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继承传统文化要“细火慢炖”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 2017-03-24 08:42:27 
分享到

    今年全国两会上,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议题再次成为热点。“学习文化的最好方式是体验。要不断地用新方式,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激起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这个过程一定是潜移默化的、渐进的。文化的事情要慢慢做,要踏实做。”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对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生活相融的回答,引发了公众共鸣。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我们今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然而,继承传统文化切不可操之过急。好粥当要耐心熬,继承传统文化,也需要细火慢炖,才能滋养民族精神。

    继承传统文化,是一项长期的过程,要“细火慢炖”。近期以来,我们可以看到文化节目的播出有了良好的态势:《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文化节目纷纷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让我们看到了观众们对传统文化的需要与认可。但是,传统文化不能只成为一时的“时尚”,传统文化的回归不能只是过眼云烟。文化的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传统文化如一封封古人的鸿雁传书,它们来得慢,来得温润,却渗透得长久。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应该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在社会中的诸多面不断渗透。我们要汲取《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优秀的传播经验,把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作为一个长期的任务,让传统文化的教育成为人们的“日常课”。同时,继承传统文化,我们要久久为功。俗话说,慢工出细活,传统文化不是一时的哄吵,而是需要持之以恒地钻研,耐得住性子,涵养出内功。

    继承传统文化,是一个的选择的过程,要“细火慢炖”。中华传统文化固然是宝库,但其中也不乏糟粕。如不注重选择和把关,难免就会出现泥沙俱下、鱼目混珠的现象。继承传统文化,不是一哄而上地全盘接受。就以《论语》中的一个“孝”字而言,“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中重视“孝”,并把“孝”作为了“仁”之根本。诚然,“孝”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论语》中也说了,“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我们可以推想,父若是明德惟馨,顺其父之道必然问题不大;但若父之品行不佳,脑袋糊涂,难道也只能一味地顺从才能称之为“孝”?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继承传统文化,绝非照搬照套,而是一个扬弃的过程。继承传统文化,定要戒骄戒躁、细细挑选,把好关,守好门,“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正如鲁迅先生提到的“拿来主义”,我们对于传统文化,要理性地思考,有选择地拿来,在占有中挑选,在挑选中创新。

    继承传统文化,是一个消化的过程,要“细火慢炖”。即使是好的食物,也需要消化才能成为人身体的养分。同样,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需要在现代社会中不断消化磨合,才能为现代社会提供养分。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到一些极端形式化的现象:有些大学生在圣诞节身着汉服,在知名旅游景点举牌呼吁“拒绝圣诞节,坚决维护中华传统节日”。事实上,现在的汉服热也好、祭孔热也好,很多都只是形式上的热闹,并没有触及人的精神世界。传统文化并不是具体的、刻板的“死物”,而是具有生命力的“活物”。它是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体内的血液,它能够扎根于现实生活,生长出新的枝丫。我们继承传统文化,不是为继承而继承。我们继承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目的,是吸收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成分,与现代社会对接,为现代社会服务,从而实现传统文化价值对现代人的价值转化。如果对传统文化不加消化地生搬硬套,恐怕只能成为有碍机体健康的累赘。

    继承传统文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忌一阵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同几位艺术家交谈过,问当前文艺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他们不约而同地说了两个字:浮躁。”文化尤其是精神文明的生成、发展和转变,相比物质文明而言是一个缓慢且相对滞后的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更是急不得。要带着着一颗细火慢炖的心,以持之以恒的努力,用心煨成一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汤,滋养中华民族的心灵。

[ 责任编辑:范梦博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