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对“有偿补课”治标更要治本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中华龙都网 2017-05-26 08:54:25 
分享到

    从现在起到年底,河北将在全省开展中小学校和在职教师有偿补课集中专项治理,并重点查办在课堂上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课上不讲课后讲并收取补课费,以及打击报复不参与有偿补课学生等严重违纪、败坏师德的行为。(5月25日《经济日报》)

    说到“有偿补课”,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字面意思,就是通过给教师一定经济补偿,来达到给孩子补课的目的。“一手交金钱,一手交知识”,看上去挺公平,其实仔细分析不然,这种行为严重地破坏了教育公平,并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是需要引起警惕的。

    “有偿补课”离不开一个利字。有的老师采取“课上不讲课下讲,校内不讲校外讲”的方式,把知识和技巧留在课外,以此敛财获利。换个角度想,如果学生不去参加“有偿补课”,那么这些技巧和知识势必学不到,必然与参加过补课的同学拉开差距。鉴于此,学生去补课其实也有被迫的味道。另外,有的老师还利用补课的时间,透露关于考试的信息和动态,让补课的同学在考试中占有优势,以证明补课的重要性,这完全背离了教育教学的初衷。

    严禁“有偿补课”提了很多年,可效果甚微,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压力依然很大,家长、老师乃至社会都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重要标准。在如此语境下,“有偿补课”也就有了供需市场,毕竟一方需要提升自身素质,一方需要金钱获利,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当然,对“有偿补课”的惩罚疲软,也是造成其不断反弹的重要原因,违法成本太低,盈利收益太大,自然就有人敢冒险。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根本职责,也是重要使命。作为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塑造人才作为奋斗事业,岂可为金钱污了教师的神圣光辉?部分地方的“有偿补课”,使得教育充满了功利化、利益化。如果没有一个积极向上、公平公正的学习氛围,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又怎么去塑造?长远来看,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对“有偿补课”来说,打击只是治标不能治本,关键还在于完善教育制度,强化监督管理。一方面要加大对教育体制的改革力度,打破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评价体系,以素质教育代替应试教育。一方面要把监督管理的关卡前移,强化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坚持做到常态化、经常化、规范化,以此促使教师回归主业,倒逼教育回归本意。

[ 责任编辑:戚永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