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票证档案见证历史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周口日报 2018-10-22 10:30:55 
分享到


李华 文/图

郸城县档案局保存的各种票证。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郸城县档案局举办了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郸城档案图片展。展览选自馆藏的文书、资料记录、数据报告、实物等多种珍贵档案,为大家讲述郸城四十年的改革历程。展品中有一批票证图片,特别是粮票图片吸引了很多参观者的目光,有一位老人在图片前流连,红着眼眶,引起了我的好奇心。老人对我说,他的母亲在那个及其困难的时期不小心丢了粮票,她没有告诉家人,只是在吃饭时偷偷地不吃饭或少吃饭,后来因为极度营养不良去世了。


粮票走入家庭,是一个时代的开始;粮票走出家庭,走入收藏家的家中,又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郸城县档案局馆藏有一千多张、七十余种不同的票证档案,这些票证设计精美、文化内涵丰富,详实地记录了时间、区域和人文信息,具有鲜明的历史特色。其中粮食票证种类最多,有全国通用粮票、各省市粮票、周口地区粮票、郸城县粮票。


粮票是如何出现的呢?1953年,农产品需求迅速增长而供给相对不足的情况加剧,农产品成为稀缺资源,甚至一度引发粮食危机,严重威胁新生政权的稳定和工业化战略的实施。经过权衡利弊,参考英国经验以及战时经验,中央作出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这就是对粮食等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195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分别公布了《关于粮食统购统销的决议》《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粮食流通体制从此进入统购统销时期,粮票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粮食需求急剧扩大而供给相对不足的时期。通过统购统销,由国家直接控制农产品资源,大大提高了国家的行动能力,并促进了新生国家政权的稳固。薄一波同志评价统购统销制度“在那种条件下,确实是‘粮食定,天下定’,粮价稳定是整个物价稳定的关键。”物价稳,则国家稳。“后来,我们国家遇到‘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那样的灾难,这两次大灾难中所以没有出现更严重的局面,应该说,与统购统销制度发挥的积极性作用也是密切相关的。”


粮票是特殊经济条件下的历史产物,粮票自身是没有价值的票证,但凭粮票可买到国家牌价粮食,实际上粮票成了一种有价证券,曾被称为中国的第二“货币”。粮票的面值等于国家牌价粮价与市场价之差。票面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但共同点是都标注有清晰的时间、地域特征。各种粮票的尺寸和形式有横式,也有竖式、齿状和正方形。有的粮票与10元人民币大小相同,而有的粮票只有1厘米大小。计量单位从旧秤市制到最新的千克制,应有尽有。粮票内容、名称各不相同,更是丰富多彩。粮票的设计各不一样,有的有精美的图案,有的将风景名胜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设计在粮票上,有的无图案而且纸质差,这些常体现在早期粮票上,只在纸上印上一些字,有的用铅印、油印,还有专门印粮票的厂家监制印刷,大多数粮票上面还加盖有关部门的公章,有的还印有编号等。国家管理机构向社会发放票证,凭票证供应生产和生活必需品,是国家采取的有效措施,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合理性、科学性,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93年,中国全面取消使用粮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发行的各类粮票约5000多种,上万个版本。历时40年,客观反映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有较为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郸城县档案局馆藏的票证最具地域特色的当属郸城县粮票、豆腐票、工分票。工分票为薄纸、单张、五齿孔,首行写着劳动出勤票工分票、第二行写有叁分字样,叁与分之间画有三个灯笼,最下面写着1979制,背面无文字为简易票。豆腐票首行写着最高指示、第二行写有要节约闹革命、第三行用大字写有豆腐票壹市斤、下署郸城县粮棉油服务站和一九七一年元月十日制,两侧分别写有凭票供应、遗失不补,盖有圆形章和经办人的章。还有一张1986年的粮票尺寸为10×5×1cm,颜色为浅紫色,正面写有郸城县购粮券,面额为二十五公斤(50市斤),印有繁忙的春耕图,背面有郸城县粮食局圆形印章,印有说明:一、本券只限在本县流通,出县无效。二、本券在本县粮店购买粮食品种。三、本券为无价证券,严禁买卖、伪造,遗失不补。还有一张为1991年的购油券,尺寸为10×5×1cm,颜色为浅紫色,正面写有郸城县购油券,面额为250克(半市斤),印有代表周口地标的大铁牛,背面有郸城县粮食局圆形印章,印有说明:一、本券只限在本县流通,出县无效。二、本券在本县粮店购买食油品种。三、本券为无价证券,严禁买卖、伪造,遗失不补。


在那个年代,粮票堪称是通行证,居民迁徙必须考虑它。在当年城镇居民迁徙户口时,有一个特殊的关系叫做“粮食关系”。对于拥有城镇户口的居民来说,“粮食关系”与城镇户口同等重要。倘若居民想到另外一个城市工作,除须办理户口转移手续外,还必须办理“粮食关系”的转移。没有粮食关系,等同于没法吃饭。同样,如果没有粮票只有钱,也等同于没有钱,因为没有粮票就买不到粮食。在那个票证使用的年代,我国城镇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不高,人们的肚中很难存下油水,有的人家里甚至吃了上顿就惦记下顿,一般人家未到月底,家里的粮食就吃空了,“粮票刚好够花,根本攒不下来”。这种情况下,被俗称为“粮本”的粮食供应证,和户口、结婚证变得同等重要,往往被珍藏家中。


因为市场商品的稀缺,那时的票证制度对保障供应、稳定人心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给人民生活带来严重不便。当年人们想买短缺商品时,不仅需要攒钱,还需要凑够这些必需的票证。


随着全国改革开放发展,粮食产量连年丰收,全国逐步取消了粮食定量供应。在粮票谢幕之前,更早开始销声匿迹的是各类商品票证。此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各类商品开始供应充足,市民手中的票证已经名存实亡,越来越多的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粮票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并没有淹没在尘埃中,而是转而进入了收藏业,成为一些收藏者的新宠。历史不会被遗忘,时代也需要被铭记。一张小小的票证,却折射出了社会的巨大变化。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物质极其丰富、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信息高度发达、生活环境日新月异、生活方式丰富多彩的社会,我们正在享受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红利,不再为吃不饱穿不暖而担忧,并且大家有能力、有条件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


习近平同志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看着这些票证档案,我们深刻地体会到,票证档案是我们对这个时代、对现在幸福生活最好的回答。


[ 责任编辑:刘艳霞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