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朱海彬:266件藏品捐赠中国美术馆

朱海彬:266件藏品捐赠中国美术馆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周口晚报 2015-03-20 10:34:31 
分享到

朱海彬(前)在北京民俗博物馆讲解

朱海彬展示捐赠证书 

  晚报记者 张洪涛 文/图

  第二十期

    他出生在豫东太康县的一个收藏世家,家中三代人均喜爱收藏。

  他受家族影响,耳濡目染,少年时就对收藏产生浓厚兴趣。

  他的收藏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捡漏”与“打眼”给他的收藏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

  他从收藏铜钱,到收藏邮票,再到收藏古陶瓷,多年来在收藏领域的摸爬滚打,已收藏了3000多件古陶瓷,成为国内古陶瓷收藏的大家。

  他为了让更多收藏爱好者共同学习、研究自己收藏的古陶瓷,两次共向中国美术馆捐赠266件中国古代陶瓷玩具作品,这些捐赠的古代陶瓷玩具作品涵盖了汉唐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对丰富国家民间美术收藏具有重要意义。

  2月3日,在北京市民俗博物馆内,记者见到了这位古陶瓷收藏家——目前为北京国博文物鉴定中心瓷器鉴定专家的朱海彬。采访中,朱海彬讲述了收藏的心酸和乐趣,语中透露出对收藏的爱好和对家乡周口的深情眷恋。

    1 收藏是一生的爱好

  第一次见到朱海彬,可以用“偶遇”来形容。当时,记者正采访人民美术创作院院长李德哲,无意中看到一个中年男子坐在一旁默默观察。当时我们只知道这位中年人是李德哲的朋友和老乡、是一位收藏家,竟不知道他就是第二天要采访的对象。也因此,谦虚、低调成了朱海彬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2月3日下午,北京民俗博物馆内,朱海彬早早地站在博物馆的院子里等待记者的到来。眼前的朱海彬,短发,略显消瘦,一身休闲装,显得精气神十足。

  “之所以让你们到这个博物馆来,是因为我曾向这个博物馆捐赠过37件古代陶瓷玩具文物,为此这个博物馆还举行了一场名为‘童年恩物’的古代陶瓷玩具展览……”说起要在北京民俗博物馆接受采访的缘由,朱海彬说,这样可以让大家亲眼目睹他收藏的成果。

  随后,在这个博物馆的一个展室内,记者见到了朱海彬捐赠的部分陶瓷玩具文物。这些陶瓷玩具个头并不大,有的色彩鲜明亮丽,有的造型精致可爱。人物的一个小小眼神都被刻画得惟妙惟肖,让人惊叹之余,更加感受到古人制作技艺之精湛。“这些古代陶瓷玩具,只是我众多收藏的‘冰山一角’。我捐赠这些陶瓷玩具,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我的收藏。我认为,这也是一种享受。”朱海彬告诉记者。

  “收藏是我一生的爱好,没有收藏,我的人生就会没有意义!”谈到收藏的初衷,朱海彬介绍,他出生在一个收藏世家,爷爷喜欢收藏字画和陶瓷、父亲收藏明清瓷器。受他们的影响,朱海彬在上小学时就喜欢上了收藏。

   2  无偿捐赠300余件藏品

  朱海彬随身携带的三本红色证书,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这是2012年、2013年和2014年,朱海彬向中国美术馆和北京民俗博物馆捐赠古代陶瓷玩具时获得的捐赠证书。

  “我2012年和2013年两次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了266件藏品,2014年又向北京民俗博物馆捐赠了37件藏品,三次一共捐了303件藏品……”朱海彬介绍,这批精美的古代玩具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部分作品存世量稀少。更为重要的是,这批作品体系完备,涵盖汉唐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对于丰富国家民间艺术品收藏具有重要意义。

  在捐赠仪式上,中国美术馆的负责人高度评价了朱海彬在市场和商业大环境下,自愿将家族几代收藏捐献给国家的思想境界和奉献精神,同时肯定了这批古代陶瓷玩具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他代表中国美术馆对其捐赠义举深表敬意,还承诺,中国美术馆将担负起保管、展示好这批作品并使之永传后世的职责。

  当时,有学者这样评价朱海彬的捐赠,这些古陶瓷玩具不但在古代陶瓷玩具方面帮助国家收藏形成更为完整的历史序列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将有助于文化史和艺术史上相关研究工作的推进和发展。

  朱海彬说,这些藏品都是从古玩市场或者熟人手中收集来的,本来就是社会的财富。他只是把这些社会财富捐赠出来,让更多人看到这些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自己收藏,只一个人去欣赏,应该捐赠给国家一部分,让收藏爱好者共同研究学习。我捐赠这些收藏,也得到了父亲的同意。”朱海彬介绍,在国外,捐赠非常普遍,经常有收藏家把收藏品捐给国家,他只是做了一个收藏家该做的事情。

    3  少年时迷恋上收藏

  今年已经41岁的朱海彬,出生在太康县城关镇一处普通的民房内。从记事起,他就经常能在家中看到形态各异的瓷器和挂在墙壁上的各种字画,给年幼的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儿时的记忆里,家中那些字画和瓷器,爷爷都不让我碰也不让我摸,担心我不小心把东西给弄坏了,但是爷爷经常给我讲这些瓷器和字画的故事。偶尔,爷爷让我摸一下这些‘宝贝疙瘩’,都显得非常小心,生怕我弄坏了……”朱海彬介绍,他的爷爷叫朱西九(音),民国时期当过军官、文书,爷爷的爱好就是收藏字画和瓷器。

