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捍卫文明必须让耻感归位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 2018-09-03 09:28:01 
分享到

晨曦

近日,“霸座”事件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先有假装“站不起来”的“霸座男”,后有“怎么劝就是不起来”的“霸座女”。有网友感叹道:“这些‘霸座’们太不文明了,连一点羞耻心都没有了吗?”事实上,有学者曾如此总结:不文明现象之所以屡屡出现,根源就在于耻感的缺失。

我们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有些人之所以会在一些严肃的场所大声喧哗、走在街道上随手丢垃圾、在名胜古迹上乱刻乱画、买票购物时乱插队……就是因为他们仅仅为了自己的“一时爽快”,而置羞耻于不顾。不知羞、不知耻,就不会在乎他人的感受,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众人眼中“没素质的人”。

想要捍卫社会文明,就必须唤醒那些不文明者的羞耻心,让耻感归位。让耻感归位,就要让人们认识到羞耻心的重要性。自古以来,有许多贤能圣哲、志士仁人对“耻”有精辟的见解。

《诗经》有云:“相鼠有皮,人而无义。人而无义,不死何为?”换言之,就是“你看那耗子还有张皮(喻为脸皮)呢,作为人岂能没有尊严廉耻。一个人不知道尊严廉耻,还活着干什么?”管仲把“耻”字提高到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他说过,“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礼义廉耻是治国的大纲,如果没有了它,这个国家就要灭亡。孟子曾说过,“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其意为,人不能没有羞耻心,把没有羞耻心当做羞耻,那就不会有耻辱了。顾炎武认为,在礼义廉耻四者中,知耻是最重要的。一个人之所以违法乱纪,做出种种不道德的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知耻。康有为曾说:“风俗之美,在于养民知耻。知耻者,治家之大端。”

古人尚且有如此强烈的耻感,作为文明社会的现代人,更应知荣辱、懂羞耻,时刻约束自己的言行,不做不文明、不道德之事。

有朋友曾说过这样一件事:一次,她在超市冷柜选购冷冻食品,挑选完后,转身就走,把关闭冷柜推拉门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一位眼尖的老大爷看到,远远就喊道:“冷柜门咋不关啊?”超市里的消费者纷纷把目光聚焦到朋友那儿。一时间,朋友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很不自在。自此之后,她特别注意自己在公共场合的言行,生怕因言行不当而出丑。可见,只有唤醒内心的耻感,文明素养才能在心里拔节生长,也才能让道德感如空气一样充盈社会。

哲人曾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在于其国库的富足,不在于其城池的坚固,也不在于其公共建筑的华丽气派,而在于其公民的教养,在于人的文明、教化和品格,这才是它实际厉害之所在、主要实力之所在、真正威力之所在。”让我们用榜样和法律的的力量,唤醒人们内心的耻感、捍卫社会的文明。②12

[ 责任编辑:张艳丽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