导提交申请,希望前往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

  “后来我才知道,我提交的两次申请都被领导压下来了。当时我所在的部队非常需要做宣传工作的人才,部队领导惜才,才把我留下来。”张一说,为此,他还和部队领导闹了情绪。

  1988年,张一进一步学习的心愿得到满足,部队安排他到山东大学美术系进修。张一深知,这样的机会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部队领导并不是没考虑到他今后的发展。

  在校期间,他还前往济南军区美术创作室向著名的军旅油画家高仁岐系统学习了油画。“油画讲究写实,人物肖像画得非常细腻、厚重,需要一定的绘画基础,还要懂得人体结构、明暗关系等等,是一种非常系统的创作方式。”自此,张一对油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90年,张一向部队申请退伍。离开部队的第二年,张一进入河南大学美术系继续学习。

  暂别绘画领域

  张一说,在学校可以学到理论性的东西,但是要创作出一幅震撼人心的作品,没有一定的社会实践和积淀是做不到的。

  然而,张一为了他所说的社会实践,却将画笔放下了十几年。

  从河南大学毕业后,张一很快娶妻生子。为了维持小家庭的经济开支,张一当过职员、开过公司,也给装修公司做过室内设计。因为有绘画基础,张一设计的方案也曾被我市多家大型宾馆、单位采用,一时成为周口本地小有名气的设计师。

  这样的生活,一直到了2005年。时年35岁的张一,觉得中年的自己很迷茫。扪心自问一生中最想做的事是什么?思来想去,还是画画。

  张一告诉记者,有件事对他触动很深。2005年时,他所在部队的老首长退休后到周口看望他。老首长见到张一后,对他说:“我一直认为你还在绘画领域做老本行,现在肯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你把你的作品送给我一幅就行。”

  老领导的态度让他明白,在多年前的战友心目中已经对他有了难以动摇的“定位”:他本来就应该是个画家。殊不知,他在多年前就已经放弃老本行。对此,张一暗自觉得惭愧。

  2006年,张一到山东曲阜游玩,在庄严神圣的孔庙里,强烈的文化氛围让张一再次陷入对今后的思索:这些年来,我在追求什么?

  重新拿起画笔

  答案不言而喻。回到周口后,张一放下手中的工作和生意,重新拿起画笔,踏上追求理想的道路。

  那个时候,张一已经有了很多朋友,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是个画家。面对张一突然转型,他的朋友也给了他很多支持和鼓励。

  接下来的五六年时间里,张一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练习。有时候每天要画18个小时。“画画的时候不会觉得累。不知不觉中,时间会过得很快,早晨起来倒一杯水放在身边,水还没喝完,天已经黑了。当我放下画笔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累得不想动了。”张一说,这期间,他曾经晕倒过两次,后来去医院检查得知,晕倒是大脑缺氧导致的。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坐在画板前,还让他患上了颈椎病。

  张一认为,自己的绘画技术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得到了飞跃性的提升。在练习的过程中,他还经常思考人生,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爱生活爱烹饪

  “如果我不是个画家,也一定会是一个生活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一如是说。

  交谈过程中,记者发现,张一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他喜欢与朋友相伴,听到朋友对他的赞赏他会觉得很兴奋;他热爱美食,并提出一个优秀的“吃货”应该会自己烹饪美食(原话是“吃”而优者“做”)的观点。

  自从“转行”变成了画家,张一的朋友们经常上门让他帮自己画肖像,或是替亲朋好友求画像。张一非常乐意效劳,不但免费替人画肖像,画完以后还要把画像装裱好;朋友来取时,还亲自动手,准备一桌饭菜,与他们开怀畅饮。

  “看到朋友拿着我的画以后,那种按捺不住的兴奋,肖像画还成为饭桌上大家聊天的主要话题,对我是种鼓励。”张一坦承,为朋友画画,就是为了得到朋友的赞美。虽然为人画像不收钱,还要请他们吃饭,但是张一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为开国元勋画肖像

  张一的画先是在朋友圈里受到热捧,随之美名远扬。2011年,在南京的一次画展上,张一结识了开国上将刘亚楼将军的女儿刘煜鸿和开国上将陈士渠将军的儿子陈新。应他们的邀请,张一为刘亚楼将军和陈士渠将军画肖像油画。

  画作完成后,两位将军的子女对张一的画非常满意,并且在开国元勋子女群体中大力推荐张一。此后,邀请张一为父辈画肖像的开国元勋子女越来越多。在交流的过程中,张一和他们中间的很多人成为好朋友。

  “这些开国元勋子女如今大部分都和我们一样,成了普通市民,过着跟平常人一样的生活。他们希望我用画笔,把开国元勋的形象记录下来。”张一说。

  2012年,中国部长将军书画院委托张一为57位开国上将画肖像,并计划在2013年下半年集中展览。后张一接受绘制开国十大元帅、十大将的创作任务,并在2014年基本完成创作,计划在今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首先在北京展出,然后到全国各地巡展。

  张一告诉记者,历时三年的开国元勋系列肖像的绘制已经进入收官阶段。目前他收到世界华人协会邀请,将在未来的三年时间里,以“旗袍”为主题,创作不低于20副两米以上的巨幅画像,由世界华人协会牵头,举办世界巡回展。该系列作品也将会在北京、上海等国内各大城市展出。

[ 责任编辑:李欣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