  “爷爷收藏瓷器的习惯,伴随了他的一生……”朱海彬介绍,在爷爷的影响下,父亲也偏爱收藏,只是父亲喜欢收藏明清瓷器,当时父亲的收藏范围只局限在河南当地。

  从小受到爷爷和父亲的影响,朱海彬注定和收藏有着不解之缘,他是从收藏古铜钱开始的。

  朱海彬上小学时,看到小小的铜钱上有各种不同的字,还听说这是古人使用的钱,就对铜钱产生了兴趣,逐渐把收集铜钱当成了儿时的乐趣。“当时,我每天上学都在身上带个剪刀,看到谁家门前挂的帘子上有铜钱,就用剪刀把铜钱剪下来……”朱海彬介绍,当时看到铜钱就想收回家放起来,这样一段时间下来,他就收集了满满一抽屉的铜钱。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又对收藏邮票产生了兴趣。上初中时,他开始迷恋上了收藏陶瓷。“父亲收藏的陶瓷都很精美,让我永远也看不够。有的时候一个人抱着瓷瓶能静静地瞧上个把钟头。”朱海彬介绍,上初中三年级时,他身上只带了几十元钱,一个人从太康到郑州,在一个古玩市场上买了件花瓶。回家后,这件事被父亲发现了。批评他的同时,父亲说他买的花瓶是件真品。这让他当时就高兴地叫了起来。

  第一次收藏就捡了个漏儿,这无疑极大地鼓舞了朱海彬。

    4 “捡漏”与“打眼”并存的收藏之路

  在太康县读完中学后,朱海彬到兰州一所大学学习,之后回到郑州。工作之余的全部精力都被他用在了陶瓷收藏上。

  在兰州上学期间,朱海彬课余常查阅关于陶瓷收藏的书籍,然后去逛兰州当地的古玩市场,不断丰富自己的收藏知识储备。回到郑州后,他跟着一些资深的瓷器专家学习研究古陶瓷。“河南省是文物大省,洛阳、开封都是古都,郑州是商代遗址。有史料可查的,河南省的窑口就有400多个。五大官窑中,河南省占了三个……”朱海彬说,在郑州的这段时间,他结识到了很多古陶瓷爱好者,学习到了很多关于古陶瓷方面的知识。

  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逛古玩市场也是他的爱好之一。一次,朱海彬在郑州古玩市场看到一个古玩商正在和一个操着外地口音的人讨价还价。他上前一看,发现操着外地口音的男子手中正拿着一个外形精美的钵盂。古玩商坚持这个钵盂值3.8万元,外地男子一时拿不定主意,双方僵持起来。

  “我当时第一眼就觉得这个钵盂十有八九是个真品,可是又不能打断他们,只能在一边耐心等待这个外地男子离开……”朱海彬介绍,等外地男子离开之后,他赶紧找到这个古玩商,拿着钵盂观察一阵后,他选择相信自己的“眼力”,出价两万元,最终把钵盂收归己有。后来,经过相关专家鉴定,这个钵盂是一件真品,价值100多万元。

  除了这次成功“捡漏”,还有一次经历让朱海彬记忆犹新。朱海彬介绍,当时在北京一个古玩城里,有4个收藏爱好者同时看上了一个“荷叶盖罐”的瓷器,对方报价5万元,可是这4个收藏爱好者都没有敢出手。朱海彬看到之后,第一眼就确定这是宋代官窑的东西,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出价4万多元买了回去。后来经过权威专家鉴定,他这一次也没有看走眼,买到了真品。

  在古玩市场不断“捡漏”,靠的是眼力,更靠的是对古陶瓷知识的积累。在不断“捡漏”的同时,朱海彬也有“打眼”的时候。

  “一般第一眼的感觉是准确的,可有一次购买古玩,我却上了别人的当……”朱海彬介绍,当时是晚上,他来到洛阳一古玩商家里。借着昏暗的灯光,他确认眼前的两件唐三彩是真品,正好古玩商的要价也不高,他就感觉这次又“捡漏”了,赶紧交了钱就走。

  没想到,第二天天亮时,朱海彬却发现那两件唐三彩是赝品,很明显是人为做旧的东西。这次“打眼”的经历给他带来刻骨铭心的教训。

  在不断的“捡漏”与“打眼”的过程中,朱海彬的收藏也逐渐丰富起来,目前,他已经收藏了3000多件古陶瓷,成为国内古陶瓷行业收藏的名家。

  5  想给家乡周口捐赠藏品

  朱海彬的藏品越来越丰富,他也逐渐意识到,与其独自一人欣赏这些藏品,不如让更多的人看到他毕生收藏的古陶瓷。于是,他来到北京,想在北京建一座私人博物馆。可是,他逐渐发现,想在北京建一座私人博物馆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因此,这个想法就暂时搁置下来。“如果博物馆建不成,我准备把这些陆续收藏的藏品捐赠给国家。”朱海彬说,他的这个想法得到父亲的认可。征得父亲的同意后,他已经把藏品的一部分捐赠给了中国美术馆和北京民俗博物馆。

  “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收藏,才是收藏的最高境界!”朱海彬认为,收藏文物就是收藏文化,一件文物的美和漂亮是单一的,从文物上面可以看到当时的民族文化、政治思想、经济发展等等,仔细赏鉴一件陶瓷文物就像是与古人对话,而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收藏,就是分享那个时代的文化。

  “下一步,我准备给家乡周口的博物馆捐赠一批自己的藏品,让更多的周口人在家门口就能看到我的收藏成果……”谈到自己的家乡周口,朱海彬这样说。

[ 责任编辑:金鑫鑫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